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内涵与特点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5 道试题
1 . 镇脊神兽(见下图),是中国宫殿式建筑的构件之一。神兽有祈福吉祥、装饰美观和保护建筑的三重功能。明清两代规定,神兽必须为奇数,最多九个,根据建筑等级增减。明清的镇脊神兽主要彰显了(       

A.注重实用的建筑理念B.地域文化习俗的差异
C.市民阶层的审美取向D.中国传统文化的影响
2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同时又有其丰富的思想内涵。

政之所兴,在顺民心;政之所废,在逆民心。民恶忧劳,我佚乐之;民恶贫贱,我富贵之;民恶危坠,我存安之;民恶灭绝,我生育之。

                           ——《管子·牧民》

“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             

——老子

“天行有常,不为尧存,不为桀亡”“制天命而用之”。             

——荀子

“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             

——张载

“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文天祥

“道之以政,齐之以刑,民免而无耻,道之以德,齐之以礼,有耻且格”。       

——孔子

“贤者举而上之,富而贵之,以为官长”。             

——墨子

“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             

——孟子

“和为贵”“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             

——孔子

材料二   明清之际,《崇祯历书》的编篆和应用,《几何原本》的引进,以及全国大地图的测绘等标志性成果,开启了天文学、数学和地图测绘学等学科向近代科学的转变。尤其是西学重实验、重应用、重理性思维的特点,给中国知识界以深刻的启迪,开始了向经世致用思想方法的转变。而西方先进科学文化的传入,使中国知识界产生极大的震动,中国并非是世界的中心,在中国之外,世界上还存在许多国家;同时,也并非只有中华文化高明,西方科学文化也有不少地方值得中国学习。

——摘编自林延清《试论明清之际中西文化交流的分期、特点和历史作用》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内涵,并说明中华文明对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重要贡献。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明清之际中西文化交流对中国社会发展产生的影响。
2023-03-16更新 | 96次组卷 | 1卷引用:河北省邢台市卓越联盟2022-2023学年高二下学期第一次月考历史试题
3 . 周人的青铜器一改商人青铜器恐怖、森严的艺术图案和纹饰,一些活泼可爱写实的动物形象出现在青铜器上,使得青铜器“鬼气”变淡。此外,周人的青铜器重心偏低,形体向低矮方向发展,给人一种雄伟、庄重的感觉(如图1图2)。商周青铜器风格的变化反映出,当时(       
   
A.审美观念的萌发B.人文意识的发展
C.冶铁技术的进步D.礼乐制度的瓦解
4 . “长太息以掩涕兮,哀民生之多艰”;“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一片丹心图报国,两行清泪为思亲”;“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福祸遥趋之”。这些诗句表明中华民族历来具有(       
A.艰苦奋斗的意志B.勤劳勇敢的精神
C.厚德载物的追求D.家国情怀的倡导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2022年春晚舞蹈《只此青绿》与北京2022年冬奥会中国冰舞选手服装设计的创意均出自北宋名画《千里江山图》,取其“可行可望、可游、可居的太平江山”画意。这表明
A.传统文化有很强的包容性B.中华文化不断传承与创新
C.国家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D.以天下为己任的家国情怀
2022-04-10更新 | 2287次组卷 | 43卷引用:河北省石家庄市辛集市育才中学2022-2023学年高二6月月考历史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