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现代战争与不同文化的碰撞和交流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64 道试题
1 . 如图为西方绘画作品《鸽子与豌豆》,其代表的绘画流派(     
A.以历史和现实重大事件为题材B.注重内心“自我表现”
C.强调色彩的作用,画面辉煌瑰丽D.重视表现光色变幻
2024-03-16更新 | 45次组卷 | 1卷引用:河南省中原名校2022届高三上学期第二次精英联赛历史试题
2 . 对于他们的名称“dada”,不过是这些艺术家门偶然在词典中找到的一个词语,意为空灵、糊涂、无所谓;他们还宣称作家的文艺创作应像婴儿学语那样,排除思想的干扰,只表现器官能感触到的印象。与这一艺术流派风格类似的作品是(     
A.B.
C.D.
3 . 1920年年底,李大钊说:“这些唯心的解释的企图,都一一的失败了……(唯物史观)这种历史的解释方法不求其原因于心的势力,而求之于物的势力,因为心的变动常是为物的环境所支配。”这从侧面反映出李大钊(     
A.已成为马克思主义者B.仍坚持唯心主义观点
C.理性地对待西方文明D.找到了中国落后根源
4 . 国际秩序是指在一定世界格局基础上形成的国际行为规则和相应的保障机制。古代中国和现代美国都曾在构建国际秩序方面发挥过作用。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华夷观作为中国传统的外交观,主张中国的统治者是“天下共主”,对外采用“怀柔远人”的方式来实现“德被四海”的目的,较少使用或不使用武力手段。天下的本意即指其政治意义,是基于地理空间基础上的延展,即“协和万邦”“天下大同”。历史上,朝鲜、日本和越南深受华夏文明的影响,华夷天下观在“朝贡—册封”的互动实践中成为东亚各国的共有国际理念,各国以此为指导思想来参与国际实践。传统东亚世界就是在华夷天下观这一国际理念支配下,出现了以中国为中心的“大中华”与周边诸国各自中心的“小中华”并存的格局。文化认同是维系传统东亚国际秩序的命脉所在。

——摘编自谢桂娟《华夷天下观:古代东亚各国共有的国际理念》

材料二   美国总统威尔逊的新秩序蓝图形成于第一次世界大战后期,以“十四点”计划为集中代表,以国际联盟为核心。一方面,威尔逊要颠覆以“实力政治”为代表的国际旧秩序,代之以尊重领土主权、大小国一律平等的国际新秩序。另一方面,美国要成为新秩序的代表,但不是以经济和军事实力,而是依靠道义武器,依靠不徇私利、秉公决断国际争端的正义形象。但是,新秩序原则充满了矛盾:集体安全也从来没有摆脱过惩罚德国的同盟的影子;“没有胜利者之和平”被视德国为战争罪魁祸首的情绪所掩盖;“自决”原则的含糊不清使之迅速转变为“民族自决”,成为违反威尔逊初衷、摧毁现有帝国的工具,并且点燃了二十世纪最严重内战的火苗。

——摘编自俞沂暄《国际秩序转变背景下的威尔逊主义:起源、政策和影响》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华夷天下观”的特征与历史作用。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评价威尔逊主义。
(3)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别说明华夷天下观和威尔逊主义对构建现代国际新秩序的启示。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对如表解读正确的是(     
排名难民来源国2016年难民人数占全球难民比例难民产生的原因
1叙利亚550万人约24%武装冲突
2阿富汗250万人11%长期动荡暴力冲突
3南苏丹140万人6%武装冲突
①难民主要来自落后的国家和地区       ②发达国家对难民问题的产生无责任
③战争、贫穷是难民产生的主要原因   ④和平与发展是解决难民问题的关键
A.①②③B.①③④C.①②④D.②③④
2024-01-27更新 | 123次组卷 | 4卷引用:河北省沧州市运河区颐和中学2024届高三11月月考历史试题
6 . 海明威参加一战后,带着伤痕和恶魔般的战争记忆,于1929年写出了长篇小说《永别了,武器》;德国作家雷马克也于1929年根据自己在一战中的经历创作了长篇小说《西线无战事》,一年内在欧洲发行500万册,被誉为“古今欧洲书籍的最大成就”。这反映了当时(     
A.欧美极端民族主义泛滥B.人们对战争的反思
C.和平主义成为社会主流D.西方精神危机凸显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7 . 二战后,新加坡借助于旅游规范设计和旅游项目实施,把历史遗产、宗教场所和商业街区等都纳入到“花园城市”“非常新加坡”“东南亚中心城市”“全球艺术中心”等表征系统。这一举措(     
A.割裂了历史文化的传承B.具有鲜明的新加坡特色
C.体现出殖民文化的影响D.利于增强民众文化认同
8 . 有美国军事评论家表示:“越战失败后,(美国)被迫放弃在巴拿马的重大利益……从巴拿马撤退和降旗,即使只是象征性的,也会被作为美国是纸老虎的新证据。”这一观点反映出(     
A.世界殖民体系的崩溃B.西方阵营的分化
C.国际力量对比的变动D.第三世界的合作
2023-12-20更新 | 2165次组卷 | 12卷引用:2023年高考河北历史真题
9 . 美国历史学家在他的《全球通史》中写道:“第一次世界大战之前,亚洲的知识分子已为西方的自由主义和民族主义所激励,他们引用伏尔泰、马志尼和穆勒的话。但现在,他们的后裔很可能引用马克思、列宁和拉斯基的话。1919年7月25日,孙中山博士为这一转变提供了证据,他宣布:‘中国人民在争取民族自由的斗争中唯一的伙伴和兄弟是苏俄工农红军。’”这段话的主旨是(     
A.第一次世界大战推动社会主义思想在被压迫民族中的传播
B.西方的自由主义和民族主义曾是民族解放运动的思想武器
C.第一次世界大战后亚洲民族解放运动具有社会主义革命的性质
D.1919年孙中山就已经产生了联俄、联共、扶助农工的革命思想
10 . 二战后,曾被视为世界上最贫穷的国家之一的韩国迅速崛起,一跃成为一个新兴的工业化国家。有学者认为这与其注意吸收西方文化的精华有关。其吸收的西方文化精神包括(     
①勤俭节约   ②竞争意识   ③社会为先   ④高效率作风
A.①②B.②③C.②④D.③④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