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世界市场与商业贸易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41 道试题
1 . 白银流动·国际金融中心

材料一


清代流入和流出白银数据柱状图(单位:百万两)

来源地

数量

日本

1648-1708

38

拉丁美洲经菲律宾

1645-1820

93

拉丁美洲经欧美

1752-1800

75

——依据庞浩等《中国贸易盈余与外汇储备的长期考察:1636-2018》编制

材料二   据载“1820年以前东印度公司每年以中国输出的棉布都在20万匹以上,其中贩运到英国本土的紫花布在2万匹左右,当时英国士绅的时髦服装是中国杭绸所制的衬衫,苏州所产紫花布缝制的裤子。”

——摘自黄锡之《从<盛世滋生图>看乾隆时期苏州对江南社会经济的影响》


(1)依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分析清代白银流动的变化。

材料三   18世纪至今国际金融中心的发展演变示意图



(2)阅读材料三,将上述国际金融中心按形成时间的先后顺序排序。(只写序号即可)
(3)任选两个年代相近的国际金融中心,依据材料结合所学知识评述其演变。
2024-01-18更新 | 78次组卷 | 1卷引用:北京市海淀区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历史试题
2 . 经济生活变迁

材料一   1720—1800年部分国家和地区对外贸易颔占世界总额比例折线图

——依据罗斯托《这一切是怎么开始的:现代经济的起源》整理

(1)依据材料一指出各国对外贸易的表现,并结合所学分析其原因。

材料二   金融全球化的历史形态

工业革命前

古典金本位时代

布雷顿森林体系时期

当代

亚欧间长期存在贵金属流动,后扩展到美洲

主要局限在先进工业国家

共产主义国家被排除在国际货币体制之外

世界各国普遍地参与国际金融和货币秩序

货币流量较低

资本中等水平流量

空前的资本总流量

日交易和周交易

24小时交易开始

同步的24小时交易

商人和银行网络开始发展起来

银行间网络出现,政府之间协议构建金本位

跨国银行重新出现,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管理国际金融

跨国银行业不断发展,广泛的国际监督和管制

——依据赫尔德《全球大变革:全球化时代的政治、经济与文化》整理

(2)依据材料二归纳金融全球化的发展趋势,并结合所学简析金融全球化的影响。
2023-12-21更新 | 54次组卷 | 1卷引用:北京市顺义区第一中学2023-2024学年高二12月月考历史试题
3 . 茶叶与世界贸易

17世纪初,荷兰的东印度公司最早从事茶叶贸易,不久在法、英等国都出现了中国茶。18世纪末,输入荷兰、英国和法国的中国茶,除本国消费外,还流通到西北欧与美洲殖民地。有的城市还形成了国际茶叶市场。

18世纪英国东印度公司逐步垄断了中英茶叶贸易。1760—1833年间,输入英国的中国茶叶价值,由80多万两增至560多万两白银,茶叶占中国出口总值的比例一般在80%以上。19世纪40年代以前,中国茶叶一直独占世界市场。1835年,英国人首次将中国茶引种到印度,此后印度茶园面积不断扩大。1889年,输入英国的印度茶首次超过中国茶。


阅读材料,结合所学,概括中国茶叶在18世纪世界贸易中发挥的作用。分析19世纪英国茶叶贸易变化的原因。
2023-12-09更新 | 55次组卷 | 1卷引用:北京市大兴精华学校2024届高三12月月考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真题 名校
4 . 1694年,英格兰银行获准成立,在伦敦商人中大受欢迎,但贵族却对它不感兴趣。尽管英国国王带头认股,成为最早的一批股东,但贵族院却只有两人追随其后。直到 1749年,一位英国政党领袖还说:“国家是一条船,地主是船主,商人只是乘客。”这说明(     
A.英国的君主立宪制还未确立B.银行的商业经营方式最早出现于英国
C.新的资本价值观念尚未普及D.“光荣革命”改变了英国的政权结构
2023-07-10更新 | 2275次组卷 | 14卷引用:北京市北京师范大学附属实验中学2024届高三下学期开学摸底考试历史试题
5 . 集市和交易所

材料一 具有全欧意义的香槟集市(香槟伯爵领地上四个城市中定期轮流举行的集市)是当时最大的集市。它的繁荣期是在12至13世纪。香槟的领土同德意志、佛兰德、法兰西等国相毗邻。香槟本身的政治条件也是有利的,因为香槟伯爵只是名义上依附于法兰西国王,他们在自己不大的领土上建立了牢固的警察秩序。但香槟的主要优越性在于:它位于中世纪商业河道的中心,东方的香料和奢侈品、佛兰德的呢绒和法国的葡萄酒、家畜是香槟集市的典型商品。但香槟集市在14世纪失去了以往的意义。从1300年起,香槟归法国国王腓力四世统治。法国封建主严重的财政政策使陆路贸易无利可图。所以意大利以及其他各国的商人开始在大海上寻找出路。

材料二   随着国际贸易范围的扩大,商品价格(特别是殖民地商品的价格)依赖下列情况为转移:欧洲和殖民地政治形势;商业公司活动;海上天气情况;海盗袭击;远方国家该种产品的收成以及其他难以预料的事变。这样一来,商品价格的波动往往非常大,投机家取得了最广泛的活动机会。在等待运载东方香料的新船队的期间,里斯本、安特卫普、里昂及欧洲其他商业中心都开始进行或跌价或涨价的投机活动。另一方面,欧洲商人开始运用放在远处的大量商品、甚至经常是途中的商品进行交易,而商业合同的参加者事实上不可能看见这些商品,只能满足于规定所买的商品样品的质量。1531年安特卫普产生了现代形式的商品与证券交易所——即期票、公债券、商品(主要是殖民地商品)和各国通货的国际投机中心。

——摘编自波梁斯基《外国经济史》

依据材料并结合所学,评析欧洲集市到交易所的变化。
6 . 商业贸易和工业革命

材料一   1618世纪,欧洲人主导的这三百年的国际贸易中,最重要的贸易方式是所谓的三角贸易。……各种各样的三角贸易中,最主要的一种指欧洲、非洲和美洲之间的贸易,奴隶是这种贸易的主要商品。……我国学者还讲到了一种范围更大的三角贸易,即“当时存在于欧、亚、美三洲之间的……繁荣的‘三角贸易’”。其内容或过程大体上是这样的:欧洲人向美洲输出欧洲的工业品,及其用工业品从非洲换来的黑人奴隶,在美洲换成白银,然后通过各种渠道(如菲律宾和墨西哥之间的太平洋航线)把这些白银运往亚洲,换取亚洲的生丝、绸缎、棉布、瓷器、茶叶、香料、胡椒等,再运回欧洲。

——摘编自王加丰《三角贸易》(《中学历史教学参考》2015年第7期)

材料二   “它们被新的工业排挤掉了,新的工业的建立已经成为一切文明民族的生命攸关的问题;这些工业所加工的,已经不是本地的原料,而是来自极其遥远的地区的原料;它们的产品不仅供本国消费,而且同时供世界各地消费。”……“自然力的征服,机器的采用,化学在工业和农业中的应用,轮船的行驶,铁路的通行,电报的使用,整个大陆的开垦,河川的通航,仿佛用法术从地下呼唤出来的大量人口——过去哪一个世纪料想到在社会劳动里蕴藏有这样的生产力呢?”

——《共产党宣言》

“小工业创造了资产阶级,大工业创造了工人阶级,并把资产阶级队伍中的少数选民拥上宝座。但是,这只是为了有朝一日更有把握地推翻他们。目前无可争辩的和容易解释的事实,是‘美好的旧时代’的人数众多的小资产阶级已经被工业摧毁,从他们当中一方面分化出富有的资本家,另一方面又分化出贫穷的工人。”

——恩格斯《英国工人阶级状况》



(1)依据材料一,结合所学,在图中绘出全球航路开辟后世界贸易路线示意图。
(2)依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确定一个主题,谈谈你对“改变世界的工业革命”的理解。
2023-05-30更新 | 134次组卷 | 2卷引用:北京市延庆区2023届高三一模历史试题
7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从以上三幅图片中任选两幅地图,结合所学知识提炼一个主题,并加以阐述。(要求:观点明确,史论结合,逻辑严密,表述清晰)。
2023-04-24更新 | 282次组卷 | 32卷引用:北京市中国农大附中2020-2021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8 . 物种交流·世界市场·城市发展

材料一     新航路的开辟推动了世界各地人口的迁移和物种的大交流,改变了世界的人文地理格局和自然环境状态。随着世界贸易的发展,新的商品开始在欧洲市场上出现。美洲的烟草、可可,中国的茶叶、瓷器、印度的蔗糖、香水,北亚和北美的毛皮,都成了国际贸易的重要商品。由地理大发现带来的舶来品,还使一些新的行业蓬勃发展起来,如烟草的加工和烟斗的制造、甘蔗熬糖等。

明清时期,玉米和番薯的推广增加了粮食供应量,在满足人民口粮需要的同时,也有利于粮食商品化的发展。农民种植玉米番薯一部分是专为用来出售的……但更多的还是由于这两种作物的推广解决了广大民众的基本食粮,从而有稻米可以出售,促进了稻米生产的商品化。

从前有些记者说过,人们可以以巨大的棕榈树和茂密森林的树荫为伴,走遍整个古巴。⋯⋯可是为了扩种甘蔗,连续放了几场大火,把过去覆盖在古巴土地上最好的原始森林都给烧掉了。……森林被大火吞没了,未加护的土地很快地被风化了,千百条河溪干涸了。


(1)依据材料结合所学,简述物种交流对世界的影响。

材料二     世界市场使商业、航海业和陆路交通得到了巨大的发展。这种发展又反过来促进工业、商业、航海业和铁路的发展⋯⋯资产阶级,由于开拓了世界市场,使一切国家的生产和消费都成为世界性的了⋯⋯新的工业的建立已经成为一切文明民族的生命攸关的问题;这些工业所加工的,已经不是本地的原料,而是来自极其遥远的地区的原料;它们的产品不仅供本国消费,而且同时供世界各地消费。

——[德]马克思、[德]恩格斯:《共产党宣言》,《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二卷


(2)依据材料结合所学,对“世界市场使一切国家的生产和消费都成为世界性的”观点进行阐释。
2023-01-16更新 | 101次组卷 | 1卷引用:北京市平谷区2022-2023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9 . “白银在全世界到处流荡,直至流到中国。它留在那里,好像到了它的天然中心。”这种现象开始出现在(     
A.郑和下西洋后B.新航路开辟后C.工业革命时期D.第二次工业革命时期
10 . 经济生活变迁

材料一   17201800年部分国家和地区对外贸易颔占世界总额比例折线图


——依据罗斯托《这一切是怎么开始的:现代经济的起源》整理


(1)依据材料一指出各国对外贸易的表现,并结合所学分析其原因。

材料二   金融全球化的历史形态

工业革命前古典金本位时代布雷顿森林体系时期当代
亚欧间长期存在贵金属流动,后扩展到美洲主要局限在先进工业国家共产主义国家被排除在国际货币体制之外世界各国普遍地参与国际金融和货币秩序
货币流量较低资本中等水平流量空前的资本总流量
日交易和周交易24小时交易开始同步的24小时交易
商人和银行网络开始发展起来银行间网络出现,政府之间协议构建金本位跨国银行重新出现,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管理国际金融跨国银行业不断发展,广泛的国际监督和管制

——依据赫尔德《全球大变革:全球化时代的政治、经济与文化》整理


(2)依据材料二归纳金融全球化的发展趋势,并结合所学简析金融全球化的影响。

材料三   近现代北京城市规划和建设

民国初期,北京实施了第一次有近代意义的街区规划。随着皇城墙被拆除,封闭的皇城改造成人人可以自由通行的开放空间,皇家坛庙园林也陆续开放为公园。环城铁路建立,北京的城墙打开十余个谿口,建造了15个洋式火车站

20世纪50年代后期,提出《北京城市建设总体规划初步方案(草案)》,通过重塑城市风貌,把北京建成了大工业基地,还修建了大会堂、历史博物馆等十大建筑,开辟圆明园等20多处公园。由于采取“先生产、后生活”方针,导致工业用房和生活用房比例失调,住房供应短缺,生态环境破坏,古建筑被大量拆毁

2017年国务院批复了《北京城市总体规划(2016年一2035年)》。北京市放弃“大而全”的工业体系,转向建设“高精尖”的经济结构。设立雄安新区,建设城市副中心,以疏解北京非首都功能。推进老旧小区综合整治和构建高效、绿色的综合交通体系,加强老城整体保护,有效缓解北京大城市病

——摘编自王崇烈《北京城市更新实践历程回顾》等


(3)依据材料三并结合时代背景,评析北京城市建设的变化。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