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近代殖民活动和人口的跨地域转移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14 道试题
1 . [近代国际移民]

材料一   鸦片战争以来,越来越多的中国人从中国的南部和东部出发,出国谋生。到19世纪70年代,6.3万中国人来到美国,其中多数人生活在“金山”一加利福尼亚。 这些早期出国者大多是契约华工或称苦力、“猪仔”。他们名义上是受雇到海外与外国资本家或华人工头订立契约来做工的,实际上大多数华工是被人用欺骗、诱拐、绑架的手段运往海外的,他们从事最繁重的工作并无人身自由。当时美国人克拉克的调查报告中说白种人不愿做的活就强迫华工去做。华人劳工不仅仅在美国西进运动的采矿业中付出了劳动,更为著名的是他们在修筑横贯美国东西铁路中洒下的血与汗。他们不论严寒酷暑,一直工作在高山峡谷、人迹罕至之地,很多人因劳累身亡。据老华侨说,华工前后参加筑路的有四五万人,因筑路而牺牲的不下万人。

——摘编自张晓路《西进路上的血泪与荣光》

材料二   19世纪60-80年代,随着相当数量域外移民的进入和租界的建立,上海人有了更多的机会接触域外的物质文明、风俗礼仪和精神文化,对域外文化的兴趣日益增长,态度开始发生巨大的变化。英语开始被视为了解西方文明的钥匙。官方同文馆和广方言馆的建立,都透露出官方对外语教学的重视。而随着中外交往的扩大和贸易的发展,翻译中介人员的需求也大大扩展,掌握外语的人可以充任买办,得到更多的就业机会和更高的工资,这也推动了上海的英语学习热潮兴起。

——摘编自刘叶华《浅议洋泾浜英语在近代上海的使用状况》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鸦片战争后华工大量移民美国西部的原因。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评价近代域外移民在上海的活动。
2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19世纪50年代末到60年代初,沙皇俄国利用中国东北边疆地区人口稀少、存在大量真空地带的机会,采用先实施武装移民、强行占领,后逼迫签订不平等条约,使既成事实在法律上“合法化”的手段,鲸吞中国东北边疆大片领土。在部分开明官员的倡议下,清政府开始反思其边疆政策,在东北地区实施移民实边政策。甲午中日战后,日本逐渐控制朝鲜,于是利用中朝边界问题大做文章,企图以邻为壑,视比其自身国土广阔数倍的中国东北地区为最佳殖民地区,庚子之变以后,在东北边患日益加剧的同时,全中国也面临被帝国主义瓜分的严峻形势,清政府被迫发起新政运动,“清政府实施移民实边政策的最高潮,也是推行新政的重要历史时期,因而把移民实边政策作为一项主要的边疆政策纳入新政的轨道是理所当然的”。

——摘编自高强《清末东北移民实边政策述论》

材料二   咸丰年间,山东人应募开发漠河金矿,在他们的辛勤劳作下,漠河很快就成为繁华的边境城镇。同治初年,许多山东破产农民“闯关东”谋生,有“木把头”招雇他们入林伐木,这是中国资本主义伐木业的雏形,采伐逐渐扩展到松花江和大、小兴安岭。交通运输业中从事艰苦创业劳动的,大多也是吃苦耐劳的山东人。山东移民的大量迁入,传播了先进的农业生产技术和工具,还带来了农作物的新品种,摆脱了当地单一的游牧经济,很多少数民族也开始出现“屯居者渐习汉语”。同时,山东等关内移民也改变了少数民族的风俗信仰、服装以及饮食习惯。清末东三省逐渐成为日俄帝国主义的角逐之地,其他一些帝国主义国家也妄图对我国东北进行侵略。但是鲁人等汉移民的到来,促进了黑龙江一批新的城镇村落的兴起,一改过去千里荒芜的旧貌,遏制了沙俄侵略势力的扩张。

——摘编自张光宇《清代山东移民黑龙江述论》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清政府实施移民实边政策的原因。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清政府实施移民实边政策的作用。
3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以理学为旗帜的新儒学的理性精神,在11世纪中叶到12世纪中叶的北宋时期,将中国传统科学技术达到顶峰。布衣毕升发明的胶泥活字开启了活字印刷时代的先河,军事著作家曾公亮和丁度主编的《武经总要》记载了火药配方和水罗盘指南鱼的制造方法。数学家贾宪在其《黄帝九章算经细草》中所创造的开方作法本原和增乘开方法,600年后才有法国数学家帕斯卡达到同一水平。天文学家苏颂在其《新仪象法要》中,描述了他与韩公廉等人合作创建的水运仪象台,其中有十几项属世界首创的机械技术,包括领先世界800年的擒纵器。建筑学家李诫著《营造法式》(全面而准确地反映了当时中国建筑业的科学技术水平和管理经验,以其权威性作为建筑法规指导中国营造活动千年左右。

——摘编自董光璧《中国科学传统及其世界意义》

材料二   17、18世纪是西方社会从中世纪向近代转变的实质性时期,它以本身的科学成功影响并成就了这一实质性的转变。自然科学给这个时期的文化打上了深深的烙印,科学孕育的理性思维及其原则在哲学、宗教、文学艺术乃至政治经济社会领域都引起了新的变革。1718世纪推动社会发展的动力并非仅仅归结为科学技术,而是科学精神。科学在改观旧世界面貌的同时,也紧紧依持当下的社会史境。尤其是科学与宗教,它并不是与社会结构和社会价值无关的,在17世纪它只是一种基于神学的根据而进行的分化,而对神学的摆脱则可能标明科学已经取得了同科学的女王(神学)的分离。17世纪历史的中心点乃是科学精神的旭日东升,它以鲜艳的理性的光辉照耀着将临的未来。

——摘编自赵立坤《论17世纪科学革命的理性思潮》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北宋时期我国传统科技达到顶峰的历史条件。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17、18世纪西方向近代转变的表现,并分析这转变对当时世界产生的影响。
4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1720世纪初美国外来移民统计

时期

数量

来源地

职业

1607~1776

100

英格兰

贫苦农民及手工业者

1820~1860

500

主要源自西欧与北欧,尤其是德意志和爱尔兰,东欧、南欧移民开始出现

农民、工人

1861~1880

500

主要源自西欧与北欧,东、南欧移民逐渐增多

农民、工人

1881~1920

2350

东欧、南欧及东南欧移民数量大大超过西欧、北欧,成为主要移民来源地

农民、工人

——摘编自梁茂信《18601920年外来移民对美国城市化的影响》

材料二   19世纪的欧洲,经济危机与革命交替,大量人口失业。19世纪40年代,爱尔兰遭遇严重饥荒,大量人口不得不远渡海外谋生。南北战争后,美国经济发展迅速,劳动力缺口巨大。1864年,美国国会通过了《鼓励外来移民法》,许多企业远赴欧洲招聘,并为移民提供路费。18601920年,美国东北部的城市化率从35.7%跃升至75.5%,城市人口中有一半是外来移民。此外,还有大量外来移民进入美国西部,开垦了大片土地。而西部铁路的修筑则在相当程度上依赖华工。来自不同地区的移民带来不同的文化与风俗,融合成美利坚文化。移民们筚路蓝缕、以启山林的经历也造就了美国的民族性格。

——摘编自丁则民《外来移民在美国历史发展中的作用》

(1)根据材料一,概括17—20世纪初美国外来移民的特点。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19世纪至20世纪初美国出现外来移民潮的原因,并分析外来移民对美国社会的影响。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19世纪5060年代英国移民数量是1718世纪移民数量的总和。1811年英国总人口是1197万,1931年是4479万。据统计从18151930年,有1140多万人从英国移出。这些移民主要迁往美国、加拿大、澳大利亚等地方,其中大部分去了美国。19世纪上半叶殖民署为移民提供资金、信息,组织他们向外迁移。19世纪后半叶官方的资助仍在进行,但非官方机构表现得更为积极,包括各地工会组织、慈善机构等等。工会资助的移民大部分去了美国,他们大多有一技之长。英国移民的迁入一定程度上改变了这些地区的人口和民族构成,对这些地区日后的发展产生了深远影响。

——整编自镡娴娴《19世纪英国人口对外迁移问题探析》

材料二   下南洋最早可以追溯到两千年前的汉代,一直到明清时期才越走越宽,呈现大规模的迁徙潮。从汉朝到明清时期,每当新老政权交替之时,不堪战乱的百姓与没落的权贵的一部分会移居海外。“闽广人稠地狭,田园不足于耕,望海谋生”,因此凭借着地缘上的毗邻关系,东南亚成为中国移民特别是闽广移民的迁徙地和避难所。有资料记载,鸦片战争之前下南洋经商谋生的华人就已有150万人之多。鸦片战争之后,清政府被迫接受纷至沓来的不平等条约,此时殖民统治下的南洋,正处于加速开发过程中,对劳动力的需求量非常大,因此出现了马来西亚联邦给予移民足够的免费土地等优惠措施以吸引华工的现象。“下南洋”的华人与华侨或工或商,胼手胝足,打下了华人的一片天地。

——摘编自高荣伟《下南洋:历史上持续时间最长的一次人口大迁徙》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19世纪英国人口外迁的特点,并分析推动这一现象出现的原因。
(2)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试比较中国近代华人“下南洋”与19世纪英国人口外迁的不同点,并分析下南洋现象的影响。
6 . 阅读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明朝的疆域范围在历代统一王朝国家中不算广阔,但其采取的移民实边、兴办学堂、开设科举等积极的边疆治理举措,取得了较大成功。就移民实边来说,据历史记载,移民云南的便有二三十万卫所军人,连同家眷约有八九十万人,约占当时云南人口总数的1/4,驻守贵州的军人及其家眷约有六十余万人,明初驻守广西的军人及其家眷也不少。明清时期,中央政府派遣大亚的驻军到边疆就地屯垦屯耕。战时拿起刀枪御敌,平时举起锄头种粮,不仅筑起了一道边防防线,也使曾经的不毛之地留下了万顷良田。

——摘编自方铁《论元明清三朝的边疆治理制度》

材料二   19世纪中期,美国人视开疆拓土为上帝赋予的使命,不断向西扩张,把陆地边疆推进到太平洋沿岸。受马汉海权扩张理论和特纳的移动边疆理论影响,19世纪末美国依次获取了夏威夷、菲律宾、波多黎各等海外殖民地。二战后,战略边疆被美国纳入边疆观念的体系中,并逐步向全世界乃至外太空扩张。1960年,肯尼迪政府提出新边疆政策,对亚洲、非洲、拉丁美洲的不发达国家提供了大量援助,以此阻止其向苏联靠拢。1981年,里根政府首次提出高边疆战略,后将其列入国家开发太空的军事、科学计划;20世纪80年代中期,又提出了利益边疆概念,明确强调商业发展到哪里,我们的国家利益伸展到哪里,军队就应该跟到哪里,不管是在陆地、海洋还是空中

——李朝辉《中美两国边疆观形成与演进对比研究》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简述明清移民实边在边疆治理中的历史作用。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近代以来美国边疆观念的基本特点,并分析这些特点形成的原因。
7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原始印欧语是印欧人的语言,随着印欧人的迁徙而产生了印欧语系。学者运用了多种学科的办法复原了印欧人的迁徙路径。印欧语系的构成印欧语系是世界上最大的语系,主要分布在欧亚大陆西部和南部,涵盖了欧洲的大部分、印度次大陆北半部以及伊朗高原的语言。印欧语系又被分为若干语族,包括日耳曼语族、意大利语族、凯尔特语族、波罗的斯拉夫语族、印度伊朗语族、希腊语族、阿尔巴尼亚语族、亚美尼亚语族、安纳托利亚语族、吐火罗语族(包括焉耆方言、龟兹方言)等。原始印欧人的起源英国考古学家戈登·柴尔德1926年提出印欧语系起源于乌克兰黑海以北、俄罗斯西部的东欧大草原地带,他用印欧语中的动植物名称来描绘印欧人的居住环境,又以“马匹”“车轮”等词确定其所处年代。柴尔德的观点在立陶宛裔考古学家玛丽亚·金布塔斯的著作《史前的东欧》中得到进一步引申和论证,并于1963年首次提出“库尔干假说”,根据考古墓穴中发现的冶金术、青铜兵器、战士和马匹遗骸,推断早期操印欧语的游牧民族在公元前4500年到公元前2500年之间从东欧大草原迁徙而来,他们向西扩张进入东欧、中欧和北欧地带,向南到达了北高加索、小亚细亚一带,向东抵达乌拉尔山东部。

(1)依据材料及所学,画出印欧人的主要迁徙路径。并分析印欧人迁徙的影响
(2)材料摘编自杨文姣《X学、X学、X学多学科视角下的印欧语系起源与扩散》,结合材料及所学,思考学者最有可能会运用哪些学科复原印欧人的迁徙,补全题目
(3)印欧语系中的英语是今天世界上最通用的语言,分析其历史成因
2024-01-02更新 | 57次组卷 | 1卷引用:广东省深圳实验学校、湛江第一中学、珠海市第一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三上学期12月联考历史试题
8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11-14世纪是欧洲中世纪盛期,这一时期出现了一场教会、贵族、广大农民广泛参加的拓殖运动。经过长达数百年的拓殖,原本荒芜的森林、沼泽得到大面积开发,粮食产量和人口增加了1倍。农业种植结构日趋多元化,工商业也发展起来,市场不断扩大。 至14世纪,西欧共兴起了2000多座市镇,其中有不少是自治城市。庄园的农奴获得了更多自由,甚至得到解放。农民承担的劳役地租减少,货币地租增加。

——摘编自郑崧《欧洲中世纪盛期拓殖运动的社会经济意义》

材料二:1759年,清军平定新疆。此后,大量八旗兵、绿营兵及其家属屯驻新疆,其人数之多超过了以往任何一个王朝。 随之而来的军需问题也愈加突出。 于是,清政府在西北地区实施了以边养边的政策。除设置屯田外,还招徕大量内地民众前往屯垦,政府给移民发放耕牛、种子,并减免其赋税。随着内地移民的大量迁入,屯垦面积不断增加,新疆地区的农业获得长足发展,甚至出现因粮食丰产,粮价只有内地几分之一的现象。随着军需问题的解决,清政府的移民政策也由鼓励转趋限制,这在一定程度上迟滞了新疆地区的发展。

——摘编自屈小强《试论清代前期的边疆开发》

材料三:从18世纪末开始,美国开展了一场大规模的西进运动。 在一个多世纪的时间里,数以百万计的农民、工人、商人、淘金客进入西部地区。最初的移民主要从事农业,随着工业革命的深入,西部地区的制造业和采矿业也发展起来,旧金山等大城市相继崛起。 美国联邦政府给西部的交通提供了大量的补贴和贷款。1825 年,伊利运河开通。到19世纪末,美国先后修建了五条纵贯大陆的铁路,把西部和东部密切地连接起来。

——摘编自成崇德、张世明《清代中国边疆开发与美国西部开发对比刍议》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欧洲中世纪盛期拓殖运动的影响。
(2)根据材料二、三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清代前期西北开发与美国西进运动的不同。
(3)根据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总结古代和近代中西边疆开发的历史经验。
2023-12-18更新 | 54次组卷 | 1卷引用:甘肃省白银市靖远县2024届高三12月月考历史试题
9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中国古代人口变化情况表

朝代南方北方
人口(万户)占全国户口数比例人口(万户)占全国户口数比例
西汉247068519.8%998578580.2%
唐代392041543.2%514852956.8%
北宋1122476062.9%662429637.1%

——摘编自葛剑雄等《中国人口史》

材料二   19世纪50-60年代英国移民数量是17-18世纪移民数量的总和。据统计从1815到1930年,有1140多万人从英国移出。这些移民主要迁往美国、加拿大、澳大利亚等地方,其中大部分去了美国。19世纪上半叶殖民署为移民提供资金、信息,组织他们向外迁移。19世纪后半叶官方的资助仍在进行,但非官方机构表现得更为积极,包括各地工会组织、慈善机构等等。工会资助的移民大部分去了美国,他们大多有一技之长。英国移民的迁入一定程度上改变了这些地区的人口和民族构成,对这些地区日后的发展产生了深远影响。

——摘编自镡娴娴《I9世纪英国人口对外迁移问题探析》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中国古代人口变化趋势,并分析其原因。
(2)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19世纪英国人口外迁的特点,并分析这一现象产生的影响。
2023-11-28更新 | 57次组卷 | 1卷引用:陕西省西安市长安区第一中学2024届高三上学期第二次教学质量检测历史试题
10 . 阅读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图1 15世纪世界的种族分布图            图2 20世纪世界的种族分布图

——[美]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

材料二

美国幅员辽阔,种族杂糅,国民中没有哪一部分人能有效地处于主宰地位。在这样一个国家里,多元化并非人们一开始就抱有的理想,而是互不兼容所造成的惨重代价迫使他们彼此相安共处的结果。美国各种发财致富的机会,也给人们的精力提供了另一条出路,使大家感到对现存物质条件的争夺没有为全体人民扩大生产来得重要,并使齐心协力者有所报偿,因此也就顾不上去计较那许多分歧了。

——摘编自[美]索威尔《美国种族简史》(1981年)


(1)根据材料一,指出15世纪到20世纪美洲种族分布的变化,并结合所学知识从经济角度解释变化的原因。
(2)结合材料一、二,分析外来移民对美国社会的影响。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