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现代社会的“移民”和多元文化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9 道试题
1 . 据1990年人口统计,新加坡在10岁以上的人口中,53.9%是佛教徒和道教徒,15.4%为穆斯林,12.6%是基督徒,3.6%是印度教徒。佛教徒和道教徒是华人,几乎所有的马来人都是穆斯林,几乎所有的印度教徒都是印度人。而基督徒中79%是华人,8%是印度人。这反映了新加坡(     
A.宗教矛盾突破民族界限B.是以欧洲文化为主流的国家
C.文化具有包容性的特征D.成为最具有移民特征的国家
2 . 2015年以来,欧洲经历了二战以来规模空前的难民危机及难民涌入导致的工作竞争,欧盟不得不在内部边境上重启临时管控,民众对难民的排斥情绪有增无减。这种状况被称为欧洲的“再边境化”,该现象表明欧洲(       
A.一体化进程遭遇到严重挫折B.难民问题严重威胁世界和平
C.传统治理模式面临新的挑战D.反经济全球化浪潮愈演愈烈
2024-04-10更新 | 596次组卷 | 34卷引用:安徽省安庆市第二中学2022-2023学年高一下学期6月月考历史试题
3 . 1938年,在13.9万名申请入境美国的德国犹太人和工会成员中,只有1.95万人被接纳。第二次世界大战后,有近80万东欧人、72.5万古巴人和25万来自印度支那国家的难民入境美国。这表明二战后的美国(     
A.更加重视高素质人才的流入B.加紧与苏联争夺“中间地带”
C.经济发展刺激了劳动力市场D.移民政策服务于国家对外战略
23-24高三上·湖北·期中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4 . 1914~1920年间,美国北方的工厂开始招收外来黑人劳工,有30万到50万的非洲裔美国人告别南方乡村北上,其中芝加哥的黑人人口增加了6.5万人,底特律则新增黑人3.5万人,增幅分别达150%和600%。这一现象(     
A.是南方经济转型的必然后果B.体现出美国种族矛盾的缓解
C.顺应了战时经济发展的需要D.使美国黑人共同体意识增强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从1970年代起,亚洲成为美国技术移民的首要来源;21世纪初,仅韩国的海外留学生的回国率就达到65%,此类现象在亚洲较为普遍。促成这一变化的重要原因是(     
A.美国改变人才引进政策B.战后科学技术革命推动
C.亚洲产业结构升级调整D.世界经济重心转移完成
6 . 1970-2000年,美国跨族婚姻从30万宗发展到310万宗,主要分布在移民集中地区,产生了700 万“多种族人”。1990年的人口普查时,有130万的美国白人理不清他们的族裔,干脆就填“美利坚族裔”。这表明人口迁移(     
A.消除了种族歧视B.改变了移民结构
C.颠覆了婚姻观念D.加速了族群融合
7 . 1965年,美国《移民法》规定,科学和艺术方面有突出成就的移民和美国急需的熟练及非熟练劳工享有优先权,移民入境后从事美国人不能或不愿从事的职业,且从事的职业不会引起已经从事此种职业的美国人的失业或工资水平的下降。此规定(     
A.体现了实用主义原则B.促进战后世界经济恢复
C.消除了移民歧视观念D.加剧了意识形态的对抗
2023-02-13更新 | 417次组卷 | 16卷引用:安徽省宿州市萧县鹏程中学2021-2022学年高二下学期第一次质量检测历史试题
8 . 1965年在美国国会颁布的《外来移民与国籍法修正案》生效后,在来自德国、奥地利和瑞典等国的移民中,技术类移民分别占72%、41%和32%,在来自亚洲和非洲移民中分别占40%和49%,高于历史上的任何一个时期。这反映出(     
A.美国移民政策歧视性消失B.亚非移民技术水平高于西欧
C.社会生产力发展的新方向D.全球性劳动力市场已经形成
2022-12-16更新 | 722次组卷 | 16卷引用:安徽省滁州市定远中学2022-2023学年高二6月第一次段测历史试题
9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19世纪20年代开始进入工业化时期,美国工业化发展需要劳动力和技术、资金的支持。这段时期来自欧洲的移民不但补充了工业化发展所需的劳动力。当然,美国的工业化还需要大量的非技术的劳动力,尤其是在19世纪50年代,美国西部的“淘金热”,吸引一大批移民前去淘金。华人也趁这个时机大批移民到美国,不但为美国创造了财富,而且在开发美国西部加州地区做出巨大贡献。造成美国对劳动力的巨大需求的另一个原因就是美国内战,内战爆发后,大量青壮年应征入伍,以及内战造成外来移民数量的下降,导致美国的工矿部门劳动力的短缺。

——摘编自朱维维《美国移民政策的演变及其动因》

材料二   1965年之前美国的移民政策没有打破传统格局,虽然不断调整,但是仍然是按国籍族籍规定移民限额的制度,按种族、民族、出生地等来签发签证,具有明显的种族主义色彩,而1965年约翰逊总统颁发的《移民和归化法》则是美国移民史上重大转折点,对能够对美国做出重大贡献的专业人才的优先申请,另外政治难民也在优先申请之列,并且政治难民在1965年《移民和归化法》颁布后20多年间一直备受重视。

——摘编自梁茂信《19401990年美国移民政策的变化与影响》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指出当时欧洲人和华人大量移民美国的原因。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1965年美国移民政策的变化及其影响。
10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明末清初,四川地区战火四起,灾荒、瘟疫又随战乱接踵而至,致使人口锐减,出现了“有可耕之田,而无耕田之民”的景象。清前期的“湖广填四川”大移民运动由此产生。从顺治十六年(1659年)至乾隆六十年(1795年),持续时间长达近一个半世纪;涉及十余个省份、一百多万移民,湖北、湖南的最多。既有清政府倡导的强制移民,又有民众迫于生计的自发移民。在清政府“安民、惠民”政策的激励下,大量荒地陆续被开垦出来,米粮生产直线上升,成为全国粮仓之一。认为四川地区人口迅速增长,清代乃至今天四川人口的构成,移民数量也远超土著。在生产、生活中,移民之间、移民与当地居民之间在语言、风俗习惯方面产生碰撞交融,催生了新川剧和以湖北话为基础的现今四川官话。

——摘编自魏登云、曹先东《论清前期“湖广填四川”移民情况及其影响》

材料二1930年,作为江巴璧合四县特组峡防局团练局局长,卢作孚对东北进行考察,总结日本、俄罗斯、德国经营下工业城市的经济发展、建设与经营经……提出“政治上最后的问题是全国的问题,认为它的基础却在农村”……通过外出演讲宣传、组织科学交流会议等方式让国内外各界精英力量为北碚建设献计献策,仅中国西部科学院聘请的外国专家就达40余……抗战期间,北碚被定为战时文化迁建区,先后吸引70个单位内迁。

——摘编自《“嘉陵江三峡乡村建设运动”》等

材料三199243日,七届全国人大第五次会议通过《关于兴建长江三峡工程的决议》。三峡工程采取“一级开发、一次建成、分期蓄水、连续移民”的建设方式,水库淹没涉及重庆、湖北两省市20个区县。1993年,三峡移民工作正式实施。2009年,三峡移民搬迁安置主体任务完成。20101026日,认为三峡工程蓄水至175米目标水位,标志着三峡工程开始全面发挥初步设计确定的防洪、发电、航运、供水等巨大综合效益。在三峡百万移民的伟大实践过程中,孕育了可歌可泣的三峡移民精神。

——摘编自《红岩春秋》

材料四 三峡百万移民携妻执子,远离故土,举家迁移,告别祖辈的家园,你们向故乡作最后的凝望,把眷恋深藏在心底。你们割舍个人的情感和利益,为的是成就几代中国人高峡出平湖的梦想,为的是造福更多的后代子孙。

——摘编自2002年《感动中国》颁奖词


(1)根据材料一,概括清朝前期“湖广填四川”的特点,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要说明其影响。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抗战时期重庆“大内迁运动”的背景。
(3)根据材料三、四,概括三峡移民精神的基本内涵。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