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内涵与特点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4 道试题
1 . 明清时期,家训文化异常繁荣,甚至商贾之家都有家训。明太祖颁布《教民六谕》作为家训的指导原则;清朝稍加修改,要求乡约每月宣讲。造成这一现象的主要原因是
A.程朱理学影响广泛B.传统信仰趋于崩溃
C.西方文化传入冲击D.宗法制度逐渐强化
2 . 明清时期,“善书”在民间广为流行,这类书籍多由士绅编撰,内容侧重倡导忠孝友悌、济急救危、受辱不怨,戒饬攻诘宗亲、凌逼孤寡等,以奉劝世人“诸恶莫作,众善奉行”。“善书”的流行
A.确立了理学思想的主导地位B.强化了社会主流的价值观
C.阻碍了官方意识形态的推广D.冲击了儒家经典的神圣性
2021-06-08更新 | 17807次组卷 | 137卷引用:陕西省咸阳市武功县普集高中2022届高三上学期第四次月考历史试题
3 . 古代中国,帝王纪年是中国历史文化传统的一大特色;19世纪末康有为等大力提倡孔子纪年;20世纪初章太炎等推出黄帝纪年,为革命党人普遍接受和湖北军政府采用;孙中山就任临时大总统后,改黄帝纪年为民国纪年。纪年的演变
A.反映了天文历法的进步B.有浓厚的中体西用色彩
C.被赋予了政治文化功能D.适应了思想解放的需要
4 . 周学熙的华新纱厂以“互助合作”的“华新精神”立厂,郭乐、郭泉的永安集团践行“同号相连,同舟共济”的“永安精神”。蔡声白的美亚织绸厂始终坚持“和衷共济”的“美亚精神”。这些近代企业塑造的精神
A.富有浓厚的民族特色B.消除了企业间壁垒
C.凸显强烈的国家意识D.提高了企业的地位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