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古代的疫病与医学成就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23 道试题
1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欧洲中世纪流行病传播猖獗,其中以鼠疫、麻风等为最盛。麻风在13世纪最为猫辄,在欧洲平均每400人中就有一患者,后经严格隔离才停止蔓延,这促进了欧洲医院的设立。1346年欧洲鼠疫大流行,促使威尼斯港口设立检疫,以后的伦敦、巴黎等也颁布了一些防止传染病的法规。中世纪医学基本上由僧侣掌握,只有他们懂得拉丁语,保存了一些古代传下来的医药知识,他们为病人看病,也替病人祈祷,发展成所谓的“寺院医学”,他们把治愈与“神圣的奇迹”联系在一起。

——摘编自赵秀荣著《西方医疗社会史》

材料二   17世纪中叶荷兰的莱顿大学开始实行临床教学并取消宗教派别的限制,吸收了不少外国学生。到18世纪,临床医学教学兴盛起来,莱顿大学在医院中设立了教学病床。16世纪,中国已用人痘接种来预防天花。18世纪初,这种方法经土耳其传到英国,詹纳在实践中发现牛痘接种比人痘接种更安全。他的这个改进增加了接种的安全性,为人类最终消灭天花作出贡献。德国人弗兰克(17451821)写成《医务监督的完整体系》,其中就谈到公共卫生和社会医学的很多问题。同时,还有人呼吁改善监狱卫生、解放精神病人。但这类活动主要是个人活动,直到19世纪,政府才逐渐重视这些问题。

——摘编自【英】基尔·沃丁顿《欧洲医疗五百年》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欧洲中世纪疾病治疗的主要特点。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17—19世纪欧洲医学取得进步的主要表现。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名校
2 . 如表反映出(     
时间疫病情况史书
公元前674年齐国“民族”流行《公羊传》
公元前544年“真霍乱”流行《公羊义疏》
公元前369年“泰国大疫”《史记·六国年表》
公元前281年“赵国大疫”《史记·赵世家》
A.春秋时期各国战乱不息B.西周时期医疗水平相对落后
C.周王独尊地位发生动摇D.先秦时期流行疾病得到关注
3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有学者指出,对历史上的疫病的学术研究,其意义不在于为未来的突发自然灾疫提供直接的对策,而在于长远地促进社会的进步、价值的稳定、文化的发展、精神的提升。

——摘编自余新忠《明清以来的疫病应对与历史省思》

阅读材料并结合所学中医药的成就相关知识,对该学者的观点加以评析,得出结论。(要求:对该观点赞成、否定或修改均可,并阐述理由)
4 . 元世祖(1260-1294年在位)时期太医院长官的官阶为正三品,至元英宗(1320—1323年在位)时期,太医院长官的官阶升为正二品,此时有官阶的太医有四十多人。这一变化表明,元朝(     
A.重视医疗卫生发展B.中央集权不断加强
C.行政机构较为臃肿D.医疗系统初步建立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在古代社会,关于图中ABCD四处区域,说法错误的是(     
A.A处主要粮食作物是大麦和小麦B.B处房屋大多数用泥和木材修建
C.C处在三大洲之间从事中介贸易D.D处为防治天花发明牛痘接种法
2024-04-08更新 | 95次组卷 | 2卷引用:江西省瑞昌市私立黄冈高级中学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模拟测试历史试题(A)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6 . 清代医学家唐容川(1846-1897)认为西医长于“形迹”,中医长于“气化”,在内科治疗方面,中医的优越性确为西医所不能及,主张“损益乎古今”,“参酌乎中外”,并试图用西医解剖、生理等知识来印证中医理论。唐容川的主张(       
A.使传统医学转向了近代医学B.体现了重义轻利的儒家伦理
C.有利于保护和推动中医发展D.使中医理论体系更规范严谨
7 . 有学者认为,黑死病晚期欧洲人口大量减少,物资供应充裕。由于劳动力奇缺,劳工报酬大幅提高,农民和农奴纷纷离开了庄园,部分农奴通过起义来争取自己的自由。这说明,该学者认为黑死病(       
A.促进欧洲的社会转型B.使生产力得到大幅提升
C.推动文学革命的出现D.冲击了教会的专制统治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8 . 北宋时期,受气候因素影响,岭南地区瘴病多发,给当地民众的身体和心理造成严重影响,对中央政府经略岭南带来严峻挑战。为此,北宋政府通过医药知识传播、医药救助、改善当地居住环境等举措应对瘴病盛行问题。这些举措(     
A.旨在促进岭南医药学的发展B.客观上强化中央对岭南的治理
C.丰富了岭南医药文化的内涵D.有效解决了该地区的瘴病问题
9 . 中国古代医术,亦称“仁术”。医学家在行医过程中也常以“仁”的道德标准作为行医准则,如唐朝的孙思邈提出:“人命至重,有贵千金,一方济之,德逾于此”。这反映了古代中国医术(     
A.重在教化病人的心理B.受到封建伦理道德的约束
C.以儒家思想为理论基础D.浸润了儒家文化的价值观
2023-12-23更新 | 468次组卷 | 102卷引用:【校级联考】江西省南昌市八一中学、洪都中学七校2018-2019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10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齐文惠太子与竟陵王子良,“立六疾馆,以养穷民”。梁武帝“于京师置孤独园,孤幼有归”。唐前期有的佛寺设置了疠(麻风病)人坊,僧侣替病人“吮脓洗濯,无所不为”。武周末期,寺院中病坊数量增多,影响扩大,政府遂于长安年间(701-704年)设置悲田使管理其事务。因病坊置于寺院,悲田使对病坊仅行监督之权。

——张志云《唐代悲田养病坊初探》

材料二:文艺复兴给医学带来了两个不朽的影响:人道主义和解剖学。“解剖学之父”安德鲁斯·维萨里的《人体的构造》对盖伦主义造成巨大冲击。16 世纪至17 世纪,伽利略、笛卡尔等最伟大的物理学家、化学家和哲学家纷纷加入到医学研究领域,医学也取得了丰硕成果。工业革命促进了听诊器、眼底镜、皮下注射的发明以及镇静安眠剂氯醛和麻醉剂氯仿等化学有机物合成,改善了手术条件,使用乙醚等麻醉术和消毒术逐渐流行起来,开始进入消毒与无菌时代,使得外科技术迅猛发展。

——李文辉等《西方医学简史回顾及其哲学思考》

材料三:美国是亚太经合组织中唯一没有建立全民医保制度的国家,长期以来,多任美国总统试图引入全民医保制度,终因受到有关利益集团反对和自由主义观念禁锢而搁浅。于2014年1月1 日正式实施的“奥巴马医改法案”,最重要的内容是将3200万美国公民强制性纳入医保范围。但新法案的推进仍遇到医师协会、富人、律师及商业医疗保险公司等利益集团的较大阻力。目前,有17 个州选择退出医疗救助扩展计划,5个州保持观望态度。

——谭相东、张俊华《美国医疗卫生发展改革新趋势及其启示》

(1)根据材料一,概括唐代悲田养病坊出现的历史背景,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其体现的中国古代优秀传统及中华文化的内涵。
(2)根据材料二,概述推动近代西方医学发展的因素,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18世纪以来英国在控制疫病传播方面取得的两项重要成就。
(3)根据材料三,指出美国医疗卫生体系存在的缺陷,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其成因。概述现代医疗卫生体系建立的作用。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