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内涵与特点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3 道试题
1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5000多年的历史长河中,中华民族创造了博大精深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春秋战国时期,面对礼崩乐坏的局面,孔子对西周礼乐文明进行多方面阐述,形成了儒家文化的思想核心。到战国时期,一大批思想家著书立说,提出自己的看法和主张,“百家争鸣”局面出现。这一时期思想文化大放异彩,成为后世思想文化的源头。

——摘编自张岂之《中国思想史》上卷等


(1)根据材料一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春秋战国时期儒家思想的文化内涵,并分析这些主张产生的时代背景。

材料二   在数千年的历史进程中,中华文化形成了独特的品格。各民族共同创造的中华文化,博大精深,领域广阔。两汉之际,来自印度的佛教传入中国,经魏晋南北朝到宋明的融合,以儒家学说为核心兼容佛教和道教的宋明理学形成。中国建塔艺术源于佛教,又融入了中国传统建筑特色,创造出具有中国特色的佛教建筑。中华文化还是世界上唯一一个绵延不绝,传承至今的文化,具有强大的生命力。

——摘编自选择性必修三《文化交流与传播》


(2)根据材料二,概括中国文化的历史特点及价值。

材料三   公元前4世纪一公元3世纪,汉字传入朝鲜半岛、日本列岛和东南亚地区

3——5世纪,儒学在东南亚地区传播

7世纪,日本大化改新以唐朝为蓝本

8世纪,中国的造纸术传入中亚、西亚和欧洲

15世纪,郑和下西洋

16世纪到18世纪,欧洲出现“中国热”

——摘编自白寿彝《中国通史》等


(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中华文化的世界影响。
2021-07-07更新 | 183次组卷 | 1卷引用:四川省自贡市2020-2021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2 . 明清时期,“善书”在民间广为流行,这类书籍多由士绅编撰,内容侧重倡导忠孝友悌、济急救危、受辱不怨,戒饬攻诘宗亲、凌逼孤寡等,以奉劝世人“诸恶莫作,众善奉行”。“善书”的流行
A.确立了理学思想的主导地位B.强化了社会主流的价值观
C.阻碍了官方意识形态的推广D.冲击了儒家经典的神圣性
2021-06-08更新 | 17807次组卷 | 137卷引用:四川省眉山市仁寿第一中学北校区2020-2021学年高二6月月考历史试题
3 . 周学熙的华新纱厂以“互助合作”的“华新精神”立厂,郭乐、郭泉的永安集团践行“同号相连,同舟共济”的“永安精神”。蔡声白的美亚织绸厂始终坚持“和衷共济”的“美亚精神”。这些近代企业塑造的精神
A.富有浓厚的民族特色B.消除了企业间壁垒
C.凸显强烈的国家意识D.提高了企业的地位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