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近代以来的世界贸易与文化交流的扩展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30 道试题
1 . 咖啡馆的历史,既是一部经济史,也是一部社会史。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1652年,伦敦出现了英国第一家咖啡馆。

17世纪中后期,咖啡馆在英国扎下了根。在当时伦敦任何一家宾客盈门的咖啡馆里,常见的场景是:各色人等汇集于此,抽烟、读报,谈论商业和贸易,传播小道消息,争论国家大事,评判王室显贵的品行举止。

18世纪中叶以后,伦敦的咖啡馆出现了新的变化。辉格党人愿意光顾“斯米纳”等咖啡馆,托利党人则经常聚会于“怀特”等咖啡馆,经纪人喜欢聚集于“乔纳森”咖啡馆,法律界人士集中于骑士团圣殿附近的咖啡馆。寻常百姓逐渐成为咖啡馆社交场所的边缘化群体。19世纪四十年代前后,满足贫穷工人需要的咖啡摊应运而生。

除咖啡外,茶也是英国重要的饮品之一。1606年前后,茶第一次作为商品进口到欧洲。1658年9月23日,伦敦报纸上第一次出现了茶的广告。不久,茶逐渐走进英国咖啡馆,但直到17世纪末,饮茶在英国仍然是一个新鲜事物。18世纪英国的茶叶需求量以惊人的速度增长,英国人对茶的热爱超过了其他任何主要的西方国家。在整个18世纪,咖啡馆都是提供茶饮料的主要场所。

——摘编自【英】马克曼·艾利斯《咖啡馆的文化史》等

(1)编写一幕发生在17世纪伦敦咖啡馆内的人物对话场景。(要求:先写出对话主题,主题要紧扣英国当时政治或经济领域的重大事件;对话内容要围绕主题展开,观点明确;对话过程完整,逻辑清晰。)
(2)结合英国咖啡馆的变化,说明咖啡馆的历史是一部“经济史”。
2020-07-11更新 | 5116次组卷 | 40卷引用:安徽省芜湖市无为仓头中心中学2021届高三12月月考历史试题
2 . 中国引种美洲作物大多发生在明清时期,总数接近30种,中国的一些农作物也传入美洲。欧洲人饮用从中国和印度输入的茶、来自阿拉伯的咖啡和品尝用来自美洲的可可加工成的巧克力。随着热饮的盛行,购置中国瓷制的饮具、炊具成为欧洲家庭的时尚。这表明(     
A.新航路的开辟促进全球性联系的建立,食物物种实现了世界的自由流动
B.殖民扩张活动扩展了欧洲的势力,加强了对美洲和亚洲的掠夺
C.新航路的开辟促进了世界食物物种的交流,丰富了世界各地人民的生活
D.欧洲国家的殖民活动加强了世界的联系,成为沟通美洲和亚洲的纽带
3 . 近代中国与东南亚地区出现了巨大的“商品流”“移民流”和“汇款流”。以丝棉贸易为主的互补型商品流通使西南地区与这一地区形成了一个丝棉贸易圈。基于地缘经济基础上的移民网络及其衍生而来的华侨汇款则成为密切东南沿海地区与这一地区经贸联系的纽带。这主要反映了中国与东南亚地区
A.经济合作发展迅速B.经济贸易联系密切
C.合作机制日益完善D.产业互补特色明显
2022-02-04更新 | 1458次组卷 | 25卷引用:安徽省宣城市郎溪中学2023届高三上学期文综历史选择题天天练(五)
4 . 十九世纪中期以来,中国人向西方寻求当时洋务派所说的“机船矿路”,“机”主要指兵器,“船”主要指战船,“矿”主要指煤矿,“路”主要指铁路。据此可知
A.近代民族工业重工业占主导B.工业文明推动中国的近代化
C.民族资本主义工业发展迅速D.清政府开始接受西方的文明
2022-04-18更新 | 1096次组卷 | 17卷引用:安徽省宣城市郎溪中学2023届高三上学期文综历史选择题天天练(五)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当今全球贸易中,西方的文娱产品如电影、文学、艺术等,源源不断地涌入非西方国家。更主要的是,随着经济全球化的拓展,西方的资本、技术、信息、商品、跨国公司在全球流动,美国和西方文化的触角也就自然延伸到世界各地。这说明(     
A.世界文化发展的不平衡B.文化交流导致文化民族性丧失
C.贸易发展带来文化扩张D.西方以经济交往掩盖文化侵略
6 . (2017年北京卷)猜谜语是民众喜闻乐见的娱乐形式。下图所列谜语出现于晚清,其内容
谜面谜底
生涯在镜中照相处
海军
成汤国旗商标
为他人作寄书邮达尔文
唐顺宗传位太子立宪
A.折射出民众接触的西方文化元素趋于多样
B.表明了西方文化的影响仅停留在器物层面
C.反映了中国古典文化受到广大民众的冷落
D.可佐证全盘西化观念盛行于大众日常生活
2017-08-04更新 | 2874次组卷 | 50卷引用:安徽省宣城市郎溪中学2021-2022学年高二下学期第三次月考历史试题
7 . 17—18世纪,西方出现很多汉语借词,对以下信息解读正确的是
汉语借词涵义创造者
chinoiserie中国风格法国人
sharawaggi中国的“造园艺术”英国外交官
nankeen中国出口的土布—.“南京布”欧洲商人
kaolin产于景德镇的制瓷原料高岭土法国传教士
A.西方语言文字以中国的汉文为基础B.当时政府重视对外宣传中国的文化
C.中西文化的交流呈现单向度的特点D.中国文化和产品对欧洲具有吸引力
2020-12-11更新 | 994次组卷 | 26卷引用:安徽省阜阳市阜南实验中学2022-2023学年高二下学期第二次月考历史试题
8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新加坡最初是马来土著部落的领地,后来葡萄牙、荷兰相继入侵过这里,19世纪初被英国占领,成为英属殖民地。中国东南沿海的许多人很早就来新加坡谋生,使新加坡成为华裔最多的国家。多种族带来了多种宗教信仰。华裔多信佛教、道教;马来人多信伊斯兰教;印度人多信印度教、锡克教;欧洲人则信基督教、天主教。因而新加坡面对复杂而又分化融合的种族群体,提倡“以东方传统文化来强化维持和谐和服从权威的意识,以西方现代文化精神来鼓励公平竞争、勇于开拓和遵纪守法的意识”。新加坡人对当今流行的各种“星”十分热衷,特别是对港星,对各种“星”极具渲染,给人以一种正义感很强的感觉。但是新加坡的华人有些还是很迷信,不少人相信“命运”“风水”,对于这种“俗”文化,新加坡更是表现出宽容。

——摘编自陈中《多元文化的碰撞与融合》

材料二   在我国当前社会文化发展中,西方文化的影响更为深入。比如,现在越来越多的人把好莱坞电影作为文化消费的首要选择,中国年轻一代对西方快餐视为家常。改革开放以后,经济发展的同时,文化的发展也相伴而来。中外文化交流更加频繁,在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后,作为市场经济基础的跨国公司最充分地体现着文化与经济的关系。但是跨国公司在我国市场经济的发展中,由于战略目标和实施行为的矛盾,多元的国际文化环境和文化摩擦,使得我国经济文化市场面临困扰。在西方文化体系中,欧洲人注重权力和地位,美国人欣赏创新精神和成就;在东方的中国,人们崇尚谦虚谨慎,追求随遇而安,同时倾向于照顾大众情绪。为了在不同文化的交流与冲击中获得成功,要相互学习,取长补短。

——摘编自罗静《改革开放以来中外思想文化冲击与策略》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新加坡文化的特点,并分析其形成的原因。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改革开放以来,中外文化交流受到冲击的表现及应对举措。
9 . 海洋是人类活动的重要舞台。
时间
历史资料
1831~1836年
达尔文进行环球航行考察
1840年
利物浦至波士顿之间的轮船航班开通
1858~1864年
瑞典地质学家伊雷克先后对北极斯匹兹卑尔根岛进行了3次考察,并绘制了详细地图
1859年
达尔文发表《物种起源》
1869年
连接地中海和红海的苏伊士运河开通
1869年
英国至印度海底电缆开通

以“海洋与人类文明进步” 为题,从上表中选择恰当的材料进行论述。
2019-01-30更新 | 1950次组卷 | 11卷引用:安徽省六安市第一中学2017-2018学年高二上学期第二次阶段性考试历史试题
10 . 下图是法国画家奥古斯特·雷诺阿于1866年创作的绘画作品《在安托尼妈妈的旅店》,该画展现了民众使用中国瓷器饮茶的场面。这一画作体现出(  )

   

A.茶叶已成为法国民众生活必需品B.以欧洲为中心的全球贸易网形成
C.商品流动推动了文化交流国际化D.欧亚地区民众饮食结构趋于一致
2023-08-28更新 | 170次组卷 | 18卷引用:安徽省阜阳市临泉第一中学(高铁分校)2022-2023学年高二下学期第三次月考历史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