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近代殖民活动和人口的跨地域转移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2 道试题
1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1831年,英国政府规定,经政府批准的移澳者可领取一定的路费和其他补助。他们抵澳后,殖民当局还给予土地、农具和牲畜,并无偿提供流放犯人劳动力。“从1831年至1850年,根据政府安排和津贴计划,来到澳大利亚各殖民地的移民在二十万人以上。”这一年,英国实行了土地出售制,缴纳一定金额可以购买澳洲土地。从此,把母国的资本主义生产关系和经济体制逐步移植进来。1839年,英国政府废除了向新南威尔士流放罪犯的制度,而后相继废除了其它地区的流放制。1851年,英国掀起了新一轮移民澳洲的高潮,淘金热下,仅仅两年内的自由移民的人数就超过了过去70年流放犯人数的总和,非土著人口增加了两倍。

——摘编自沈永兴张秋生高国荣《澳大利亚》

材料二   近代以来至20世纪初,绝大部分华工以契约制出国,即以出国后的工资为抵押,换取出洋费用,时称“契约华工”。其国内推力,来自乾嘉以来中国人口激增产生大量剩余劳动力和朝廷被迫允许华工出洋。到20世纪前期,约有200万华工被送往东南亚,主要集中在印度尼西亚和马来亚的种植园和以锡矿为主的矿场。19世纪70年代以后,东南亚的烟草、可可、蔗糖、肉豆蔻、橡胶、波萝等种植园正处于大发展过程中,也需要大量劳动力。从18881908年,仅从汕头运往苏门答腊的烟草种植园的华工就达13万人。

——摘编自庄国土《论中国人移民东南亚的四次大潮》


(1)根据材料一,概括19世纪英国向澳大利亚移民情况的变化,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其成因。
(2)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与19世纪英国人移民澳大利亚相比,晚清时期华人移民东南亚的不同点,并分析这一时期华人移民东南亚的影响。
2024-04-01更新 | 143次组卷 | 1卷引用:河南省创新联盟TOP二十名校2024届高三下学期二模历史试题
2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清政府对华工出洋的态度

材料一   福建龙溪县人陈怡老于1736年前往噶喇巴(今雅加达)贸易,娶当地番妇为妻,并生有子女,深得当地华民爱戴。1749年,搭前往南洋贸易商人谢冬发船归国,行至厦门,被查获。皇帝获悉后指示“此等匪民,私往番邦,即干禁例,况潜住多年,或恐吓番夷,或泄漏内地情形,别滋事衅,均未可知”,并令福建巡抚彻底查清,从严处置。1750年,清政府将陈恰老照“交结外国,互相买卖,借贷、框骗财物,引惹边衅”例,发边远充军,番妻、子女金遣,银货统追入官,谢冬发照例枷杖,凡船只入官。

——摘编自黄小用《晚清华侨政策研究》

材料二   1864年中国与西班牙签订《和好贸易条约》,其中条约第十款:“凡有华民情甘出口在日斯巴尼亚所属各处承工,俱准与日斯巴尼亚国民人立约为凭,无论单身或愿携带家属,一并由通商各口前往。该处官员与日斯巴尼亚国官员查照各口地方情形,会定章程,为保全此项华工之意,但不得收留中国逃人及另有拐卖不法情事”。

——摘编自芮红磊《湘籍官员对晚清中国出洋劳工政策的影响》

材料三   19世纪末期被非法贩卖至秘鲁、古巴乃至整个拉丁美洲的华工从事着劳动强度巨大的鸟粪开采、甘蔗种植等工作,成为当地社会无法替代的一部分。然而这些背井离乡的华工在当地遭受到了非人的待遇。居住条件极差,监工动辄横加体罚,缺乏最基本的生存保障。清政府在了解到这一情况之后,分别同秘鲁和古巴的西班牙殖民当局签订了旨在禁止中国人非法出洋、保护华工合法权益的《中秘查办华工专条》与《会订古巴华工条款》。之后,清政府在秘鲁和古巴设立领事机构、派遣领事官员,以监督当地涉及华工之事宜。

——摘编自李伟明《拉丁美洲华工研究——以秘鲁与古巴华工案为中心的考察》

(1)依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清政府对于华工出洋及海外华工态度的变化,并分析其原因。
(2)依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述近代华工出洋所产生的历史影响。
2023-04-28更新 | 56次组卷 | 3卷引用:河南省许昌市禹州市高级中学2022-2023学年高二5月月考历史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