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古代战争与地域文化的演变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95 道试题
1 . 如图是伊朗史学家拉希德丁(1247—1318年)《史集》中一幅描绘成吉思汗追逐敌人的波斯图画和伊尔汗国的基督教徒将畏兀儿人拉班·扫马出使西亚,欧洲经过编纂为叙利亚文的《拉班·扫马和马克西行记》(译本)。这些资料可以佐证,蒙古西征(     

A.引发了较大规模的民族迁徙B.推动了东西方文化的交流
C.破坏了被征服地区社会经济D.改变了亚欧大陆政治格局
2023-11-12更新 | 328次组卷 | 5卷引用:海南省2024届高三一模历史试题
2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公元前500年后,旧大陆兴起的四大文明生活方式大致势均力敌,各个文明内部的发展和变化从未停止,其所占据的土地面积都倾向于扩大。当然,这增加了每个文明中心地区的范围和种类,减少了文明地区之间的隔绝,从欧亚大陆的一端到另一端的联系越来越频繁。这使得一种文化能够借鉴或适应其他文明的因素,这种跨文化借鉴的确是每个独立文明创新的主要刺激因素。

但是,世界四大文明之间的均势状态的确经历一系列震荡。首先希腊文明、其次印度文明在发源地之外得到广泛传播。但是正如中国和日本的印度化,中东地区的希腊化最终被证明是表面的、暂时的现象。接着,伊斯兰教兴起,并成功地首先向整个古代中东、北非和西班牙(6321000年),然后向印度、东欧、中亚(10001453年)扩张,印度教的印度最终(1565年)丧失了政治独立。因此,穆斯林统治者与皈依伊斯兰教的人(主要来自印度低级种姓)联合起来,限制和压迫印度教徒的世界平衡格局第三次遭到威胁。

——据齐世荣、吴于廑《世界史》整理

根据材料并结合世界史的相关知识,以“文明的碰撞”为话题,自拟论题,展开论述。(要求:论题明确,史论结合,论证充分,表达清晰)
2023-11-03更新 | 87次组卷 | 2卷引用:黄金卷05-【赢在高考·黄金8卷】备战2024年高考历史模拟卷(福建专用)
3 . 沈阳故宫位于辽宁省沈阳市,是清太祖努尔哈赤和太宗皇太极的皇宫,曾被称作“奉天行宫”。沈阳故宫的建筑以汉族传统建筑风格为主,兼具满族、蒙古族的建筑特色。其“宫高殿低”的建筑风格,在中国宫殿建筑史上绝无仅有。下列关于沈阳故宫的表述正确的是(     
   
A.集功能性与艺术性于一体B.是对清初社会的最全面反映
C.集中体现了皇权至高无上D.建筑格局体现民族交融色彩
2023-09-08更新 | 163次组卷 | 2卷引用:2023年辽宁省高考历史押题卷(七)
4 . 亚历山大东征客观上促进了东西方之间的联系,希腊和东方文化获得了直接交流和融合的机会。从亚历山大远征到罗马最终征服托密勒埃及之间大约300年被称为“希腊化时代”。下列能体现希腊化时代文化特征的是(     )
①象形文字的代表性文物那尔迈调色板
②托密勒埃及统治者戴上了法老的王冠
③诗歌集《万叶集》和小说《源氏物语》享誉世界
④亚历山大城、安条克和帕加马成为新的文化中心
A.①②B.①③C.②③D.②④
5 . 13世纪初,各罗斯王公对自己领地的管理必须通过民众大会。在金帐汗国统治时期,民众大会被取消,中国古代行政管理中的一些内容被带到罗斯,各地区的权力通过各公国王公,集中于“弗拉基米尔及全罗斯大公”。这反映了(     
A.西欧封建制度逐步瓦解B.罗斯国家地方自治的发展
C.统一的俄罗斯帝国建立D.战争推动了政治文化移植
6 . “希腊化世界”是公元前4世纪晚期亚历山大去世后,从亚历山大帝国逐渐分裂出来的三个主要国家,下列国家中属于“希腊化世界”的是(     
①马其顿王国   ②罗马共和国   ③塞琉古王国   ④托勒密埃及
A.①②③B.①②④C.①③④D.②③④
7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三次西征之后,形成了横跨欧亚大陆的蒙古帝国。蒙古帝国范围内,存在着多种不同的文明,但最主要的是两个文明文化中心:一个是中亚古伊朗文明的伊斯兰文化中心;另一个是中原黄河流域的汉文化中心。这一时期,由于新兴蒙古政治、经济、军事的需要,大量被征服的西域人经签发、征调、招募而东向迁徙,来到中土。从入华人口的频繁程度和人口规模来看,它远远超出了以往任何时代。

——据马建春《元代东迁西域人及其文化研究》等整理

材料二   总督参事会作为英属印度的中央政权,在英王接管政权后,发生了变化。1861年,英国议会通过了《印度参事会法》,把英国的一套行政原则和模式引进来,法令规定每个参事负责一个行政部门,分管内政、外交、财政、税务、法律、军事等部门的工作。1858年兵变的结果也使英国人认识到,完全将印度人排除在中央政府之外是危险的。因此,允许印度人参加立法参事会。后来,又吸收印度人进入行政参事会。1861年英国政府制定了《印度文官法》,把自1855年开始实行的“通过竞争考试择优任用文官”的原则用法律的形式固定下来。随后又陆续制定了一系列有关文官任用、升迁、纪律、年金、奖惩等条例和规则。

——摘编自张群《试析英属印度文官制度的嬗变》

材料三   20世纪末的亚洲金融危机重创了韩国经济,金钱万能、人情冷漠、极端个人主义等也影响着韩国社会的可持续发展。为此,韩国政府提出了以传统文化产业拉动全国经济发展,推动文明进步的“文化立国”国策。韩国政府通过政策立法、影视作品等将“孝”文化植根于国人的灵魂与血脉之中。韩剧中传达出的“孝”文化因子,不仅主导着韩国国民的精神生活,而且使具有相同文化基因的亚洲,尤其是中国掀起了一阵“韩流”热潮。韩国把这些由“孝道”而产生的文化产业通称为“孝子产业”。2004年,“韩国文化产品已经在世界市场上占到3.5%的份额,韩国成为世界第五大文化产业强国”。

——摘编自王曰美《韩国对儒家文化的保护与传承探析》

(1)根据材料一,概括蒙古帝国的特点,结合所学,说明蒙古西征对文化的影响。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简要评述19世纪中期英属印度政府的文官体制改革。
(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指出韩国政府打造“孝子产业”的历史背景,分析这一政策对文化发展的作用。
8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观察两幅地图,结合相关史实,以“战争与文化”为主题,自拟一个题目,写一篇历史小论文。(要求:立论正确,史论结合,逻辑清晰,表述成文)
9 . 公元前324年,在苏萨举行了古代世界史上最大规模的集体婚礼,亚历山大带头娶了波斯国王的女儿,许多马其顿的将领也娶了波斯显贵的女儿,同日参加婚礼的竟达一万对之多。后人称这一行动为“欧亚联姻”,而且整个婚礼是按照波斯人的传统习俗进行的。亚历山大此举意在(     
A.融入波斯上层社会B.扩大帝国统治基础
C.消除东西民族裂痕D.传播希腊民主政治
10 . 下图为古代世界的帝国扩张示意图,在该帝国统治下(     

A.希腊文化的中心逐渐东移B.西亚和北非文明区首次被统一
C.罗马法体系推动社会发展D.形成了独具一格的拜占庭文化
2023-07-20更新 | 462次组卷 | 20卷引用:江苏省南通市2023届高三一模历史试题
首页3 4 5 6 7 8 9 10 末页
跳转: 确定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