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古代的疫病与医学成就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33 道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1 . 公元1世纪,古代罗马的希波克拉底描述了疟疾周期性的发烧,将它们标记为间日发作的、三日发作的、恶性发作的和每日发作的;科鲁迈拉将这种疾病与来自沼泽的昆虫联系起来。据此可知,古代罗马(     
A.自然环境呈现恶化趋势B.人们健康受到极大威胁
C.对疫病的认识有所深化D.已经能够科学防治疫病
2 . 中世纪的威尼斯处理黑死病的思路和方法对现代人类面临的公共卫生问题仍有借鉴意义。据下表可知,当时威尼斯(       

消灭污染源

每天派出船只,在城内的水道里“巡逻收尸”;选择远离城市的偏僻荒岛,挖个大坑,把死者埋入其中,以杜绝尸体传染。

建立隔离区

国库出资在老拉撒路岛新建了专门医院,把威尼斯居民中有疑似症状的人都送到那里,集中隔离。

使用防疫面具

医生和黑死病患者接触时,身穿泡过蜡的亚麻或帆布衫;发明“鸟嘴式”防疫面具,后来由于使用不便,人们开始使用手帕掩住口鼻。
A.政府抗疫决心有待提高B.有效遏制了黑死病造成的危害
C.疫病的防治手段多元化D.城市公共卫生医疗体系已建立
2024-05-03更新 | 22次组卷 | 1卷引用:安徽省宿州市省、市示范高中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教学质量检测历史试题
3 . 1890年,李鸿章在《万国药方》序言中写道:“倘学者和中西之说而会其通以造至精极微之境,与医学岂曰小补!”1892年,名医唐容川在其医著中,主张通过西医的解剖学、生理学等知识来印证中医的古典医理。这些主张(     
A.扩大了西医在中国的影响面B.背离了中医的传统治疗原则
C.创建了中西医结合理论体系D.有利于提升中医的治疗水平
2024-05-03更新 | 39次组卷 | 1卷引用:安徽省皖北县中联盟(省重点高中)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联考历史试题
4 . 下表所示为对清代中医界普遍认可的名医“四大家”(又称“金元四大家”)的情况简介。名医“四大家”的活动(     
姓名籍贯简介
刘完素 (约1110—1200)河间 (今河北河间)反对套用古方,非议滥用宋代太医局编写的《太平惠民和剂局方》的行为。著有《素问玄机原病式》《黄帝素问宣明论方》等
张从正 (约1156—1228)睢州考城 (今河南睢县兰考一带)善用攻邪之法治病,强调攻邪有其适应证,也有禁忌证。代表作有《儒门事亲》等
李杲 (不详)真定 (今河北正定)著有《脾胃论》,被中医界视为“脾胃学说”的创始人
朱震亨 (1281—1358)婺州义乌 (今浙江义乌)对《太平惠民和剂局方》颇有异议。著有《格致余论》《丹溪心法》《局方发挥》等。其学说在日本等国也有较大影响
A.展现了南北方医学差距B.推动了中医学传承发展
C.对世界医学的贡献卓著D.均受到程朱理学的影响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5 . 1918年大流感的首个病例发现于美国堪萨斯军营,之后疫情迅速扩散至欧洲及世界地区。由于当时只有中立国西班牙的媒体对本国疫情进行了持续报道,这场流感被命名为“西班牙流感”。为了科学修正这一名称,以下措施最有说服力的是(     
A.整理并分析1918年欧洲战场非战争死亡数据与疫情相关性
B.对比1918年各国官方疫情记录,确定疫情起源及传播路径
C.考察1918年各国疫情新闻报道的客观性及其对命名的影响
D.绘制并分析1918年西班牙疫情升降曲线图,探究疫情特点
2024-03-19更新 | 230次组卷 | 3卷引用:安徽省六安第一中学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历史试题
6 . 中国古代医术,亦称“仁术”。医学家在行医过程中也常以“仁”的道德标准作为行医准则,如唐朝的孙思邈提出:“人命至重,有贵千金,一方济之,德逾于此”。这反映了古代中国医术(     
A.重在教化病人的心理B.受到封建伦理道德的约束
C.以儒家思想为理论基础D.浸润了儒家文化的价值观
2023-12-23更新 | 468次组卷 | 102卷引用:安徽省蚌埠田家炳中学、蚌埠五中2020-2021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7 . 1911年,为应对东北鼠疫,清政府成立医学堂,重点研究流行传染性疾病,并决定“将传统的奏折上报形式改为电报”,规定“各关检疫分所于城瓮内设机器药水,见人消毒”。这些举措(       
A.推动了公共防疫事业的发展B.控制了疫情的暴发和扩散
C.建立了系统的卫生防疫体系D.意在提升政府的行政效率
8 . 西汉元始二年,汉平帝下诏:“民疾疫者,舍空邸第,为置医药”。南宋真德秀知泉州时,鉴于“淤泥恶水,停蓄弗流,春秋之交,蒸为疠疫”,作《开沟告诸庙祝文》,兴工清理沟渠。洪武三年,朱元璋“令民间立义塚,仍禁焚尸”。由此可知中国古代(       
A.疫病防治应对措施逐渐完善B.隔离是疫情防控的有效手段
C.从公共卫生的角度防范疫病D.疫灾的区域呈现扩大的趋势
9 . 《周礼》中将“医”分为食医、疾医、疡医、兽医,其中掌管天子饮食的食医列为首位。古代食物类本草著作中,也记载了大量的“药食两用”的药材,并对相关原理、功效、禁忌及用法等进行详述。这表明中国(     
A.传统医药学领先世界B.药食同源文化源远流长
C.中医学重视经验积累D.天人合一理念影响深远
10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葛洪,晋代著名的道教学者、炼丹家和医药学家。其在百卷巨著《玉函方》的基础上,编选和收集各种简便易行的医疗技术和单验方,又撰成《肘后备急方》 3卷。《肘后备急方》可供医家随身携带以备救急检索之用,所以近世有人称之为中国最早的“医疗救急手册”。《肘后备急方》记录了各种急性传染病、寄生虫病、内科杂病,以及外科、妇科、儿科、五官科急症和六畜病的治疗方法。对一些急慢性传染病的记载,在我国医学文献中是首次记录,有些还是世界医学史上的最早记录。其中提出用青蒿治疟,这种方法不仅在当时有实用价值,而且成为我国现代研制青蒿素的线索,由此发明了一种高效、速效和低毒的抗疟新药。

——摘编自白寿彝主编《中国通史》

材料二正是因为看到人生命的可贵,葛洪才特别看重身体的保全。其突出之处不仅在于他重养生、求身全,更在于他将对人的生命关怀落到了实处,他在《抱朴子内篇》中提出各种养生之道,指导人们保养身体,保持健康,延续生命,为人们提供了具体可行的养生建议。

——袁继喜、杨康《从葛洪<抱朴子>看魏晋士人的个体价值观》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葛洪《肘后备急方》的贡献并分析其特点。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葛洪的人生追求。
2023-05-25更新 | 24次组卷 | 1卷引用:安徽省滁州市定远中学2022-2023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B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