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文化交流与传播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7 道试题
1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博大精深。夏商时期,人们相信上天和鬼神。商朝人每遇事必祭天地、祖先。周公提出敬天保民的思想并制礼作乐,建立了以人为中心的礼乐制度。周朝统治者主张明德”“敬德。《周易》中写道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老子提出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荀子提出天行有常,不为尧存,不为桀亡”“制天命而用之的思想。孔子提倡”“为政以德。孟子提出仁政”“贤者举而上之,富而贵之,以为官长”“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尊贤使能,俊杰在位等思想主张。而对于和的主张,西周太史伯说和实生物,同则不继,孔孟视和为人性中应有的美德,提出了和为贵”“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等思想。

——摘编自普通高中教科书《历史选择性必修3

(1)依据材料一和所学知识,指出材料一中蕴含了哪些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内涵?中华先进传统文化又有哪些特点?

材料二   科学对待文化传统。不忘历史才能开辟未来,善于继承才能善于创新。优秀传统文化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传承和发展的根本,如果丢掉了,就割断了精神命脉。我,们要善于把弘扬优秀传统文化和发展现实文化有机统一起来,紧密结合起来,在继承中发展,在发展中继承。

——习近平《在纪念孔子诞辰2565周年国际学术研讨会上的讲话》

(2)依据材料二和所学知识,谈一谈我们今天应该如何对待中国传统文化?

材料三   纽约市是联合国所在地。联合国总部就建在曼哈顿岛中部。但纽约市即使没有联合国总部,也是一个世界的缩影。这个市里的移民来自世界各地,本身就已经是一个联合国了。联合国将总部设在这里真是选对了地方,世界上没有一个城市能像纽约这样种族多元化。但在这里你更感觉到美国像一盘大色拉,西红柿还是西红柿,土豆还是土豆。这里,中国人在中国城里用筷子吃饭,而黑人深夜在哈林区里闲逛,法国人则聚集在曼哈顿的中上城。

——摘编自新华网《剖析美国移民文化》

(3)依据材料三和所学知识,说明“感觉美国像一盘大色拉"的理由?
2021-05-14更新 | 264次组卷 | 5卷引用:天津市部分区2020-2021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2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中国是一个有着悠久历史的文明古国,它不但拥有辽阔的中原腹地,而且拥有广袤的陆疆和海疆。在中国历史的演进中,就是极富中国特色的边疆治理。边疆治理不仅直接影响一朝一代的兴衰存亡,而且对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形成和发展有着重大影响。边疆治理的基本任务是守住一条线(边界线)(边疆地区)。实际上包含着物与人两个要素。边疆治理内涵十分丰富,包括边疆地区行政体制、中央和地方的管理机构与运作机制、民族政策、教育政策、经济开发和社会整体发展、周边外交等。

﹣﹣摘编自马大正《不断深化中国古代边疆治理研究》

材料二:美国的边疆治理主要是指对西部的开发与治理。始于独立战争胜利后不久,至今已有200余年。美国西部地广人稀,政府通过颁布一系列的土地法案,注重吸引人才和科技,推动了西部经济迅速发展。在治理边疆过程中,许多条文扩展了美国民主的范围和程度。美国西部居民以土著印第安人为主,后来移民集团(主要指非洲、欧洲移民),矛盾激化,美国政府推行“熔炉”政策,迫使印第安人被同化。随着西部的开发,以实用主义和个人主义为核心的“西部精神”逐渐形成,而且对世界政治、经济、外交格局的形成,都产生了深刻的影响。

﹣﹣摘编自张健《美国边疆治理的政策体系及其借鉴意义》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中国古代边疆治理的特点。
(2)根据材料二,概括近代美国边疆治理的内容,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近代美国边疆治理的影响。
(3)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谈谈你对中美边疆治理的认识。
2023-09-17更新 | 57次组卷 | 1卷引用:贵州省2021届高三3月联考历史试题
3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下图为17世纪中期到20世纪中期全球人口迁徙状况图


——坎迪斯·古切尔《全球文明史》


(1)根据图示和所学知识,分析17世纪中期到20世纪中期全球人口迁徙的特点。
(2)美国学者托马斯·索维尔在《美国种族简史》中认为,美洲被誉为民族的“大熔炉”和“大拼盘”,请结合具体史实谈谈你对这一观点的理解?
4 . 语言和文字是交流的媒介,也是文明传承的纽带。古代世界各国、各民族的文字都具有独特性,构成了世界文明的多样性和丰富性。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部分古代文字分布示意图



部分汉字演变示意图



(1)上述古文字透露了中国古代文明的哪些信息?
(2)这些古文字有的流传至今,有的消失了。任选一种文字,查找资料,探究其流传或消失的原因。
(3)有人说,文字是一个民族最深沉的记忆。结合汉字历史,简要谈谈你对上述观点的理解。
2021-11-30更新 | 136次组卷 | 1卷引用:《中外历史纲要下册》地图册-专题探究1古代文字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移民社会面临着文化认同问题。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国会中关于排华法案(美国《1882年排华法案》)的辩论起初集中于对中国人口的恐惧上。俄勒冈州参议员拉法叶格佛说:“她(中国)的人民会如蝗虫一样蜂拥而至。”就当时的在美华人人口而言,心理意义上的人口威胁要远大于实际上的。因为1876年的调查报告明确指出,在美华人人口仅有10.5万人,而且他们中的绝大多数是成年男性劳动力,并没有耗费美国的教育、医疗等公共资源。调查报告中大多数证人都使用了“勤劳”“安静”“可靠”这些词语来形容他们所接触过的华工。国会辩论中也提到了中国移民不愿同化的问题。俄亥俄州众议员伊兹拉泰勒认为:“中国人已经受到了严重的歧视,美国的法律规定只有白人和本土出生黑人的后裔能够成为美国公民,如果说中国人不可同化,那是因为他们从来就没有被给予这样的权利。他们在加州的遭遇能够让他们接受被同化吗?

——摘编自曹雨《美国(1882年排华法案》的立法过程分析


(1)假如你是1882年美国国会中的一名议员,面对排华法案,你是投赞成票还是反对票?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赞成或反对的理由。
(2)结合材料谈谈你对文化认同问题的正确认识。
6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195311月,政务院通过了《关于实行粮食计划收购和计划供应的命令》,决定∶"生产粮食的农民应该按照国家规定的收购粮种、收购价格和计划收购的分配数量将余粮售给国家,农民在缴纳公粮和计划收购以外的余粮,可以自由存储和自由使用。""在墙市对机关、团体、学校、企业等的人员,可通过其组织进行供应;对一般市民,可发购粮证.凭证购买或暂凭户口簿购买,"1957年前后,农民入城风气达到高潮。当时正值农业集体化运动的关键时期,阻止农民流入城市成为全国上下非常重要的工作。1957年年底,中共中央、国务院联合发出《关于制止农村人口盲目外流的指示》,严厉要求各地采取有效措施来制止农村人口盲目外流。不久,国家就出台了《户口登记条例》,严格限制农村户口人员迁往城市。

有资料显示,"到1992年上半年,全国几乎每一个省份都出现了交钱办理城镇户口现象。据公安部对全国17个省区950个市(县)的不完全统计,共办理收费'农转非'户口248万人,每个户口收费从2千元到4万元不等"。进入21世纪之后,一些省区借助城镇化的东风,开始不断推出户口迁移新政策,这些户籍新政的普遍特点是放宽农村人口向城市迁移。

——赵文远《现代中国户口迁移制度变迁的经济因素》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别简述新中国初期和新时期中国户口迁移制度变迁的原因。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谈谈你对现代中国户口迁移制度变迁的认识。
7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春秋时期,随着社会结构的变化与社会制度的调整,礼崩乐坏成为富有时代特征的显性 文化。此前累世传承的国家宗教祭祀系统以及神学体系,随着人文精神的兴起而被逐渐破 坏。成国中晚期的秦国诸君多表现出尚法重刑的执政趋向,宗教意识则相对淡漠,国家宗教 系统与神学体系的发展亦显缓慢而迟滞。秦始皇承数世余烈,开创旷古之业,更把此种风气 推于极致。在秦帝国神权系统的建构过程中,秦始皇孜孜不倦地追求长生之术。其实是欲 以个人神权取代此前的公众神学系统,这无疑进一步加剧了国家宗教系统与神学体系的紊 乱与崩溃。

——摘编自袁宝龙《秦汉时期国家宗教与神学体系的整合与建构》

材料二   在汉承秦制的时代视野,下,汉代政治文化体系的探索与建构在很大程度上继承了秦人 既有的文化遗产。直至汉武帝时,始承汉初以来丰硕的文化遗产.革易旧制,锐意创新.国家 宗教与神学体系的建构,遂得达于大成。汉武帝的神权改造与统一表现出鲜明的去秦朝 特征,去除战国秦代的区域性倾向,完成了对全国山川神祇的整合,堪称一场意义重大的 文化大变革。汉代国家宗教与神学系统的整合与统一,对于汉代帝国政治文化体系的建构 具有重要意义。汉武帝通过对这一重要文化资源的整理改造,进一步提升了西汉帝国的凝 聚力,对汉民族的形成、帝制时代政治文明的演变发展皆产生了不容忽视的重要意义。

——摘编自蒲慕州《追寻一己之福——中国古代的信仰世界〉〉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秦朝国家宗教系统与神学体系的紊乱与崩溃的原因。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汉代国家信仰文化体系发展特点和历史影响。
(3)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谈谈你对中国古代信仰文化体系的理解。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