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文化交流与传播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3 道试题
1 . 文物“述”史。

广州的几所博物馆中,藏品占比最多的是瓷器以及与茶叶相关的文物。馆藏的文物历经沧桑,却在无声地述说着历史。

(1)下列选项能够说明“广州几所博物馆中瓷器以及与茶叶相关文物居多”的是(双选)(     
A.瓷器与茶叶是广州人首要的生活物品B.广州是中国古代重要的对外商贸港口
C.瓷器与茶叶是丝绸之路上的重要商品D.广州工匠具有成熟的制茶和烧瓷工艺

材料   组一

文物样式

名称乾隆广彩西洋人物瓷茶叶罐晚清洋人巴夏礼夜壶晚清圆雕洋人贡碟
简介广彩外销瓷器,绘有西洋人物风情图,形象逼真,迎合了欧洲市场的需要。陶塑匠人制做的夜壶(俗称尿壶)。巴夏礼曾任英国驻广州领事。器身西洋人物曲膝弯腰抬首,手持拐杖,腰挂掠夺物品。
(2)材料组一的文物能够“述”给后人的历史内容是(双选)(     
A.清代的手工制造水平B.制作工匠的共同认知
C.制作工匠的个人看法D.清代洋人的真实面貌
(3)观察材料组一的文物,简述中国匠人制作的西洋人物造型在不同时期发生了怎样的变化?

材料   组二英法进占广州城后……或出于报复,在广州城内大规模拆房烧街……广州城内富户大多迁出城去,普通百姓苦不堪言……许多房屋和街道都面临重新修建,直到18617月英法联军撤出前,……还看得到郊区许多地方都被火烧过。

——【英】斯坦利·菜恩·普尔《巴夏礼在中国》

清咸丰八年(1858年)英法占领军成立“联军委员会”,对广州实行军事殖民统治。英法联军在广州无恶不作,英军抢走布政使衙门库银227000两。……广州一法人被杀,法兵屠杀华人43名。……英军进犯广东新安城,屠杀数千人。

——整理自中国社会科学院近代史研究所编《中国近代通史》

(4)与材料组二史料相关的历史事件是(单选)(     
A.鸦片战争B.第二次鸦片战争C.甲午战争D.八国联军侵华
(5)根据材料组一、组二并结合所学,分析材料组一中的人物形象呈现不同造型的原因。
(6)综合以上材料并结合所学,从博物馆功能的视角,谈谈如何理解“馆藏的文物历经沧桑,却在无声地述说着历史”。
2024-04-11更新 | 46次组卷 | 2卷引用:2024届上海市金山区高三下学期二模历史试卷
2 . 长城万里

长城,横亘万里,纵贯古今。最初作为军事防御工程,随着时间的推移,其内涵不断丰富。

材料一:战国形势图



(1)战国时期,诸侯国根据各自需要修筑长城。对此现象的合理解释是(     )(三选)
A.王室衰微,诸侯自决权膨胀B.铁器使用,社会生产力发展
C.经济发展,工商业联系加强D.争战频繁,各国需加强防御

材料二:皇帝奋威,德并诸侯,初一泰平。堕坏城郭,决通川防,夷去险阻。

——《史记·秦始皇本纪》

秦已并天下,乃使蒙恬将三十万众北避戎狄,收河南。筑长城,因地形,用制险塞,起临滦,至辽东,延袤万里。

——《史记·蒙恬列传》


(2)从材料二看,秦朝长城在修筑背景、目的、形制上与战国时期相比有何变化?

材料三边防总兵蔡元报告说古北口长城倒塌了许多,请求进行修补。康熙帝认为“帝王治天下自有本原,不专恃险阻。秦筑长城以来,汉、唐、宋亦常修理,其时岂无边患。明末我太祖统大兵长驱直入,诸路瓦解,皆莫敢当,可见守国之道,惟在修德安民,民心悦则邦本得,而边境自固,所谓众志成城者是也。”

——选编自《清圣祖实录》卷一五一


(3)康熙帝对修补长城一事持何种态度?请概括其理由。

材料四


梁中铭《只有血和肉做成的万里长城才能使敌人不能摧毁!》1933年

把我们的血肉,筑成我们新的长城!

——田汉《义勇军进行曲》1935年

万里长城万里长,长城外面是故乡


……

大家拼命打回去,哪怕敌人逞豪强

万里长城万里长,长城外面是故乡

四万万同胞心一样,新的长城万里长

——潘子农 “七七事变”后创作于上海

(4)从材料四看,长城被赋予怎样的时代内涵?简要说明原因。

材料五:1961年3月,长城被国务院公布为第一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1987年12月,长城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为世界文化遗产


(5)长城作为世界文化遗产被加以保护,有着怎样的历史和现实意义?
2023-12-25更新 | 93次组卷 | 2卷引用:上海市嘉定区2024届高三一模历史试题
3 . 丝绸之路

材料一   贸易的主要产品是丝绸。出了让游牧部落觉得它珍贵以外,丝绸在古代还扮演着诸多重要的角色。在汉朝……成匹的丝绸经常被用作货币,或作为军饷,或作为中亚佛教寺院惩罚僧人的罚金。丝绸作为一种奢侈品的同时,还成为一种国际货币。

——彼得·弗兰科潘《丝绸之路:一部全新的世界史》

材料二   塞里斯国(即中国)林中产丝、驰名宇内。丝生于树上,取出、湿之以水,理之成丝。后织成锦绣文绮,贩运至罗马。

——【古罗马】普林尼《自然史》

材料三   下图为敦煌莫高窟盛唐壁画“胡商遇盗”图,图中文字:“……有一商主,将诸商人,赀持重宝,经过险路。其中一人,作诗唱言,诸善男子,勿得恐怖,汝等应当一心称观音菩萨名号,是菩萨能以无畏,施于众生。汝等若称名者,于此冤贼当得解脱。众商人闻,俱发声言:南无观世音菩萨。称其名故,即得解脱”。(图为:敦煌莫高窟盛唐壁画“胡商遇盗”图)



(1)根据提示,将下列商路填入表格后相应的横线处。(填字母)
A草原丝绸之路     B西南丝绸之路     C丝绸之路     D海上丝绸之路

商路

途径地区

(1)_______

从关中平原入蜀至成都平原,沿横断山麓南下,跨越澜沧江、怒江,向西进入缅甸和印度,再通往中亚、西亚等地

(2)_______

从广州、泉州、明州等地出发,进入东南亚、南亚、西亚和东非地区

(3)_______

经由中国西北和中亚,连通亚欧大陆

(4)_______

从漠北草原或南西伯利亚西行,经由咸海、里海以北通往欧洲或小亚细亚
(2)根据材料一,概括丝绸在古代扮演的角色。
(3)以下不能从材料中得出的表层或深层信息是(     
A.古罗马和中国已有丝绸贸易B.丝绸之路为两国贸易创造有利条件
C.古罗马很了解中国盛产丝绸D.古罗马已熟知中国丝绸的制造工艺
(4)结合材料一、二和所学,分析汉朝贸易的主要产品是丝绸的原因。
(5)请说明材料三对研究古代丝绸之路的史料价值。
2023-12-09更新 | 31次组卷 | 1卷引用:上海市东华大学附属奉贤致远中学2024届高三上学期期中历史试题
4 . 乡土中国

费孝通在《乡土中国》中提出,“从基层上去看,中国社会是乡土性的”。

材料一:家谱中的“五服图”

注:“五服”制度是中国礼治中为死去的亲属服丧的制度。它规定,血缘关系亲疏不同的亲属间,服丧的服制不同,据此把亲属分为五等。后来,五服也指代五辈人,从高祖开始,高祖、曾祖、祖父、父、自己,五服之内为亲戚,出了五服则没有了亲缘关系。

(1)材料一反映了中国基层社会的哪些特点?

材料二:“徐州古丰县,有村曰朱陈。去县百余里,桑麻青氛氲。机杼声札札,牛驴走纭纭。女汲涧中水,男采山上薪。县远官事少,山深人俗淳。有财不行商,有丁不入军。家家守村业,头白不出门。”

——唐·白居易《朱陈村》

(2)诗中的描述反映了(     )(双选,填涂字母)
A.男耕女织的自然经济B.工商皆本的观念
C.商品经济的活动频繁D.安土重迁的思想

材料三:明朝王守仁任南赣巡抚时推行十家牌法,还依据圣训亲自制定了《南赣乡约》:“自今凡尔同约之民,皆宜孝尔父母,敬尔兄长,教训尔子孙,和顺尔乡里,死丧相助,患难相恤,……讲信修睦,务为良善之民,共成仁厚之俗。”这一措施成效显著,为很多地方的乡约组织沿用。

——摘编自黄熹《乡约的命运及其启示》

材料四:1930年前后,部分知识分子主张用改良主义方法解决中国农村问题,发起乡村建设运动,其中梁漱溟的影响较大。他主张将“中国固有精神和西洋文化的长处二者为具体事实的沟通调和”。……把社会的政治法律问题放在道德教育的范围之内,同时吸收西方团体组织的方式,形成社会新组织。到了1937年,梁漱溟领导的乡村建设运动最终失败了。

——摘编自梁漱溟《乡村建设理论》

(3)结合所学,分析材料三与材料四为何会产生不同的结果。

材料五:第一条 为了保障农村村民实行自治,由村民依法办理自己的事情,发展农村基层民主,维护村民的合法权益,促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第二条 村民委员会是村民自我管理、自我教育、自我服务的基层群众性自治组织,实行民主选举、民主决策、民主管理、民主监督。

村民委员会办理本村的公共事务和公益事业,调解民间纠纷,协助维护社会治安,向人民政府反映村民的意见、要求和提出建议。

村民委员会向村民会议、村民代表会议负责并报告工作。

——中华人民共和国村民委员会组织法(1998年第九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五次会议通过,根据2018年第十三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七次会议修订)

(4)根据以上材料及所学,如何看待中国的乡土社会?
2024-04-13更新 | 43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届上海市松江区高三下学期二模考试历史试题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为纪念英国舰队驶达澳大利亚200周年,澳大利亚于1988年发行了世界上第一枚以高分子聚合物取代纸张为基材的纪念钞(俗称“塑料钞”)。

纪念钞正面主图为英国舰队旗舰“Supply”号,背景为英国驻澳大利亚当地的第二任总督所绘风景画。纪念钞中间呈现了早期殖民官员、囚犯、淘金者、羊毛工人、中国工人、岛上原始居民、参加英布战争的士兵、二战水手、移民家庭、亚洲女工等人物。

纪念钞背面主图是身上绘有彩绘的澳大利亚土著青年,其背后是用于土著重要仪式的权杖以及聋蛇谷的古代原住民人形壁画与手印岩画。
(1)塑料钞诞生前,纸币是世界上除金属货币外最主要的货币。世界上最早的纸币诞生于(     
A.罗马帝国时期B.西欧中古时期C.中国秦代D.中国宋代
(2)从驶达澳大利亚的时间判断,“Supply”号的动力当是(     
A.风力B.风力和蒸汽力C.风力和电力D.风力和内燃机动力
(3)纪念钞正面若干人物中,属于1788年到达澳大利亚主体人群的是(     
A.囚犯B.淘金者C.殖民官员D.中国工人
(4)从纪念钞背面壁画图案可以管窥澳大利亚原住民的(     
A.农业生产情景B.渔猎采集形象C.原始艺术风格D.社会组织形式
(5)纪念钞正面图案传达了设计者意在体现英国殖民以来澳大利亚的(     )(五选三)
A.产业种类B.人口结构C.货币制度D.历史变迁E.政治制度
(6)纪念钞背面设计反映了设计者也关注澳大利亚土著居民(     )(双选)
A.悠久的历史B.众多的人口C.独特的文化D.文明的湮灭
(7)结合纪念钞的设计内容和所学知识,对纪念钞的设计作简要评价。
2024-04-01更新 | 57次组卷 | 3卷引用:上海市长宁区2024届高三下学期二模历史试题
6 . 思想巨擘
不同文明诞生了一系列思想巨擘,他们或思考治理国家的方式,或探究人与人的关系,随着时代的发展成为了人类宝贵的财富。
某校历史学社针对这一问题开展了主题探究。
活动准备:四位思想巨擘的图片

   

   

   

   

图一:孔子(画像)图二:苏格拉底(雕塑)图三:佛教创始人悉达多(壁画)图四:卢梭(油画)
(1)活动一:将上述思想巨擘所处的文明定位于下列地图中相应位置。

   

(2)活动二:同学们以老胶片形式呈现了人物所处时空环境的片段,依据设定的身份体验区域文明的多元性,完成填空。
你是孔子的学生,亲身体验了他①________的教育办学思想
你是②________城邦公民,亲见苏格拉底被投票判处死刑
你是悉达多门徒,见证了③________制度对首陀罗的压迫
你是卢梭的忠实读者,坚信④________运动思想必将实现
活动三:有同学关注到:20世纪,德国哲学家雅斯贝尔斯把公元前8﹣前3世纪称作“轴心时代”。
(3)以上四位思想巨擘,哪三位属于这一时代?(四选三)(     
A.孔子B.苏格拉底
C.悉达多D.卢梭
(4)“轴心时代”的这些思想巨擘,思考方向各异,思想内容各具特色,与他们所处的各自时空环境密不可分,请选择一位“轴心时代”的思想家,指出其代表的阶层、生存的时代背景及主要思想主张。
2023-09-16更新 | 33次组卷 | 2卷引用:上海市嘉定区封浜高级中学2022-2023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7 . 地图中的世界观念
从地图中可以管窥不同时代、不同文明对世界的认识。

图1 阿拉伯地理学家伊德里西的世界地图册(1154年)   

图2 明朝绘制的世界地图《大明混一图》
        (明洪武二十二年,1389年)

图3 德国地理学家马提勒斯绘制的世界地图
(1)图1和图2两幅地图对地理空间的认识有何异同?
(2)直接影响图3绘制的历史事件是(     
A.亚历山大远征B.郑和七下西洋
C.迪亚士绕过好望角D.哥伦布到达美洲


图4 利玛窦和李之藻在中国合作绘制刊印的世界地图《坤舆万国全图》
        (明万历年间,1584-1602年)
(3)促成图4出现的主要原因有(三选)(        
A.新航路开辟B.蒙古西征
C.启蒙运动D.明代解除海禁
E.早期西学东渐


图5 清朝绘制的世界地图《大清万年一统天下全图》
          (清嘉庆十六年,1811年)
(4)综合上述材料,结合所学知识,谈谈你如何看待明清时期中国人世界观念的变化。
2023-04-12更新 | 124次组卷 | 1卷引用:上海市崇明区2023届高三二模历史试题
8 . 一定程度上说,人类历史就是一部自身迁徙的历史。迁徙中的人们,在不同的时空背景下,在政治、经济和文化等层面的碰撞与交融中,留下了他们的印记。某校历史社团开展了关于“公元3-6世纪欧亚游牧部落大迁徙”的探究学习,从四个主题中寻求他们的印记。
主题一   时空的印记

(1)按时间先后,将上述四幅地图排序,正确的是(单选)(     
A.②③④①B.②③①④C.②④③①D.②①③④
(2)观察图片,将②③两幅地图的标题补充完整。
图②是_____________________形势图。图③是西晋末年少数民族分布与_______________示意图。
主题二:活动的印记

(3)图文所呈现的历史研究方法是__________
(4)嘎仙洞遗址发现对于我们研究历史的重要意义是(双选)(     
A.证明了嘎仙洞是鲜卑人的发源地B.可以明晰拓跋鲜卑部的迁徙路线
C.有助于研究鲜卑族早期历史文化D.为破解鲜卑人的文字提供了帮助

主题三:文化的印记

高祖孝文皇帝,讳宏,显祖献文皇帝之长子。母曰李夫人。皇兴元年八月戊申,生于平城紫宫,神光照于室内,天地氛氲,和气充塞。……三年夏六月辛未,立为皇太子。五年秋八月丙午,即皇帝位于太华前殿,大赦,改元延兴元年。……史臣曰:……(高祖)钦明稽古,协御天人,帝王制作,朝野轨度,斟酌用舍,焕乎其有文章,海内生民咸受耳目之赐。

——《魏书·高祖纪》


(5)根据主题三的材料,制作一张介绍主人公的人物卡片。
姓名:拓跋宏
民族:鲜卑                         父母:拓跋弘、李夫人
即位时间:_______________改元年号:延兴
谥号:_______________庙号:_______________
概括功绩:_______________,推动文教兴盛。
主题四:碰撞的印记

(6)公元3到6世纪的亚欧游牧民族大迁徙,使得一些国家灭亡,也让一批新的国家先后崛起。下列史实能论证此结论的是(单选)(     
A.赫梯帝国的灭亡B.贵霜帝国的建立
C.西罗马帝国灭亡D.蒙古帝国的建立
(7)有学者说:“游牧世界对农耕世界的冲击,为历史之发展为世界史带来了不少积极的影响。首先是两者之间扩大了通道,彼此都向对方学得自己所缺的某些技术。”这说明游牧民族的迁徙(双选)(     
A.体现了文明交流双向性特征B.拉开了世界整体化进程的序幕
C.改变了欧亚大陆的政治格局D.影响了欧亚大陆区域文化发展
2023-04-14更新 | 103次组卷 | 1卷引用:上海市金山区2023届高三二模历史试题
9 . 千年敦煌

文化遗产是全人类的共同财富。各民族在数千年历史进程中创造的文化财富,一直受到威胁。19世纪开始,一些国家通过立法进行文物保护。1972年联合国通过《保护世界文化和自然遗产公约》,1985年中国加入。第一批列入《世界遗产名录》的敦煌莫高窟成为世界文化遗产中“最璀璨的一颗明珠”。


(1)西汉时,敦煌是河西四郡之一,敦煌在下图中的位置是________

材料一:当时的敦煌……有匈奴、鲜卑、氐、羌、月氏人等,也有西域各族如伊吾、高昌、焉耆、龟兹、康居人,还有更远的粟特、罽宾、波斯等地来经商的人,也有往来天竺、西域的各地僧人和内地去西域或天竺学佛求经的僧人。

——窦侠父《敦煌史迹》

材料二:(莫高窟)早期洞窟……改造了印度的窟型,空间较小,构造简单,在崖壁上零零星星,并没有形成规模。一直到公元439年,北魏攻克北凉,凉州一带众多工匠由于战乱纷纷迁来敦煌。此后,洛阳也来了大批官宦、僧侣、工匠。正是这些徙居敦煌的人们在莫高窟进行了一次规模浩大的开凿,并给洞窟造型带来了新潮的中原审美风格。

——敦煌研究院《敦煌》

材料三:敦煌莫高窟壁画



(2)根据材料一、二、三及所学,从文化交流与传播的视角,归纳成就敦煌莫高窟璀璨文化的主要因素。

材料四:“敦煌遗书”的历史命运

1900年,道士王圆箓无意中发现莫高窟藏经洞,内藏4-11世纪50000多卷经本、画卷等古写本和印本,内容大多是佛教、道教经典,经史子集、诗词曲赋、通俗文学、图经、方志、医药、契约、账簿、户籍、信札等历史资料。这些经卷被称为“敦煌遗书”。

时间事件
1907英国探险家斯坦因以4个马蹄银(约200两银子)向王道士换取装有汉、藏写卷的箱子29箱。
1909法国人伯希和以500两银子换走大量经卷。后来日本大谷探险队、俄国探险队再次换走一批经卷。
清政府下令押送剩余的8000件经书进京,但大部分落入私人手中。
1910藏经洞文物运抵北京,收入正在兴建的京师图书馆。
20世纪三、四十年代1936年,一批爱国青年知识分子及艺术家自发前往敦煌莫高窟,修复与保护莫高窟壁画雕塑。1944年,国立敦煌艺术研究所正式成立,敦煌结束了长期以来缺乏有效管理的状态,但条件极为艰苦。
1949-1963在国家的支持下,19561963年先后两次对莫高窟进行全面抢救性修复保护。
1984敦煌文物研究所扩大为敦煌研究院。对石窟保护、美术研究、历史考古、敦煌遗书等项目分别设立研究院。
19871987年,敦煌莫高窟纳入《世界遗产名录》。“敦煌石窟研究国际学术研讨会”召开,世界各地敦煌学家汇聚敦煌。

——根据《解密敦煌》《敦煌》等书整理


(3)综合上述材料及所学知识,谈谈你对“千年敦煌”历史的认识。
2023-04-12更新 | 200次组卷 | 1卷引用:上海市嘉定区2023届高三二模历史试题
10 . 世界古代文明的特征
(1)将下列图片所示文明成果填入示意图中相应位置。(填写字母)。
朝代北京当时名称
幽州
南京幽都府
中都大兴府
①_____
②_____1368年,改名北平府,1403年改名京师(北京)顺天府
1_______2_______3_______4_______5_______6_______7_______
(2)古代文明成果可以帮助后人研究相关历史问题,如:利用图A、图D和图F可以研究古代建筑;利用图C、图____和图____可以研究________;利用图____和图____可以研究________
(3)综合上述材料,概括世界古代文明有哪些特征?
2023-01-17更新 | 169次组卷 | 1卷引用:上海市崇明中学2023届高三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