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文化交流与传播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4 道试题
1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近代中国出现的报刊的创办概况

报刊名称创办者栏目宗旨
《遐迩贯珍》英国传教 士麦都思论说、新闻、通讯、寓言、广告等。赢得中国人对外国人及西方文明尤其是英国的好感,并进行宗教渗透。
《申报》英商美查 及同伴新闻、评论、专刊、副刊、广告等。雅俗共赏、义利兼顾。
《中外纪闻》康有为上谕、外电、译报、各报选录、评论、时评等。开通风气,广联人才,为变法先声。
《国闻报》夏曾佑、严复等上谕、外电、论说、内外新闻等。通上下之情,通中外之故。
《时务报》黄遵宪、汪康年、梁启超等论说、谕折、京外近事、域外报译等。宣传变法维新,救亡图存。
《渝报》宋育仁等人辕门抄、上谕、奏折、论文、国内外新闻、译文、物价表等。广见闻,开风气。
《湘学报》唐才常、谭 嗣同等史学、掌故(时务)、舆论、算学、商学、交涉、各报近事节要等。倡新学,开民智、育人才、图富强。
《蜀报》蒲殿俊等人谕旨、论说、奏议、批评、纪事、文汇、译丛、附篇等。一以监督行政,促进宪政之成立;一以指导社会,鼓铸宪政之精神。
《新青年》陈独秀传播新知识,塑造新青年。

——据李礼《转向大众:晚清报人的兴起与转变》和姚琦《中国近代报刊业的发展与百年社会变迁》整理


(1)指出史料中反映的中国近代报刊发展变化的特点。
(2)报刊的发展带有明显的时代印记。 结合材料信息说明上述观点。
2024-03-15更新 | 55次组卷 | 1卷引用:山东省名校考试联盟2024届高三下学期开学考试历史试题
2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1642年,意大利传教士卫匡国到达中国。1643-1650年,他游历江南诸多地方,致力学习汉文华语,阅读中华典籍舆志,对中国历史文化极富造诣。1650年,他被罗马教廷任命为杭州地区耶稣会会长。

1653年,卫匡国作为天主教耶稣会中国副教省代理人前往罗马教廷为中国礼仪辩护,最后以他的见解获胜。罗马教廷事后颁布敕令称,中国教徒的敬天祭祖尊孔等礼仪只要无碍于天主教的传播均可照旧进行。

1655年,卫匡国用西式方法绘撰、编著的《中国新地图集》在欧洲出版。这是一部完整的中国地理著述。全书内有17幅地图,中国总图一幅,直隶、山西、陕西、山东、河南、四川、湘广、江西、江南、浙江、福建、贵州、云南各一幅,此外,含日本地图一幅。该书双面印刷,还有171面志文,19面目录,可以查明包括长城在内的中国各地城关的经纬度,均按照省份和城市大小排列。在具体内容上,该书不同于中国官私地理志书偏重政治建置的风格;更好地体现了欧洲地理学所主张的综合性学科的性质。《中国新地图集》成为当时欧洲了解中国地理的必读之书,引起欧洲地理学界的重视,一经出版便被译成多种欧洲文字版本,产生了极大的反响。

——摘编自杨雨蕾《〈中国新地图集〉和十七世纪欧洲的中国地理认知》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中国新地图集》出版的历史背景。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中国新地图集》的特点,并说明该地图出版的影响。
2024-03-11更新 | 114次组卷 | 2卷引用:四川省雅安市雅安中学等校联考2023-2024学年高三下学期开学考试文综试题-高中历史
3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瑞典的死亡率与人口情况图

材料二   2010年和2020年中国人户分离人口情况

   

——摘自王金营等《新时代中国人口发展:现状、特征、影响和挑战》

(1)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19世纪以来瑞典人口持续增长的主要原因。
(2)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新时代中国人口发展的显著特征并简析其成因。
(3)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归纳人口迁移对文化产生的共同影响。
4 . 1294年,统治波斯的凯嘉图汗在首都帖必力思效仿忽必烈印行带有汉文“钞”字的纸币,企图代替金属货币的流通。这可以用来说明(       
A.波斯帝国商品经济繁荣发展B.忽必烈强化了边疆治理
C.蒙古西征促进了印刷术西传D.宋元出现民族融合热潮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日本书纪》中记载,推古天皇十八年(公元610年)春三月,高丽王派上僧昙征、法定前往日本,昙征通晓儒学,而且能作纸、墨,兼造碾碹(石磨),盖造碾铠始于是时。

阿拉伯人塔明一本·巴赫尔在其821年成书的《回鹘旅行记》中曾引用阿拉伯作家法德尔的话说,近来穆斯林在一场战役(怛逻斯之战)中获胜,收获了大量俘虏,而这些战俘,其中一部分人正是此时在撒马尔罕工场劳作的人,他们可以制作优质纸张。

故宫博物院藏有一幅明代画家董其昌的作品——《关山雪霁图》,该画所用纸为朝鲜镜面笺,这种纸为皮纸,多用于印制书籍和佛经。

材料二   纵观人类的出版历史,从出版载体维度考察,由“硬质”到“软质”再到“虚拟”。经历了龟甲兽骨、陶器泥板、金石鼎碑、竹简木牍、莎草纸、贝叶、桦树皮等硬质出版载体后,人类又逐渐探索出了绢帛、兽皮、植物纤维纸及塑料布等软介质出版载体,而后又探索出了声、光、电、磁、芯片等虚拟和半虚拟出版载体和介质。纸的发明制造恰恰是人类从硬质出版载体全面转向软质出版载体的关键环节。造纸术传播的过程中,撒马尔罕纸曾与当地的芭芘纸、羊皮纸并存了一段时期,8世纪末,昂贵的羊皮纸也遭到了广泛排斥。开罗建立起北非的第一个造纸厂后不到百年,植物纤维纸取代了沿用千余年的莎草纸。换句话说,造纸术的传播过程,实际就是先进的植物纤维纸逐渐取代羊皮纸、莎草纸等其他相对落后的出版载体的过程。

——摘编自万安伦等《中国造纸术在“一带一路”上的传播节点、路径及逻辑探源》


(1)分析材料一中三则史料对于探究造纸术历史的史料价值。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围绕人类出版载体的变迁历史提炼一个论题,加以阐述。(要求:写明论题,史论结合,表述清晰)。
6 . 阅读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完成下列要求。

北魏墓葬文物图



参照人物服饰,按照时序排列上述三幅北魏墓葬文物图片,说明理由并阐述其史料价值。
7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地图上的世界文明



图1 早期的欧洲帝国(公元前336年—公元1453年)

图2 第一次世界大战前的领土疆域情况(1400—1912年)

——摘编自[英]艾玛·玛丽奥特著《世界文明5000年:一幅包罗万象的世界文明索引图》


(1)概括图10、图11的编绘者力图告诉我们些什么。
(2)如果让你绘制一幅二战结束后的世界文明发展的地图,说说你的设计并说明理由。
8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地图上的文明史

——张芝联等《世界历史地图集》

   

——(美)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

(1)概括指出图1、图2的编绘者力图告诉我们些什么。
(2)如果让你绘制一幅1850年前后人类文明发展的地图,说说你的设计并说明理由。
2022-06-22更新 | 6208次组卷 | 36卷引用:山东省菏泽市定陶区明德学校(山大附中实验学校)2024届高三上学期开学摸底考历史试题
9 . 中华文明多元并存,影响深远。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四家在争辩中相互吸收、渗透,发展了相互联结的一面。而这主要是由它们是同一族类的文化以及他们学说中都关注现实的社会人生问题所决定的……政治主张泾渭分明的儒法两家,却在主张中央集权的大一统和等级制问题上不谋而合。在人生理想和处世态度方面,儒、墨、法各执一端,却又都主张积极进取,有所作为。

——摘编自李宗桂著《中国文化导论》

材料二   《诸子百家关系图》


——摘自[美]菲利普·费尔南德兹-阿迈斯托《世界:一部历史》


(1)上述材料体现了战国时期思想文化领域的什么特征?结合上述材料和所学知识,概括呈现上述特征的原因。

材料三   作为思想启蒙的五四新文化运动,批判的是中国传统文化中为封建统治者服务且有碍于社会发展的成分,批判的矛头直指以封建统治者意识形态出现的儒家学说。但必须注意,这种批判是在民族危亡时进行的,它不是纯学理意义上的一般学术批判,而是以文化为切入点,以实现民众启蒙、民族独立和国家解放为目的社会运动。这就决定了这种批判不可避免地带有强烈的偏激色彩和以偏概全的倾向,但这种倾向恰恰是五四知识分子“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政治责任感和自觉担当意识。

——沈永刚《论五四新文化运动对中国传统文化的批判和传承》


(2)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新文化运动对传统文化的批判反映了怎样的时代需求?由此说明应如何正确评价新文化运动。

材料四   伴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初步确立,20世纪90年代中期迎来了第一波“国学热”。社会转型需要一种与革命时代不同的意识形态,由此促进的文化转型,构成了现代文化景观的大背景。踏入21世纪以来,全方位的国学热四面兴起并持续升温,其中媒体的参与固然起了很大作用,而来自民间的对传统文化的热情和需求扮演了主要的推动力量。目前的国学热兴起的原因,在于中国现代化进程快速和成功的发展,及其所引致的国民文化心理的改变。

——摘编自陈来《中华文明的核心价值:国学流变与传统价值观》


(3)根据材料四,指出90年代“国学热”出现的经济背景。综合以上材料,谈谈你对中华传统文化的认识。
2021-09-24更新 | 301次组卷 | 1卷引用:天津市天津中学2021届高三下学期开学考试历史试题
10 . 如图为西汉至元朝我国西部地区(含川陕地区)人口占全国人口比重(%)图,对此图解读不正确的是
A.两次人口增长高峰都处在封建王朝的持续统一时期B.第一次人口下降与战乱有关
C.两次人口增长高峰都与政治中心所在地有关D.第二次人口下降推动了经济中心的南移
2020-08-20更新 | 363次组卷 | 2卷引用:黑龙江省绥化市哈师大青冈实验中学2020届高三上学期开学考试历史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