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工业革命与工厂制度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1 道试题
1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弗雷德里克·W · 泰勒(1856-1915年),现代科学管理和管理科学的奠基人。他先后当过木工、机械工、钢铁厂的组长、工长、技师长,1911年出版的《科学管理原理》,该书从提高劳动生产效率、“以人 为本”管理思想和劳资关系角度出发,提出和完善了一整套后来被称为“泰勒制”的生产管理方法,包括 工艺与产品标准化、弹性工作制度、职工合理定额方案、劳资沟通与职工参与管理方案、奖励制度等。泰 勒的科学管理制度的创立,推动了科学管理运动的兴起和社会生产力的提高,对当时美国乃至后世的现 代管理理论和现代生产实践都产生了重大影响。

——摘编自马克走《世界文明史》(下)

材料二   苏俄十月革命后,列宁曾说:“苏维埃共和国在这方面无论如何都要采用科学和技术上的一切宝贵成就。社会主义实现得如何,取决于我们苏维埃政权和苏维埃管理机构同资本主义最新的、进步的东西   结合的好坏。应当在俄国研究和传播泰勒制,有系统的试行这种制度,并且使它适应下来。”由此形成了   一种新的国家管理形式——计划经济。而在以美国为代表的资本主义社会,泰勒制的推行使企业极大   地提高了劳动生产率,但整体社会生产的无计划性,却无法避免以生产过剩为标志的大危机迅速爆发。这在某种意义上,反映出泰勒制的根本缺陷。

——摘编自任婷瑛《思考泰勒制的应用及对其进行的评价》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泰勒制出现的历史背景。
(2)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评泰勒制。
2024-04-27更新 | 16次组卷 | 1卷引用:安徽省亳州市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材料分析题 | 适中(0.65) |
名校
2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斯塔夫里阿诺斯在《全球通史》中这样表述:(英国拥有)很大的,不断扩展的市场……英国还拥有更多的,可作工业革命的资金用的流动资本,源源流入英国的商业利润比流入其他任何国家的都多……由于行会较早瓦解,由于对传统的条块农田的圈占,英国获得了充裕的流动劳动力……贫穷的农民失去了自己的部分甚至全部的土地,被迫当租地人或打散工的人,否则,就不得不去城里找工作。

材料二   巴贝奇开宗明义地指出,机械化生产能带来巨大的生产力,促进“伟大工业的奠基”。他指出,一个首要的因素,就是高度细化的分工,高效的生产单位必须要把特定生产过程中最有效的劳动分工所需要的工种类别再翻上几倍。他还提到了各种花销的数额,其中包括机器的保养和维修人员以及会计人员的费用,在规模太小的工厂里,他们不能得到充分利用。此外,将生产的各个阶段集中在一座大楼中,会降低运输成本,并且使一个实体能够负责质量控制,这就降低了失误的可能性。

——摘自乔舒亚·B.弗里曼《巨兽:工厂与现代世界的形成》

材料三   这是最好的时代,这是最坏的时代;这是智慧的年头,这是愚昧的年头;这是信仰的时期,这是怀疑的时期;这是光明的季节,这是黑暗的季节;这是希望的春天,这是失望的冬天;我们面前应有尽有,我们面前一无所有;人们正踏上天堂之路,人们正走向地狱之门。

——摘引自[英]查尔斯·狄更斯(1812—1870)《双城记》

(1)根据材料一概括斯塔夫里阿诺斯认为工业革命的爆发首先需要满足的三项因素。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18世纪的英国是如何满足这三项因素的
(2)根据材料二,概括大工厂制出现的背景,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述其对“伟大工业的奠基”的作用
(3)根据以上材料并结合所学工业革命相关知识,谈谈你对狄更斯这段话的认识。
3 . 最先发生在英国的工业革命,促进了英国社会各领域的变化,同时极大地改变和影响了世界的面貌。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当然,工业革命发生在英国,除了这些条件之外,还有其他种种条件,诸如丰富的煤铁资源、稳定的国际环境和政局、流动的社会结、尊重市场价值的政府决策、健全的财政金融体制、便利的交通运输、浓厚的科学技术传统、科学的薄记制度、进取上进的新教精神、健全的专利制度等。就某一方面条件,或某些条件而言,在欧洲大陆也有比英国更好的国家——如荷兰和法国,但是没有哪个国家具有英国这样好的综合条件。

——马克垚主编《世界文明史上》(第二版)

材料二   巴贝奇开宗明义地指出,机械化生产能带来巨大的生产力,促进伟大工业的奠基。他指出,一个首要的因素,就是高度细化的分工,高效的生产单位必须要把特定生产过程中最有效的劳动分工所需要的工种类别再翻上几倍。他还提到了各种花销的数额,其中包括机器的保养和维修人员以及会计人员的费用,在规模太小的工厂里,他们不能得到充分利用。此外,将生产的各个阶段集中在一座大楼中,会降低运输成本,并且使一个实体能够负责质量控制,这就降低了失误的可能性。

——乔舒亚·B·弗里曼《巨兽:工厂与现代世界的形成》

(1)概括材料一的观点,并结合所学知识,从国内稳定的政局和“浓厚的科学技术传统”角度简析英国最先发生工业革命的条件。
(2)结合材料二及所学知识,分析“工厂制”出现的背景,并简述19世纪中后期“工厂制”在近代中国出现的情况。
2024-04-02更新 | 43次组卷 | 2卷引用:安徽省芜湖市2022-2023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历史试题
4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工业革命的这些发明又被很快地应用到实际的生产中,并形成了大规模的生产组织形式——工厂制度。使用机器特别是瓦特的"蒸汽机"代替了原来使用风力、人力等自然性资源;机器的使用突破了原来对建造工厂的种种自然条件的限制,改变了工厂的空间布局;工厂的规模不断扩大扩展,一些大型的工厂遍布全国,生产率也不断提高。大批人口从东南乡村地区,流向新兴的西北工业城市,致使新兴的工业区人口迅速增加。

——摘编自李宏图《英国工业革命时期的环境污染和治理》

材料二   两次世界大战的直接推动、“冷战”时期的美苏空间争夺、和平条件下的激烈而广泛的国际竞争、垄断资本对超额利润的追求等,都对高新技术的发展提出强烈的要求:战后经济的恢复与发展为高新科技的兴起提供了坚实的物质基础:维护国际和平、谋求人类共同利益、确保可持续发展等世界性重大问题的出现,也对技术发展的方向、规模和速度产生了影响。上述因素只是提供了必要条件或可能性,最直接的推动力还是现代科技创新体制的确立。

—摘编自张建华主编《世界现代史》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工厂制度下英国工业生产领域出现的新变化。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新技术革命兴起的背景及其影响。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19世纪40年代末50年代初,英国放弃了关税保护主义,确立起自由贸易政策,即取消工业保护制度,允许工商业自由发展,实行低关税和无关税自由贸易。这一变化的背景是,英国(       
A.资本主义制度的确立B.工业革命的完成
C.贸易垄断地位被打破D.工人运动的开展
2023-07-28更新 | 47次组卷 | 1卷引用:安徽省合肥市肥西县2022-2023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6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美国工业革命开始于19世纪初的棉纺织业部门。当时北部各州率先成为美国的纺织基地。到19世纪50年代,美国北部已经能够用机器制造,随着工厂制度的建立和大批新型工厂的出现,农村人口涌向城市,1820年美国八千人以上的城市有13个,城市人口占总人口的7.2%,到1870年增至663个,城市人口占总人口的25%。期间,美国政府不仅吸引大批外国移民来到美国,带来先进的科学知识和生产技术,使全国人口和国内市场明显扩大,还掀起改善交通运输的浪潮,包括修筑公路、铁路和开凿运河,连接沿海城市,并打开了东、西部的通道,改善了城市之间的交通和贸易。

——摘编自赵明杰《浅析美国的工业革命与城市化进程》

材料二   如果从莱布尼茨1700年创立的普鲁士科学院算起,德国科研建制走了300多年的不平坦之路。差不多每隔100年,德国的科研体制都会发生根本性变革。1810年柏林大学的建立,1887年帝国物理技术研究所的成立,1900年前后高等工学院升格为大学并拥有博士学位授予权,以及20 世纪末以来开展的“卓越战略”计划等,都是标志性的事件。 1871—1914年,德国在短短的40多年时间里,建立了一个分工明确的科研创新体制。此外,德国科学家和具有忧患意识的科学政策制定者扮演了极为重要的角色。

——摘编自方在庆《持续不间断地推进科研体制创新》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19世纪初美国开始工业革命的有利条件,概括工业革命时期美国劳动力的构成。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德国成为科技强国的原因。
2024-04-05更新 | 44次组卷 | 1卷引用:安徽省定远县第三中学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4月月考历史试题
7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清末民初,随着汉口镇商业贸易的迅速发展,武汉与外界市场的联系越来越紧密,武汉棉业贸易格局在外力冲击下开始重塑。早期工业化的推进使武汉地区棉业从生产到销售环节发生了系列变革。

材料二   1920年—1932年中国进口各国棉花情况表

年份国别印度美国日本其他总计

%%%%
192041896460.9340494.916197823.57350510.7688496
1922137006973.71553198.430289516.3295871.61857870
192466926754.31071808.742654134.6284872.31231475
1926152903354.750642418.173396426.3261970.92795618
192898167350.848923025.344773523.2146520.81933290
1930194168155.8114387432.935059110.1450781.33481224
193242601411.5310235183.4889342.41022302.73719529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分别概括武汉地区传统、近代棉业发展的特征。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该现象产生的原因,并提出改变这种现象的合理对策。
8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棉纺织业的高速发展,在工业革命开始后的仅仅40年不到的时间内就超过了传统的毛纺织业。毛纺织业作为英国传统的优势产业,在16—18 世纪期间支持了英国经济的发展,为以后棉纺织工业的兴起以及国家工业化打下了深厚的基础。从18 世纪开始,棉纺织业凭借其自身易于接受新技术、使用新机器等特点不断地快速发展起来,在英国政府政策的激励和支持下,推动着英国产业结构从农业国转变成为以工业和贸易为主的工业化国家,并作为英国工业革命的号角,使其在世界上率先走上了工业革命的道路,在接下来的一段时间里独揽世界经济霸权。

——摘编自夏东《棉纺织业成为英国工业革命起点原因探究》

材料二   19世纪60年代,洋务运动的兴起,无论是官营的华盛纺织总厂、湖北织布局、上海织布局等,还是私营的裕源纱厂、公益纱厂、业勤纱厂等,所用设备无不从英、美等国进口。但是引进的机芯属于国外淘汰的旧机,部件破损,整体不配套,“每万锭纺机中,梳棉机之配合不足,以致梳棉功效不佳,影响成纱产品俱巨”。 虽然洋务派奏设广方言馆、新式学堂,遣送幼童出洋留学,期望通过这一系列途径掌握西方核心技术,但属于中国自主的技术创新始终无法落地,近代中国棉纺织业发展只能受制于人。

——摘编自方逸韬、杨德才《打开“技术黑箱”:技术进化视阈下近代中英棉纺织业的发展差异》

(1)根据材料一,概括英国棉纺织业崛起的原因,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其影响。
(2)根据材料二,指出近代中国棉纺织业发展的困境,并结合所学,说明洋务派能否走出该困境。
2024-02-02更新 | 36次组卷 | 1卷引用:安徽省五市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联考历史(C卷)试题
9 . 1831年至1866年,英国爆发了四次霍乱,肺结核、支气管炎、肺炎、上呼吸道感染已经成为当时英国的常见病和导致死亡的最大原因。这种现象(     
A.说明英国已成为世界工厂B.加快了英国环境立法的步伐
C.迟滞了英国的城市化进程D.表明工业革命不利人类健康
2023-06-13更新 | 33次组卷 | 1卷引用:安徽省滁州市定远县育才学校2022-2023学年高二2月月考历史试题
10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清朝前期人口与耕地面积统计表   

清代皇帝纪年年份人口(亿)耕地(亿亩)人均耕地(亩)
世祖顺治七年16501.001.506.004.006.00
高宗乾隆十五年17502.002.509.003.604.500
宣宗道光三十年18504.1012.102.95

——摘编自樊树志《国史概要》

“治平之久,天地不能不生人,而天地之所以养人者,原不过此数也;治平之久,君、相亦不能使人不生”,“一人之居以供十人已不足,何况供百人乎?一人之食以供十人已不足,何况供百人乎,此吾所以为治平之民虑也。”

——摘编自【清】洪亮吉《卷施阁文甲集》卷一《意言·治平篇》

材料二   16511751年的一个世纪里,英国人口从522万增加到577万。18世纪40年代以后,英国人口增长速度逐渐加快,17411751年人口增长率约为3.5%,17511761年人口增长速度为7%,之后一直保持这一增长速度。17801790年,英国人口增长速度为11%。19世纪20年代人口增长速度达到16%的高峰。特别是从18世纪80年代至19世纪30年代这一阶段,英国人口在前一阶段的基础上,呈突飞猛进之势,尤其是18111821年,英国人口增加了18%。这种前所未有的人口增长速度被称为英国的“人口革命”。

——摘编自傅新球《工业革命时期英国人口增长的几个问题》

材料三   


中国70年(19492017)出生率、死亡率及增长率变化

——据国家统计局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杏数据整理


(1)根据材料一,指出清朝前期存在的问题,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其带来的影响。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19世纪初英国“人口革命”出现的原因。
(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人口变化的特点,并综合材料说明影响人口增减的根本原因。
2023-04-02更新 | 129次组卷 | 1卷引用:安徽省示范高中皖北协作区2023届高三3月联考历史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