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文化交流与传播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3 道试题
1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历史的名片独特的事物或杰出的人物,以其承传的文化,往往成为彰显历史的名片。阅读下列内容,按要求完成学习任务。生活在不同区域的人们以其独特的生产生活方式,给后人留下了恒久的记忆,成为世界文明的象征。

(1)请将下列图片内容与世界轮廓图中的大致位置相对应。(填写字母)

A.马丁路德与神圣罗马帝国皇帝辩论场景(绘画)

B.史诗著作

C.苏美尔人的战车(绘画)

D.珍妮纺纱机(绘画)

(2)丝绸和瓷器都曾是中国历史的重要名片,其中瓷器在异域成为中华文明新的物质象征发生于(单选)(       
A.先秦时期B.秦汉时期C.宋元时期D.明清时期

儒家文化以其丰厚的历史积淀成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主流,中国古代儒家先贤们深邃的思想成为中华文明的精神象征。

(3)下列儒家先贤思想按其出现时间先后排序正确的是(单选)(       
① “致良知”       ②“为政以德”       ③“存天理,灭人欲”
A.①②③B.②③①C.③①②D.①③②

近代以来,世界各个国家或地区的杰出人物以其思想和行为的时代性与民族性特征,成为具有代表意义的历史名片。

(4)将下列人物与其贡献相匹配。(填写字母)
A.但丁       B.甘地       C .列宁       D .玻利瓦尔       E.孙中山

人物

贡献

①提出了帝国主义是无产阶级社会革命的前夜,建立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

②提出以爱、真理和非暴力作为争取民族独立的思想和手段。

③领导西属拉丁美洲殖民地基本实现独立

④被誉为“中世纪的最后一位诗人,同时又是新时代的最初一位诗人。”

⑤领导了中国完全意义上的反帝反封建的近代民族民主革命
(5)基于上述历史名片所反映出的人类物质和精神层面的特质,概括人类历史演进所呈现的重要特点。
2 . 从农民到皇帝——查士丁尼一世。
(1)小沈对查士丁尼一世产生了兴趣,罗列了其生平大事年表,请你补充完整。
时间生平大事(部分)
483年出生在东罗马帝国境内的农村;在青年时代,去往首都
,投奔叔父。
527年正式继位,开始编订《查士丁尼法典》,使罗马法成为系统、完整的法律体系,与同时或稍后编纂的另外几部法典,合称。并在529年下令关闭由古希腊哲学家③(填写人名)于雅典创办的学园。
532年入侵地中海西部地区,开始征战;同年重建信仰的圣索菲亚大教堂。
541年与波斯爆发战争;同年埃及爆发瘟疫,并逐步向地中海地区传播。

在整理生平事迹时,小沈对公元6世纪地中海沿岸地区爆发的大规模鼠疫,史称“查士丁尼瘟疫”,产生了好奇。

材料一   “人们不停呼唤最神圣的名字或任何驱邪方法,但是他们的努力毫无效果……他们将死尸扔进他人的坟墓,那时,所有的葬礼习俗都被忽略了,没有送葬队伍相伴随,也没有圣咏唱送葬颂歌……这段时间里,要在首都大街上看到行人绝非易事……各类工作都停顿了,手艺人也放弃了所有活计,各种其他工作也都是如此。饥荒肯定会导致骚乱…在皇城中根本不可能看到任何穿着官袍的人,特别是当皇帝也传染上瘟疫的时候。”

——公元6世纪拜占庭帝国史学家普罗柯比《战记》

(2)根据材料一、概括瘟疫对当时社会产生的影响。
(3)有学者认为《战记》的这段记载真实且具体;但小沈认为要全面研究这场瘟疫及其影响,该史料仍有不足。你是否同意小沈的看法,并说明理由。

小沈发现查士丁尼的影响力并不仅限在欧洲地区,在中国境内也能发现刻有其头像的钱币。

材料二   中国境内发现查士丁尼金币及仿制品通览表(部分)

出土发现地点及位置数量埋葬年代
新疆吐鲁番阿斯塔那1区墓葬3约六世纪
甘肃武威康阿达墓1唐代
陕西咸阳隋独孤罗墓1600

(4)根据材料二、指出金币出土地的分布特点及反映的历史现象。

小沈发现民国17年出版的《西洋史ABC》通俗读物中也有关于查士丁尼的事迹介绍,但主要聚焦在其对欧洲法律的贡献,却少有上述其他方面的材料。

(5)查士丁尼下令编撰的法律文本成为了近代西方法律制度的渊源。后来,逐渐形成了以罗马法为基础、以(     )为代表的世界性法律体系,称为“大陆法系”。(单选,填字母)(     
A.《汉谟拉比法典》B.《唐律疏议》C.《大宪章》D.《法国民法典》

材料三   “我们读西洋史,应该晓得欧美的艺术文化,以及他们所创造的强大国家、大都会、殖民地,是怎样的一个来历,才是所谓见其大者。……依我个人的见解,在世界上占殖民地的,还是以西洋人为第一。一部西洋史里面,尽管有许多复杂的分子,在我们中国人的眼光里面,至少要把它看为一个统一的、整个的对象。”

——《西洋史ABC》序言

(6)结合材料和所学,推测该书描写查士丁尼事迹主要聚焦于法律层面的原因。
2024-04-11更新 | 34次组卷 | 2卷引用:2024届上海市虹口区高考二模历史试题
3 . 学校映照历史学校教育不仅是文化交流、传承、传播的重要载体,其教育形式和内容等的不同,也因时而变、应时而动、推时而进。

材料一

孔子认为“有教无类”,开办私学,教授“六艺”:礼、乐、射、御、书、数。(行礼、演奏音乐、射箭、驾驭车马、书法、算数)等六种具体技艺的讲解和操练。“弟子盖三千焉,身通六艺者七十有二人。”

——《史记·孔子世家》

柏拉图创建“学园”,大门上镌刻着一句话:“不谙几何者不得入内”。在学园内探讨宇宙起源和人生意义等自然和社会问题。

——历史选择性必修三《文化交流与传播》

材料二

五教之目:父子有亲,君臣有义,夫妇有别,长幼有序,朋友有信。为学之序: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修身之要:言忠信,行笃敬。惩忿窒欲,迁善改过。处事之要:正其义不谋其利,明其道不计其功。

——(南宋)朱熹《白鹿洞书院揭示》

11世纪以来,西欧一些城市兴办大学,这些学校主要是宗教学校,也有一些世俗学校。学校主要讲授宗教内容,也教授算术、几何、天文、音乐、文法、修辞和逻辑。

——历史选择性必修一《国家制度与社会治理。

材料三   1886年到1894年,上海格致书院设计的考课命题有:“华人讲求西学,用华文、用西文利弊若何论”“中外各国刑律轻重宽严异同得失考”“《墨子》经上及说上,已启西人所言历学、光学、重学之理,其条举疏证以闻”。

——熊月之《西学东渐与晚清社会》

材料四   岳麓书院是党的实事求是思想路线的一个策源地……毛泽东同志曾经寓居岳麓书院,我相信他的实事求是思想就是来源于岳麓书院。……共产党怎么能成功呢?当年在石库门,在南湖上那么一条船,那么十几个人,到今天这一步。这里面的道路一定要搞清楚,一定要把真理本土化。

——习近平(2020年)

(1)依据材料一,概括这一时期中外学校教育的特点。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分析这一时期中外学校教育不同的原因。
(3)依据材料三,概括这一时期学校教育发生的变化。
(4)根据以上材料及所学,如何看待中西学校教育的发展变化这一历史现象?
2023-12-05更新 | 79次组卷 | 2卷引用:上海市松江区2024届高三一模历史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