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古代的疫病与医学成就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52 道试题
1 . 因“一县百余家,无一家幸免;一门数十口,无一口仅存”,为此他提出新的传染病原“疠气”致病的学说,留下了著名的医学名著。该医学人物及其著作是(     
A.吴有性《温疫论》B.李时珍《本草纲目》
C.张仲景《伤寒杂病论》D.孙思邈《千金方》
2024-05-25更新 | 35次组卷 | 1卷引用:浙江省北斗星盟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阶段性考试(期中)历史试题
2 . 东晋葛洪在其著作《肘后备急方》里曾经记录天花的发病过程“比岁有病时行,仍发疮头面及身,须臾周匝,状如火创,皆带白浆,随决随生”,同时给出药方“取好蜜通身上摩,亦可以蜜煎升麻,并数数食;又方,以水浓煮升麻,棉沾洗之,若酒渍弥好,但痛难忍”。上述记载(     
A.实证了人痘接种法起源于中国B.明确了青蒿对天花的治疗作用
C.奠定了中医临床学的基础原则D.体现了对治疗天花的积极探索
3 . 《汉书·平帝纪》记载:从公元8—253年的200余年间,有记载的大疫就达18次。如“元始二年(公元2年)郡国大旱蝗诏民疾病者,舍空邸等二,为置医药”。古人重视公共卫生和疫病的防治,也建立疫病的救治机构。以下关于中国古代疫病防治的描述正确的是(     
A.隋唐时期的寺庙病坊收治病人B.《本草纲目》记载了青蒿对疟疾的治疗作用
C.为防治天花发明了牛痘接种法D.把修建饮水道、下水道当作非常重要的工程
2024-05-05更新 | 47次组卷 | 1卷引用:浙江省浙东北(ZDB)联盟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联考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4 . 1841年,英国医生雒维廉评价中医:“不能这样推断,中国人在医学问题上的所有意见都仅仅是胡说,他们已经非常仔细地检验了疾病的本质和起因,一些用于控制传染病的规则和观念是决不能被轻视的。”以下可以提供佐证的史实有(     
①东晋葛洪的《肘后备急方》记载了青蒿对疟疾的治疗作用
②古代地方官组织人力清理污水、疏通井渠河道以防治疫病
③明末吴有性提出“疠气”致病说,留下了医学名著《大医精诚》
④中国古人为防治天花,发明了牛痘接种法
A.①②B.①③C.②③D.③④
2024-05-05更新 | 48次组卷 | 1卷引用:浙江省宁波市北仑中学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历史试题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明末清初,战争不断,疫病肆虐,江苏吴县吴有性弃科举而从医,留下了医学名著《瘟疫论》。嘉庆五年,江苏扬州李炳依据汉代中医临床学经典著作,结合自身的医学实践,对《瘟疫论》进行继承和扬弃,著成《辨疫琐言》。结合所学,李炳依据的经典著作是(     
A.《皇帝内经》B.《伤寒杂病论》C.《千金方》D.《唐本草》
6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毛泽东是一位博览群书、好学勤思、博古通今、学贯中西的伟人,历来重视、研究和传承包括中医药学在内的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遗产。早在1913年,毛泽东就曾在《讲录堂》笔记中写道:“医道中西,各有所长。中言气脉,西言实验。然言气脉者,理太微妙,常人难识,故常失之虚。言实验者,求专质而气则离矣,故常失其本,则二者又各有所偏矣。”这说明,青年时代的毛泽东便对中西医学进行比较研究,认识到中西医学各有所长,各有所偏,医理各有特点等。这是迄今为止所发现的毛泽东对中西医学方面的最早论述。

——摘自侯俊智主编的《博览群书的毛泽东》

请简要评析毛泽东“医道中西,各有所长”之观点。
2024-05-04更新 | 27次组卷 | 1卷引用:浙江省七彩阳光新高考研究联盟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联考历史试题
7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陆上丝绸之路开始将中医带至更远的中亚乃至欧洲大陆,但还只是零星的,松散的,规模不大,不成体系,但一部分药材作为重要商品也非常受欢迎。当阿拉伯人经由海路来到这个东方的富庶之国,大量的药材也随着浩浩荡荡的商队漂洋过海,先是被运往阿拉伯,随后转销欧洲和北非,中医也同这些药材一起,被介绍到商队途经的各地。在这些地方,中医知识为当地医学吸收、借鉴,为当地医学的进一步发展提供了丰富的营养。直至17世纪,西方旅游者、外交官特别是传教士开始大量、系统地翻译中医典籍,中医在欧洲引起了普遍关注。

——据于智华《中医》

材料二   1895年,德国人伦琴发现了X射线,几乎在同时被应用到医学领域,可视化诊断方式开始进入到医生们的视野。

1916年《博医会报》(由美国基督教长老会传教士在华创办)上,马士敦医生以“中国缠足之恶”为题,对中国的缠脚风俗进行了报道,并利用X线技术对缠足产生的危害作了说明。

《科学画报》1933年在上海创刊,蔡元培、竺可桢、吴有训、茅以升等都曾是该杂志的撰稿人。经统计,1933年至1949年,《科学画报》中有关X射线知识的文章就有数十篇。

1937年,柯达公司在《中华医学杂志》上投放了X光机系列广告。其中一则广告写道:“在病家未得放射线照相检验之利益前,殊少拒加手术或治疗者。盖经放射线摄影后,其精确之结果,即可消除一切疑虑,而病状实情得以格外明了也。”

——摘编自张大庆、陈琦等著《近代西医技术的引入与传播》

材料三   从1998年到2010年,用了12年时间,我国医保制度覆盖13亿以上居民,覆盖率达到95%以上,基本形成了社会化的“全民医保”体系。2016年11月17日,国际社会保障协会将“社会保障杰出成就奖”授予中国政府,标志着中国全民医保改革发展的成就举世公认。

——孙淑云《改革开放40年:中国医疗保障体系的创新与发展》

(1)根据材料一,概括古代中医和中药材传播到欧洲的几种途径。结合所学指出中医的重要观点和原则,并写出唐代中医药学的著作。
(2)根据材料二,结合所学,分析近代西医在中国传播的原因,并指出西医传入对中国的影响。
(3)根据材料三,结合所学,简述改革开放后我国建立的“全民医保”体系的内容,并分析我国医疗卫生事业发展的意义。
2024-05-04更新 | 16次组卷 | 1卷引用:浙江省台州市六校联盟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4月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8 . 源远流长的中医药学是中国文化的瑰宝。在众多医学著作中,有一部被称为“中国钦定药典的结集创举,同时它也是世界上第一部由国家颁行的药典。”这部著作是(     
A.《唐本草》B.《神农本草经》C.《千金方》D.《本草纲目》
2024-05-01更新 | 29次组卷 | 1卷引用:浙江省环大罗山联盟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4月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9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传统医学)有些治疗是有利的,有些治疗则毫无意义。像民间习俗一样,医学理论也是粗糙的经验主义,而且极端武断。在中国,则同时有几个名医共享神圣的地位。临床诊断每每套用既有理论术语,牵强附会地加以解释,治疗方法也因而歧义互见。在欧洲,以医学院和医疗机构为中心的专业机构,可能决定了对新疾病的更为系统性的反应。随着18世纪的到来,情况才开始有所改变,而且直到1850年之后,医学技术与医疗机构才开始对人类存活和人口增长产生大规模的影响。

——根据【美】威廉·麦克尼尔《瘟疫与人》

请结合史实,简要评价作者对传统中医和现代西医的看法。
2024-04-30更新 | 6次组卷 | 1卷引用:浙江省金兰教育合作组织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10 . 1921年,广州市政府成立市卫生局,内设教育、洁净、防疫和统计四课,主管广州的卫生行政事务。卫生局将全市统划为六个卫生区,每区下设卫生事务所,设主任1人、区员2~4人。全市还设立一系列卫生防疫机构:市立传染病院、市立东郊麻疯院、市立肺痨防治院、市立卫生检验所、市卫生局掩埋队、广州市海港检疫所等。广州市政府的做法(       
A.推动了中医药学发展B.有利于构建卫生防疫体系
C.实现了全民病有所医D.促进了中西医技术的融合
2024-04-28更新 | 42次组卷 | 1卷引用:浙江省S9联盟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