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古代战争与地域文化的演变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29 道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真题 名校
1 . 亚历山大的远征,开启了大约300年的“希腊化时代”。在这一时期,出现了多个新的希腊文化中心,其中某一中心有专门收藏文化珍品的缪斯宫——一般认为这是人类历史上最早的博物馆。该中心位于下图中的(     

A.①B.②C.③D.④
2023-01-10更新 | 3272次组卷 | 23卷引用:第14课文化传承的多种载体及其发展(分层作业)-【上好课】高二历史同步备课系列(选择性必修3文化交流与传播)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2 . 犍陀罗艺术源自南亚次大陆地区(巴基斯坦北部及中亚的阿富汗东北边境一带),有希腊式佛教艺术之称。如图是犍陀罗艺术风格的佛教造像,其风格融合了希腊太阳神阿波罗造型。据此推断,犍陀罗艺术(     

A.是中外文化交流的产物B.与基督教的传播密切相关
C.证实罗马帝国的空前繁荣D.受到亚历山大远征的影响
2022-12-28更新 | 459次组卷 | 9卷引用:第11课古代战争与地域文化的演变-【帮课堂】高二历史同步精品讲义(选择性必修3文化交流与传播)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3 . 在希腊化时代,被征服地区的本土文化与希腊文化的碰撞和交流,促进了文学和科学领域的发展。以下成就与其相符的是(     
①阿基米德提出物理学定理②埃拉托斯提尼计算地球周长
③学者们系统整理研究《荷马史诗》④雕刻家米隆创作《掷铁饼者》
A.①②③B.①④C.②④D.②③④
4 . 有学者指出,蒙古西征在踏碎了城市的同时,却也摧毁或动摇了欧洲教皇统治的经济基础,尤其是蒙古对征服区实行宗教信仰自由的政策,让欧洲人开始质疑教会的观点和主张。这说明蒙古西征(     
A.客观上加强了文化交流B.引发了民族迁徙
C.客观上促进了思想解放D.引发了宗教改革
2023-06-12更新 | 452次组卷 | 49卷引用:第11课古代战争与地域文化的演变-高二历史期中期末复习背记练(选择性必修三:文化交流与传播)
5 . 在希腊化时代,虽然希腊的语言、文化有了广泛的传播,然而这个时期文化的背景和特征,不仅包括希腊方面的因素,更包括东方已有的因素;这个时代的文化取得的杰出成就,不仅是由于希腊文化的陶养,同时也是由于东方文化的陶养。这可用来佐证(     
A.世界文明的创新性B.希腊文明的包容性
C.东方文明的先进性D.西方文明的民族性
6 . 有学者指出,亚历山大在征服地区建立许多新城市,这些城市虽然是东征中的军事据点,但也是希腊人经济活动的中心。紧随亚历山大而来的人带着希腊先进的政治、经济、文化和艺术入驻新城市,影响着东方民族。据此可知,亚历山大东征(     
A.导致征服地区社会制度落后B.充分证明古希腊制度的优越性
C.客观上推动古代文明的交流D.成为古代文明传播的主要方式
2022-12-27更新 | 427次组卷 | 4卷引用:第11课古代战争与地域文化的演变-【帮课堂】高二历史同步精品讲义(选择性必修3文化交流与传播)
7 . 有学者认为,来自亚洲腹地的蒙古人征服的规模无与伦比……亚洲和大部分欧洲的政治组织都变换了,许多地区的人民被灭绝或四散,永远改变了其种族特征;世界主要宗教的分布和力量也发生了变化;同时,横越欧亚大陆的道路由一个政权所控制,旅行变得安全了。这反映了蒙古西征(     
A.改变了欧亚社会的发展进程B.破坏了亚欧大陆的政治格局
C.促进了基督教向东广泛传播D.推动了不同地域文化的交融
2022-12-23更新 | 537次组卷 | 9卷引用:第11课古代战争与地域文化的演变-【帮课堂】高二历史同步精品讲义(选择性必修3文化交流与传播)
8 . 罗塞塔石碑铭文(如下图)是公元前196年古埃及国王托勒密五世发布的一篇敕令,用古埃及语圣书体文字(古埃及祭司使用)、世俗体文字(古埃及平民使用)和古希腊文字3种文字对照书写。后人根据碑上的古希腊文识读出上述两种古埃及文字。据此,罗塞塔石碑(     

A.是研究古代埃及历史和文化的口述史料B.证实了碑上铭文是迄今世界上最早的文字
C.体现了希腊化时代地中海地区的文明交流D.反映了拜占庭帝国征服古埃及的历史史实
9 . 十字军东征期间,新的词汇不断随着东征队伍加入到欧洲的语言里,如cotton(棉)、muslin(平纹细布)、divan(沙发床)等。欧洲人还带回许多新奇的纺织品、食物和香料等。据此可知,这场战争(     
A.推动欧洲语言的发展B.加速了基督教的传播
C.丰富欧洲人民的生活D.提升欧洲制造业水平
2022-10-23更新 | 465次组卷 | 3卷引用:第3课中古时期的欧洲(基础巩固课时训练)-高中历史统编版(2019)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下册课时训练(基础巩固+能力提升)
10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远征后的头一个世纪,借鉴几乎是单向的:东方向希腊学习。这时征服者的自信还没衰退,希腊本土的社会活力还衰而未竭,希腊移民涌向东方,带来了他们风格独特的生活方式。希腊化城市中上流社会不管是何种出身、何种文化背景都希望被视为标准的希腊人,他们全盘模仿希腊生活方式。然而,正是在希腊、东方文化交流表面上一边倒的时代,希腊本土的社会结构逐渐被东方早已流行的模式所同化。

——摘编自陈恒《从希腊化文化的传播看全球化之起源》

材料二 蒙古人自身有两个根本因素决定了他们所创建的帝国必然终会衰落。首先,他们的数量不足以服众,因而容易受其属下外族臣民的影响;其次,他们的文化过于原始,难以帮助他们处理与比他们更超前的臣民之间的关系。蒙古人,恰如普希金所说,是“没有亚里士多德和代数学的阿拉伯人”,这也就是说他们一旦离开了马背,或者说是脱离了他们游牧民族战无不胜的形象,他们就暴露出了他们落后、野蛮、易受同化的本来面目。而且这时候,他们与阿拉伯人的不同之处当然就不仅仅在于他们没有文化思想和科学技术——最重要的是,蒙古人缺少阿拉伯人所拥有的特殊宗教和语言令他们所有的臣民接受并形成一个普遍的共同点以促进帝国的团结统一性。阿拉伯人的阿拉伯语和伊斯兰教甚至传播到了许多未被他们征服的地区,其影响力可想而知。无奈文明不及阿拉伯人那么先进的蒙古人不但无法采用宗教和语言来同化他们的人民,蒙古大汗旗下各个汗国的可汗反而还主动接纳了他们所统治的外族人民的语言、文化和宗教,因此也使蒙古人作为征服者的至高地位受到了严重的质疑,成就旷古绝今的蒙古帝国于是就这样毁在了蒙古游牧民族的缺乏文明根基上。

——摘编自[美]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


(1)根据材料一、二,从文化传播和交流的角度比较亚历山大远征和蒙古西征的异同。
(2)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材料一、二反映了哪些文化传播与交流的一般规律。
2022-10-07更新 | 321次组卷 | 5卷引用:第11课古代战争与地域文化的演变-选必3-高中历史统编版新课同步练习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