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古代的商业贸易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03 道试题
1 . 明清时期,徽州、洞庭等地的棉布商人在一 些著名的棉织业市镇开设商号,他们不但按照一定的规格收购成品布匹.还筹办原料,以统—的要求组织市镇工匠进行踹染加工,再按照各地市场的具体要求分类批发销售。这反映了明清时期(       
A.商业资本向生产领域渗透B.徽州、洞庭纺织业最为发达
C.江南市镇经济高度专业化D.市场需要决定国内棉布生产
2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明代相关法规对高利率的限制、拖欠行为的惩办,以及商人对抵押制度的改进,促使工商业者在借贷不易或不可能筹集到资金时,转而寻求合伙,因此这一时期合伙制向普遍化及股份化发展。商人间“纠合伙伴,同财共作”,合伙人以口头要约或书面协定,投入货币或货物、门面、铺号等实物,甚至是经营者的劳动力(专业知识、经营能力等),共同经营,共担风险,按实物或虚拟资本比重,将收益“股份”划为常见的半分、三七分、二八分。合伙方可为单次合作,利润“日分”;也可常年保持合伙关系。在贩运贸易以及远地的联号生意中,财东对于合伙商铺的日常经营无法实行有效的监督,因此“朝奉”“掌计”“掌柜”等经理人日益壮大。

——摘编自刘秋根《明代工商业中合伙制的类型》


(1)根据材料,归纳明代工商业合伙制的特点。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明代工商业合伙制发展的原因。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名校
3 . 公元前2世纪至2世纪,赊买赊卖的商业信用行为在黄河中下游较为普遍。在3世纪,类似的商业信用行为则大为减少。对上述变化解读正确的是,3世纪(     
A.社会动荡增加商业风险B.商业活动逐渐走向规范化
C.文明交融促进商品贸易D.政府强化了重农抑商政策
22-23高二下·安徽蚌埠·阶段练习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4 . 下表亚述帝国时期某借贷契约的内容,上面有明确的借、还日期,并规定了没有按时还款将会付出的罚息。这反映出当时的亚述帝国(     
1马那银子,属于穆达米喀—阿叔尔和穆喀里勒——卡比特,借给了舒穆—乌舍基波之子、建筑工人那布—阿胡—埃瑞班。日期:3月1日,名年官为那布—沙如—乌簇尔。他将在6月1日还款,如果他没有还款,银子将增加1/4。
A.商品经济有所发展B.契约自由原则确立
C.借贷程序繁杂冗长D.法律保护私有财产
2023-06-13更新 | 79次组卷 | 3卷引用:安徽省A10联盟(含蚌埠市)2022-2023学年高二6月月考历史试题
22-23高二下·安徽蚌埠·阶段练习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5 . 在记录古代中外贸易交流的历史文献中,宋代以前最为多见的是“胡商”,而宋代及其之后则是以“蕃商”为主,甚至“蕃商”成为了专有名词。这反映出宋代(     
A.城市商业发展十分迅速
B.对外贸易通道地位的变动
C.藩镇割据问题依然严重
D.海洋政策发生重大的调整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名校
6 . 唐朝时期出现的飞钱开创了我国最早的汇兑业务;宋代“蜀人以铁钱重,私为券,谓之'交子',以便贸易”“会子、交子之法,盖有取于唐之飞钱”。由此可知(     
A.唐宋时期货币经济有一定发展B.唐代飞钱是中国最早的纸币
C.宋代四川地区商品经济最发达D.唐宋时期重农抑商政策松动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7 . 考古工作者在里耶秦简、张家山汉简等秦汉简牍中发现了大量的券书。这些券书内容不仅涉及买卖交易、借贷债务、抵押典当、罚款赔偿等经济活动,还出现了关于租税徭役的内容。这些券书签订流程极为严格。据此可知(     
A.政府严格控制社会B.商品经济非常繁荣
C.契约观念逐渐流行D.经济立法程序严格
8 . 在春秋战国时期,各诸侯国铸造了各种各样的货币,有布币、刀币、圜钱等。而几乎同时期的土耳其,出现了著名的克罗伊斯金币。这一时期货币的出现(     
A.是欧亚丝绸之路贯通的结果B.顺应了贸易发展客观需求
C.推动了统一王政时代的到来D.得益于民族间经济的交流
2023-05-24更新 | 65次组卷 | 1卷引用:安徽省池州市贵池区2022-2023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9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汉代,我国已有了茶叶生产,在四川地区还出现了茶叶贸易。魏晋南北朝时期,南方兴起了许多茶叶种植和加工的基地,江南兴起尚茶风习。入唐以后,我国经济重心继续南移,南方经济力量增强,为茶叶生产提供了有利条件。隋代开通的大运河,使南北经济文化交流较为便利,南方饮茶之风北传,北方地区的人们开始喜欢饮茶习俗,影响甚至及于塞外少数民族,他们也逐渐嗜茶。北方的茶叶市场逐渐形成并不断扩展,这就加速了茶叶商品化过程,南方农户开始大量种植茶树。由于茶叶是古代社会中重要的经济作物,从事茶叶生产的农户与种植稻麦的农户不同,他们是从事以出卖茶叶为目的的生产者,而不仅仅是出售多余的产品。因此,这类农户已兼具商品生产者的功能了。宋政府不断调整赋税制度,以适应兼营茶业农户的生产实际,规定可以用茶叶折税。

——孙洪升《唐宋时期的茶叶生产与商业资本的关系》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我国古代茶叶种植销售的特点及原因。

材料二   16世纪开始,大航海时代的来临,推动了东西方贸易的发展,欧洲商人、旅行家以及传教士纷纷来华,他们关于中国茶叶的介绍,推动了欧洲的饮茶热潮以及茶叶贸易。在巨大的利润驱使下,茶叶成为英国东印度公司的主要商品。到18世纪,伦敦的咖啡馆实际上成了茶馆,茶叶成为英国全民共饮的大众饮料。很长的时期里,在英国形成了一种“中国热”,用中国瓷器饮用中国茶无疑起到了重大的推动作用。茶叶带给英国国库的税收曾经达到每年330万镑,占国库总收入的十分之一左右。这些前所未有的财富为近代英国的工业革命和资本主义发展奠定了最初的经济基础。

——摘编自《近代欧洲的茶叶贸易与中国茶文化的西传》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近代茶叶贸易兴盛的原因及其对英国社会的影响。
10 . 与秦朝相比,汉朝契约的内容更为丰富,买卖双方都会出现在契约当中,除了标的物和价格以外,还包括了双方的详细信息。这反映出汉朝(  )
A.商品交换更为规范B.商业环境相对宽松
C.官府控制民间贸易D.契约制度的法律化
2023-05-16更新 | 65次组卷 | 1卷引用:安徽省合肥市肥西县2022-2023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