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世界市场与商业贸易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25 道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1 . 17、18世纪,荷兰商人在葡属巴西租地,承包给当地庄园主经营甘蔗种植园;在法属安的列斯群岛租地,大面积损毁热带森林,建起甘蔗种植园,主要依靠从牙买加买来的奴隶耕种。荷兰商人的行为(     
A.是资本原始积累的重要方式B.加剧了欧洲国家之间的矛盾
C.推动了农业资本主义的产生D.阻碍了当地社会经济的发展
2 . 1720—1770年,停泊于广州港内的欧洲商船不断增多,从中国购回茶叶、瓷器和丝绸等。仅1766年,造访广州港的欧洲商船就多达34艘,其中包括21艘英国商船。由此可知,当时(     
A.以欧洲为中心的世界市场形成B.英国成为世界贸易的中心
C.中国的商品深受欧洲市场欢迎D.中国逐步向英国开放市场
3 . 在15世纪的欧洲,蔗糖是非常稀缺和昂贵的商品。到了18世纪末,蔗糖已成了欧洲大众的消费品,蔗糖的贸易量的增长快于任何其他热带商品的贸易量的增长。下列关于近代以来蔗糖贸易的说法正确的有(     
A.蔗糖是跨大西洋贸易中的主要商品
B.带动拉美经济迅速发展并使欧洲白银外流
C.世界市场发展,蔗糖贸易范围扩大
D.使南亚走上畸形的种植单一农作物的道路
材料分析题 | 适中(0.65) |
4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1776年,亚当·斯密的《国富论》出版,对重商主义贸易保护的观点进行了系统评判,主张降低关税,取消出口补贴,实行自由贸易。1838年,英国一些被称为自由贸易的倡导者成立了“反谷物法同盟”,他们希望通过开放谷物市场的举措来换取别的国家对英国工业品的更大程度的开放。1845年,爱尔兰的土豆歉收使《谷物法》(旨在限制外国谷物进口)得以废除。1849年,英国废除了《航海条例》,该条例对进入英国经商的国外船舶的船主、船长和船员都有明确的限制规定。《航海条例》为英国船只保留了大量的外贸业务,从而为维护18世纪英国舰队的霸主地位作出了巨大贡献。

——摘编自葛正鹏《欧美国家贸易政策的选择及启示》

材料二   在1824年的总统大选中,所有的总统候选人都赞成保护政策。在1828年关税法下,应税商品的平均税率飙升至61.7%,南部各州强烈反对如此极端的关税。1833年,国会通过了妥协关税法,公众号三晋高中指南规定关税税率的最高限额为20%。1837年,美国经济出现萧条。信奉保护主义哲学信条的辉格党人赢得了1840年大选。接着,1842年关税法便恢复了1824年关税法中相对较高的保护性税率。1846年,在沃克关税法下,所有关税的平均税率都比1842年法案或其以前任何法案的税率低很多,尤其是对英国工业制成品减让关税。即便如此,至19世纪50年代,大部分时间的平均关税率仍然维持在20%—30%。

——摘编自邓峰、王军《美国对外贸易政策的历史考察》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19世纪中期英国自由贸易政策确立的背景。
(2)根据材料二,概括19世纪中期美国对外贸易政策的主要特点,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其影响。
2024-01-31更新 | 93次组卷 | 3卷引用:山西省晋城市2024届高三上学期一模历史试题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恰克图地理位置十分优越,距多伦、张家口等地也较近,于是恰克图成为清中后期中俄经济贸易往来的最重要枢纽。18世纪中叶,由于沙俄威胁边疆,故清朝采取罢市的方式使其被迫与清廷谈判订立条约。沙俄在东西伯利亚地区兴建了许多呢绒厂、制革厂和羊毛加工厂,恰克图边市贸易还为俄国国库填充了巨额税收。经营着“万里茶道”的晋商为及时运送茶叶等货物,不断扩充商路上的船行、车帮、驼队等运输组织。张家口在明朝时只是一个小边堡,到清朝却成为华商从事边市贸易输出输入货物的重要基地。中俄《天津条约》签订后,俄国获得了许多在华贸易的特权,特别是1903年东清铁路的全线通车,使贸易的重点转移至黑龙江地区和铁路沿线,致使商品赴欧洲的运输时限大为缩短。至此恰克图市场丧失了中俄贸易的中心地位,并逐步走向衰落。

——摘编自史军伟《试论清代中俄恰克图边市贸易》

材料二   近代以来,徽州茶叶和福建茶叶都面临着严峻挑战。徽商具有“贾而好儒”的特征,在商业活动中往往是重义轻利,南宋大儒朱熹曾在福建生活讲学多年,其思想对福建商人也产生了一定的影响。在近代徽州茶商和福建茶商的经营活动中,家族传承的经营模式屡见不鲜。明清时期,广州地区的外销茶贸易几乎为福建茶商和徽州茶商所垄断。五口通商以后,徽州和福建地区茶叶出口贸易迅速发展。徽州茶商往往在本地进行茶叶的收购和加工活动,依靠长江和京杭运河两大水系,然后运往上海或广州进而销售到国外,销售的产品多为精装绿茶。而福建茶种类丰富,以红茶、绿茶和砖茶为主,就地销售给山西茶商,再由他们北运至恰克图等地销售,产茶地与贸易地之间的距离遥远,给茶叶的外销造成了极大不便,尤其“自粤逆窜扰两楚,金陵道梗,商贩不行,佣工失业。”

——摘编自楚子轩《近代福建茶商与徽州茶商比较研究》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清代中俄恰克图贸易的历史地位,并分析其衰落的原因。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归纳福建茶商与徽州茶商的相同点。综合上述材料,谈谈中国对外贸易给你带来的启示。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6 . 由如表数据可知(     
中国近代茶叶种植面积和茶农户数统计(1837年,1894年)
1837年1894年
产量(万市亩)260.5468.17
种植面积(万亩)521936.36
茶农户数(万户)130.25234.09
茶农人口(万人)651.351170.45
A.茶业在世界市场占据优势B.茶业生产仍是传统模式
C.茶业生产专业化程度提高D.自然经济形态逐渐解体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7 . 18世纪中叶,英国东印度公司收购中国棉布,每匹价银0.34两,价格之低廉在世界上无出其右,且质量也居世界前列,西方人说它“在色泽上和质地上仍优于英国制品”。从18世纪80年代起,英国商人企图开辟英国棉布在中国的市场,但因其棉布价高而难以卖出。这一现象反映出当时中国(     
A.原有经济结构开始走向解体B.对英贸易由出超转变为入超
C.海外贸易成为政府主要收入D.产品具有较强的国际竞争力
2023-10-03更新 | 356次组卷 | 10卷引用:山西省大同市第一中学校2023-2024学年高二12月月考历史试题
8 . 17世纪初,西属美洲殖民地生产的烟草大量输入西班牙,经西班牙的工场加工后再大量出口。这一时期,英国从西班牙进口了大量烟草,西班牙据此平均每年可获利10万镑。为防止货币外流,英国对进口烟草征收重税。这从侧面反映出(       
A.西班牙主导了商业革命B.世界市场逐步发展
C.世界贸易格局多中心化D.殖民霸权争夺激烈
2023-09-04更新 | 498次组卷 | 14卷引用:山西省运城市2024届高三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名校
9 . 19世纪70年代以后,在欧洲唯一保持谷物贸易开放的英国市场上,俄国.罗马尼亚和欧洲其他谷物出口国的谷物出口数量大幅下降。其主要原因是(       
A.英国工业革命后农业发展迅速B.世界市场发展加剧了国际竞争
C.这些国家的生产能力明显不足D.英国人的饮食结构发生了改变
10 . 我国东南沿海某港口,在15世纪只是一个“结茅而居”的渔村,到16世纪,已成为“繁华世界”,“宝货塞途,家家歌舞赛神,钟鼓管弦,连飙响答”,时称“小苏杭”。能够说明这一现象的是(     
A.朝贡贸易繁荣B.农业生产技术进步
C.白银大量流入D.海上丝绸之路兴起
2023-06-11更新 | 8681次组卷 | 62卷引用:山西省晋中市平遥县第二中学2024届高三10月月考历史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