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现代社会的“移民”和多元文化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1 道试题
1 . 2000年以来新加坡政府大幅放开移民限制,吸引海外人才移民当地。下列呈现的新加坡移民辅导活动(     )
开展参访社区俱乐部与新加坡国会等地的学习之旅。
通过挨家挨户的家访,邀请新移民参与社区活动。
组织以多元种族和宗教为主题“新加坡和谐之旅”。
在各选区定期举办典礼,为取得身份的新移民颁发公民证书

A.重在维护文化的多样性B.助推国家工业化实现
C.旨在提高社区自治水平D.增进移民的国家认同
2024-05-13更新 | 319次组卷 | 24卷引用:北京市第二十中学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历史(选考)试题
2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400多年前,意大利人利玛窦带着包括古钢琴在内的诸多西方文明成果漂洋过海来到中国,中西方的文化交流才日益密切。利玛窦来到中国后转多地,广交仁人志士,了解中国文化,传播西方文明。他的朋友就包括科学家徐光启和李之藻。《坤舆万国全图》是利玛窦与李之藻结合西方科学和中国实际创作的一幅用中文标注的世界地图,开创了中国绘制世界地图的先例,在中国地图学史上占有重要地位。利玛窦还与徐光启一同翻译了欧几里得的《几何原本》,为明末研究数学之人提供了一定的理论依据,对推动中国数学的发展起了很大的作用。

——摘编自《他就是沟通中西文化第一人!》

材料二   改革开放40多年来,中国对外传播政策、理论与实践历经了三次浪潮。第一次浪潮(从1978年到1999年),以对外宣传小组成立为起点,《中国日报》和《人民日报》(海外版)等一批对外刊物陆续发行。中国对外传播事业开始逐渐恢复起来,确定了以经济建设为中心,服务国家发展与现代化建设的外宣思想路线。第二次浪潮(从2000年到2017年),以中国政府实施文化“走出去”战略为起点,“央媒”在海外“抢滩登陆”后进一步纵向“深入”海外市场。中国对外传播主体“已经从图书、期刊、报纸、电视、电影、广播、互联网等大众媒介传播,转变成为组织传播和部分地区、部分国家的人际传播”。第三次浪潮以2018年“三台(中央电视台、中央人民广播电台、中国国际广播电台)合一”为起点,媒体融合步入新阶段,全媒体格局加速发展,国际传播正拉开全球性战略传播格局的重组生态下,全球政治、经济和军事力量重组的宏大序幕。2021年5月31日,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下大气力加强国际传播能力建设,形成同我国综合国力和国际地位相匹配的国际话语权。

——摘编自姜飞、张楠《中国对外传播的三次浪潮(1978—2019)》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利玛窦成为沟通中西文化第一人的历史条件,简要分析利玛窦对当时中国社会的影响。
(2)根据材料二,概括中国改革开放以来对外传播三次浪潮的特点。
(3)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东西方文化交流传播的积极意义。
2023-09-29更新 | 124次组卷 | 3卷引用:北京市海淀区2024届高三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变式练习主观题
3 . 二战后,澳大利亚政府以“移民即繁荣”为战略导向,制订大规模引进移民计划,引入的移民当中技术人员的比例逐年上升:20世纪50年代为32%,1980- 1986年为49.1%,大大超过了澳大利亚本地技术工人的比例。澳大利亚这一移民的趋势(       
A.适应了新兴产业发展的需要B.改变了全球劳动力市场结构
C.冲击了本土主流文化的地位D.推动了世界多极化发展趋势
2023-05-31更新 | 726次组卷 | 11卷引用:北京市第二十中学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历史(选考)试题
4 . 人口迁移

材料一   19世纪中期,欧洲人外迁大部分是自愿的。1846-1875年,900多万人离开欧洲,大部分流入美国。移民的动力来自于对政治自由、人身安全和更多的社会经济机会的强烈要求。欧洲强国在军事和技术上的优势是它不断扩张的重要条件,也是引起劳动力迁移的因素之一。欧洲移民改变了一些地区的人口结构和政治版图,使商品生产在世界各地实现分工,移民家庭将自己的母语带到了当地,改变了世界语言的分布,也将世界上的许多地区联系起来。


(1)依据材料一,概括19世纪欧洲人口迁移的主要特点。结合所学分析欧洲对外移民的背景。

材料二


材料三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经济全球化的深入导致世界人口迁移出现了新的特点,世界人口迁移的流向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与传统的从较发达地区流向不发达地区及新开发地区不同,从20世纪60年代起,世界人口迁移的主要方向是从亚非拉发展中地区向欧美、大洋洲发达地区迁移。另一个特点是:国际移民成分的多样化。随着新的国际分工的出现,不同的劳动力满足了不同的市场需求,由此构成了多样性的移民群体。经济全球化为具有技术专长的人才提供了更广阔的生存和发展空间。因此,技术移民剧增成为全球化的一个突出现象,并呈膨胀之势。同时,从发展中地区向发达地区迁移的工人逐渐增多。世界人口迁移对各国经济发展和社会生活都产生了重要影响,这种影响是双重的,既有积极的,又有消极的。


(2)依据材料二、三并结合所学,对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世界人口迁移提炼一个观点,进行论述。
要求:观点明确,史实准确,史论结合,逻辑清晰。
2023-05-21更新 | 266次组卷 | 2卷引用:北京市顺义区2023届高三二模历史试题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近年来,非法移民和难民潮已成为困扰欧盟的重大问题。在英国,曼斯顿移民收容中心设计容量1500人,却有超过3000人挤在那里;在与欧盟接壤的其他地区以及希腊、巴尔干半岛,类似案例也越来越多。这种现象出现的经济根源是(     
A.部分区域的冲突动荡B.欧盟国家福利制度的吸引
C.欧洲一体化不断发展D.经济全球化发展的不平衡
2023-05-19更新 | 608次组卷 | 8卷引用:北京市第二十中学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历史(选考)试题
6 . 如果为下图标注一个题目,最恰当的是(     
A.商路上的中西文化交流B.全球航路的开辟与奴隶贸易
C.资本主义在世界的扩展D.二战以后劳动力的全球流动
7 . 据统计,21世纪以来,美国麦克·摩尔的电影《华氏"9·11"》和《愚蠢的白人》一书在欧洲非常流行。欧洲人爱听麦当娜和布兰妮的歌,爱看电视剧《老友记》和《急诊室的故事》。欧洲人像美国人一样用微软,喝可乐,开福特。欧洲最聪明、最优秀的人经常被丰厚的待遇和优越的科研环境吸引到哈佛大学或斯坦福大学。从中看出
A.欧美关系得到修复B.欧美合作意识加强
C.美国争夺欧洲市场D.美国文化深入欧洲
2022-06-06更新 | 1406次组卷 | 19卷引用:北京市大兴区亦庄实验中学2021-2022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8 . 以下四项表述可以从史实直接推断出结论的是 (       

史实

结论

A

18世纪末,美利奴羊引入澳大利亚后数量迅速 增长,羊毛源源不断运往英国 物种的引进引发澳大利亚生态危机

B

独立后的埃及国旗上用阿拉伯文写着“埃及阿拉伯共和国” 古埃及最早的文字是阿拉伯文

C

20世纪末,新加坡公布了“孝顺尊长”“忠诚承诺”“和谐沟通”等内容的家庭价值观 新加坡是西方文化占主导的移民社会

D

“难民奥林匹克运动员代表队”作为一支不分国界的队伍参加了里约奥运会和东京奥运会 难民问题已得国际社会的关注
A.AB.BC.CD.D
9 . 移民

如果人口的分布是天定的,那么人口流动便是历史的发动机。1750年,欧洲人口约14000万,到1850年,欧洲人口迅速上升到26600万。在19世纪,欧洲人是人口向外扩张的主要种族。1821至1924年间,大约有5500万欧洲人移居海外,其中3400万到了美国。西方人征服、有时甚至消灭了其他民族,开发了人口密度较低的土地并定居下来。人口输出可能是近代西方崛起的最重要的衡量标准。

二战后,欧洲国家鼓励移民的流入以弥补劳动力的短缺,移民主要来自于发展.中国家。1965年,美国取消了偏向于欧洲的移民限额,并彻底修改了相关法律,使得70年代和80年代移民大量流入,其中大约35%来自亚洲、45%来自拉丁美洲。欧洲和美国人口自然增长率很低,而移民的生殖率高,因此,西方人日益担心,他们现在不是在遭到军队和坦克的入侵,而是遭到了讲着其他语言、信奉其他神和属于其他文化的移民的入侵。他们还担心,移民会抢走他们的工作,占据他们的土地,享受他们的福利制度,并且威胁他们的生活方式。

20世纪末出现了一个不同以往但规模更大的移民浪潮。1990年,合法的国际移民有将近1亿人,难民约1900万,处境十分艰难。

——摘编自(美)塞缪尔·亨廷顿《文明的冲突与世界秩序的重建》


阅读上述材料,结合所学,对19世纪以来的三次移民浪潮进行解读。
10 . 下方为《1940-1975年由各国流向欧洲的移民》示意图,对其解读准确的是

①移民主要来自南亚、东南亚和非洲大陆等地区
②西欧的吸引力在于克服了资本主义的基本矛盾
③第二次世界大战后西欧经济恢复需要大量劳动力
④新劳动力的涌入推动了东欧地区经济文化的发展
A.①③B.①④C.②③D.③④
2021-05-11更新 | 397次组卷 | 4卷引用:北京市西城区2021届高三二模历史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