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水陆交通的变迁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75 道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1 . 清朝之前,“邮”也称为“递”“传”,是通信组织,负责传递公文;而“驿”实际上是负责提供各种交通和通信工具,兼有招待所性质。清朝时,“邮”“驿”合并,驿站从间接为通信使者服务,变成了直接办理通信事务的机构。这一变化(     
A.简化了通信系统,提高了工作效率
B.扩大了地方权限,增加了管理职能
C.改变了行政区划,加强了中央集权
D.加强了各地联系,促进了民族交融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2 . 大约在18世纪初,英语中出现“SIDEWALK”一词,指代“在两边的路”。随着市政和交通的发展,车行道占据道路的中间,步行在道路两边成为定式,因此该词逐渐演变为“人行道”,在20世纪初开始大规模使用。这可用于说明(     
A.技术变革改变人们的生活习惯B.交通完善使市民生活边缘化
C.市政建设提升社会的品位格局D.科技进步扩大了城市的规模
2024·河北·模拟预测
材料分析题 | 适中(0.65) |
3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北方水城

材料   (开封)有惠民、金水、五丈、汴水等四渠,派引脉分,咸会天邑,舳舻相接,赡给公私。所以无匮乏,唯汴水横亘中国,首承大河,漕引江、湖,利尽南海,半天下之财赋,并山泽之百货,悉由此路而进。……国家漕运,以河渠为主。……今仰食于官廪者,不惟三军,至于京师士庶以亿万计,太半待饱于军稍之余,故国家于漕事至急至重。……靖康而后,汴河上流为盗所决者数处,决口有至百步者,塞久不合,干涸月余,纲运不通,南京(今河南商丘)及京师皆乏粮。责都水使者措置,凡二十余日而水复旧,纲运沓来,两京粮始足。

——《宋史》

结合所学知识,多角度评析宋代以开封为中心的水道交通。
2024-05-28更新 | 10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年河北省普通高中学业水平选择性考试押题(六)历史试题
4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材料二   清中期,鲁西运河沿岸以临清、济宁、东昌、德州等为代表的商业重镇,运输量、交易额、关税额等均居前列,成为山东经贸重心所在。

随着中国社会跨入近代,山东各区域经贸格局为之巨变。以临清直隶州、东昌府等州县构成的鲁西北和以济宁直隶州、泰安府(部分)、曹州府及兖州府等州县构成的鲁西南平原,丧失了经贸繁荣的基本条件。以登州府、青州府(部分)、菜州府等州县构成的胶东半岛地区,有青岛、烟台、龙口、登州、威海卫5大港口,胶济铁路及河海联运的现代交通体系,逐渐成为以外贸带动山东经济转型的龙头,推动着农业产业结构的调整,在工业生产随之发达后,其崛起具有必然性。

——摘编自江沛等著《城市化进程研究》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写出如图中①②分别是哪个朝代开凿的运河。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鲁西地区城市兴、衰的原因。
(3)综合以上问题,可以得到什么认识。
2024-05-20更新 | 18次组卷 | 1卷引用: 河北省唐山市十县一中联盟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5 . 下图为近代长三角地区铁路、水路人口流动量变化表(宁为南京、甬为宁波。沪宁、沪杭甬是铁路)。据此推知,这一时期(       

A.长三角水路运输趋于消亡B.上海是全国经济的中心
C.铁路带动了沿线的城市化D.政治局势影响人口流动
6 . 《唐山大事记》中记载:“光绪七年(1881年)农历五月十三(6月9日)开平矿务局修筑的东起开平矿务局唐山矿煤场,西至胥各庄煤码头。运煤快车马路开始铺轨,九月二十八日(11月8日)竣工通车,全长9.76公里。”据此可知,创办开平矿务局和修建唐胥铁路的最初目的是(     
A.解决军事工业困难,运输煤炭B.解决民用工业困难,运输煤炭
C.推动民族资本发展,发展客运交通D.抵制列强资本输出,发展客运交通
2024-05-17更新 | 47次组卷 | 1卷引用: 河北省唐山市十县一中联盟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2024·河北·模拟预测
材料分析题 | 适中(0.65) |
7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英国地理学家、地缘政治学家詹姆斯·费尔格里夫在《地理与世界霸权》中说:“中国是一个独特的江河之乡,这不仅意味着它的土地上有众多的河流,而且意味着其历史受到了这种支配事实的巨大影响。”

从鲧禹治水锻造华夏民族早期统一体,到周人饮水务农浇灌出中国礼乐文明源头;从秦国修建灵渠等水利设施一统六国,却曲解“水德”二世而亡,到汉朝重新定义“水德”,与民休息,奠定四百年新局;从魏晋南北朝时期的水域战争隔限南北,到隋唐开凿大运河,从经济上将南北深度融合为牢不可破的统一体;从宋元明背靠草原、走向大海,拓展海外贸易,打开中国历史新局面进而积极参与世界近代经济体系的初步建构,到清朝被海上的敌人敲开国门,被动进入世界现代化新秩序。五千年历史风雨兼程,沧海桑田,水运与国运彼此影响,互相重塑。中国历史走过从大河起源、往大江拓展、向海洋进发的万水千山,经过1840年以来的反复试错、摸索,最终找到了连接大洋与大陆、成为陆洋枢纽的崭新定位。

——摘编自吴鹏《水运与国运》

(1)材料中魏晋南北朝时期隔限南北的水域战争指的是东晋和_____(少数民族政权)的_____(战争)。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材料中“水运”的含义。
(3)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材料中“水运”的特点。
2024-05-16更新 | 4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年河北省普通高中学业水平选择性考试临考历史预测押题密卷B卷
2024·河北沧州·二模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8 . 在20世纪30年代省制谈论中,时人称:“数年来,军阀私斗,以平汉、津浦、北宁之规模为最大。盖交通既便,而又省区过大,适足以为军阀扩大地盘之好资助……川汉路由川路公司自行主持,三十年来,无丝毫成绩。……毋宁谓缩小省区,而后全国各处之交通,始可有希望也。”据此可知,时人认识到(     
A.军阀混战局面影响国内经济发展B.集权统治是铁路建设的保障
C.攫取路权是列强扩大侵华的工具D.区域之间经济联系日益密切
2024-05-14更新 | 129次组卷 | 4卷引用:2024届河北省沧州市部分高中高三下学期二模历史试题
9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早期蒸汽轮船

1908年生产的福特T型汽车

1919年德国生产的民航客机

港珠澳大桥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围绕“交通与社会变迁”自拟一个论题,并就所拟论题进行简要阐述。(要求:论题明确,史论结合,条例清晰,表述成文)
2024-05-09更新 | 28次组卷 | 1卷引用:河北赵县中学、高邑第一中学、无极中学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4月月考(期中)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10 . 隋朝大运河,北起涿郡(今北京),中经洛阳,南达余杭(今浙江杭州),在地图上呈现出“”的形状。元朝大运河,北起大都(今北京),南达杭州,在地图上呈现出“”的形状。这一变化可以用来佐证元朝(     

A.全国经济重心已转移到南方B.交通运输方式发生革命性变化
C.运河运输逐渐取代海上运输D.运河沿岸城市商品经济较繁荣
2024-05-01更新 | 15次组卷 | 1卷引用:河北省尚义县第一中学等校2023-2024学年高二年级下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