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文化遗产:全人类共同的财富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26 道试题
1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古王国时期(公元前2686—前2181年)是埃及奴隶制国家的极盛时代,当时的法老征用民力,为自己建筑穷奢极侈的陵墓——金字塔。目前在尼罗河下游的平原上,矗立着许多高可摩天的金字塔,绵亘数十里,其中最大的是法老胡夫的陵墓,占地约六百公亩,系用230万块花岗石砌成,平均每块花岗石的重量约2520千克。金字塔的塔身所用的石料,全都经过细工摩琢,方方整整,面平如镜,叠砌在一起,全靠其本身的重量互相衔合,不用任何黏合剂而缝隙不露,虽利刃亦不能楔入,其内部结构也有一定的法式,四壁还饰有雕刻,绘画,宛如地下宫殿,在1979年作为文化遗产列入《世界遗产名录》。

——摘编自郭圣铭《古埃及的文化遗产》

材料二   《世界遗产公约》肯定了属于全人类的世界文化和自然遗产的存在。人类只是世界自然和文化史上一切伟大里程碑的托管者,对这些文物古迹、风景名胜和生态环境的保护,将关系到所有国家和全人类的命运。然而令人遗憾的是,无论是纪念性建筑物、历史城镇,还是自然保护区,这些世界遗产都因时间的流逝,人类不负责的行为,侵蚀,潮湿、污染、快速城市化和观光客激增等原因,不断处于破坏的危机之中。

——摘编自张松《21世纪世界遗产保护面临的挑战》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埃及金字塔被列入世界文化遗产的原因。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当前世界遗产保护所面临的挑战。
2024-06-08更新 | 21次组卷 | 1卷引用:山西省临汾市部分学校2023-2024学年高二5月月考历史试题
2 . 在埃及共计大约110座大小金字塔中,最著名的就是吉萨高地的胡夫金字塔,它是目前世界上已知最大的石块建筑物,重达625万吨,总共用了200多万块石头,其中的一些在原地采集,但大多数则从更远的尼罗河上游地区获取,趁洪水季节搬运到吉萨来。这从侧面反映出古代埃及(       
A.社会组织能力强大B.宗教信仰氛围浓厚
C.物资运输依赖水运D.建筑技术领先世界
2024-05-24更新 | 18次组卷 | 1卷引用:山西省临汾市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3 . 从1834年通过第一部文化遗产保护法起,希腊在对待古迹方面的基本原则就是“文化遗迹永远是第一位的”。尽管一些人认为过于严格的法律有时候会影响经济增长,但希腊文化遗产保护优先的原则从来没有动摇过。希腊的这一做法(     
A.促使社会治理水平得以高度发展B.使文化立国政策得到了有效落实
C.秉持优先发展文化产业的战略D.为人类文化遗产保护提供了借鉴
4 . 截至2006年,山西省共有各级各类文物保护单位6784处,世界文化遗产两处,国家级历史文化名城5座,各级各类博物馆88个,馆藏文物121万余件,其中三级以上珍贵文物54785件。这表明(       
A.我国较早建立起专业的文物保护体系B.山西的历史文化遗产数量居全国首位
C.我国对历史文化遗产保护做出重大贡献D.中华民族传统文化具有多样性的特点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5 . 19世纪末20世纪初,康有为强调国人应重视文物搜集,“以考进化之据”,“以证吾国之文明”。20世纪20年代以后,学术界进行了一系列考古发掘,推翻了西方学者“中国文化西来说”的谬论。这深刻反映了近代我国文物观念(     
A.强调对文物的搜集研究B.倡导建立民众与文物的联系
C.促进国人民主意识觉醒D.关注国家命运注重文化自信
2024-05-09更新 | 253次组卷 | 30卷引用:山西省太原市第五中学校2023-2024学年高二5月月考历史试题
6 . 有学者评述:“世界文化遗产的申报和管理中,自然延伸出一种‘古为今用’的三段论:不遗余力地包装文化遗产;兢兢业业地将文化遗产中报为‘世界级’;迅雷不及掩耳地将文化遗产货币化。”该学者认为这种“古为今用”的做法(     
A.提升了公众对文化遗产的认可度B.背离了设立世界文化遗产的初衷
C.忽视了文化遗产保护的经济效益D.保护了文化遗产的民族性多样性
2024-02-12更新 | 352次组卷 | 21卷引用:山西省太原市第五中学校2023-2024学年高二5月月考历史试题
7 . 1964年通过的《国际古迹保护与修复宪章》中规定,古迹保护与修复目的旨在保存和展示古迹的美学与历史价值,并以尊重原始材料和确凿文献为依据。一旦出现臆测,必须立即予以停止。这一规定(     
A.表明保护文化遗产要坚持实用原则
B.说明古迹保护以艺术性为审美追求
C.强调古迹保护以真实性为第一要义
D.提出古迹修复以完整性为根本目标
8 . 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 下图为古希腊城邦地形图,希腊奥林匹克运动会在奥林匹亚举行。


材料二   公元前776年,埃利斯城邦重建了四年一次的奥林匹克运动会,并和比撒的国王克菜奥斯提尼、斯巴达的莱库古一起签署了一项条约。条约规定,在奥运会期间以及之前和之后的一个阶段要确保休战,暂停敌对状态,同时对其他所有城邦都宣布中立,以便人们通行和参加奥运会。奥林匹克休战为期总计约三个月时间。对于那些在奥林匹克休战期间破坏和平的城邦,埃利斯人会不准他们参加奥运会比赛,并对他们实施罚款,还被禁止参加此后的数届奥运会。这种精神在现代奥运会中得以坚持。1912年第5届夏季奥运会在瑞典首都斯德哥尔摩举行。顾拜旦发表了著名的《体育颂》:“啊,体育,你就是和平!你在各民族间建立愉快的联系。你在有节制、有组织、有技艺的体力较量中产生,你让全世界的青年学会相互尊重和学习,你让不同民族的特质成为高尚而和平竞赛的动力!"

——摘编自白春晓《“奥林匹克休战”的古与今》

材料三   1990922日至107日,第11届亚洲运动会在中国北京举行。这是中国举办的第一次洲际综合性运动会。……在开幕式上,大型团体操表演《相聚在北京》以其磅礴的气势和壮观的场面,向现场7万多名中外观众展示了中华民族的灿烂文化和中国人民的崭新精神面貌。第11届亚运会是一次超大型的亚洲体育盛会,有37个国家和地区的体育代表团共6578人参加,代表团数和运动员人数都超过了前10届亚运会。……亚运会的圆满成功,不仅展示了中国改革开放新形象和超强的组织能力,而且对中国的政治、经济等产生了深远影响,促进了更多的人了解中国、了解亚洲。

——《1990年:中国成功举办第11届亚运会》《党史博览》2020年第4

材料四   要弘扬奥林匹克精神,发挥奥林匹克促进人类和平发展的重要作用,为人类文明进步贡献更多中国智慧和中国力量。

——习近平:《在北京冬奥会冬残奥会总结表彰大会上的讲话》


(1)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奥林匹克运动会的核心理念,简要分析古希腊奥林匹克运动会形成的背景。
(2)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北京亚运会的特点,并分析其积极作用。
(3)综合上述材料,谈谈你对国际竞赛的认识。
2023-09-20更新 | 61次组卷 | 1卷引用:山西省三重教育联盟2024届高三9月联考历史试题
9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有“东方世界艺术博物馆”美誉的莫高窟,是敦煌文化的核心。现留存有自公元4—10世纪以来的700余个洞窟,3000余身彩塑,4.5万平方米壁画,有汉文、梵文、古藏文、龟兹文、回鹘文、于阗文等多种文体的文献,内容涵盖政治、经济、军事、文艺、历史、宗教、哲学等众多领域。其规模之大、内容之丰富,均无可比拟。它是世界上独一无二的文化遗产,是中国,也是世界的文献资源宝库,其地位和影响不可替代。1961年,被国务院首批列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987年,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入世界文化遗产保护项目。并于1991年被授予“世界文化遗产”证书。

莫高窟及其周边环境均被戈壁,沙漠包围着,如何保持这里周边环境的生态平街?是边切需要解决的问题此外,游客的超载,加速洞窟内温度和湿度急速升高、长时间高浓度的二氧化碳含量,对壁画颜料层的色彩和围着状态造成直接的破坏。与此同时,游客的日益增多,使莫高窟景区周边出现大量的垃圾和污染物,造成对景观和遗址地风貌的破坏。

——摘编自买小英《敦煌文化的保护传承与创新发展的研究——以莫高窟为例》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莫高窟被列入世界文化遗产的原因及其在保护与传承过程中所面临的挑战,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以莫高窟为例,谈谈保护历史文化遗产应当注意的问题。
10 . 《世界遗产公约》中对遗产的描述并未使用惯用的“国际”一词,而采用“世界”一词来表达。这不仅突出了“普遍的共同价值,也使文化遗产获得了超越文化民族主义来理解多样的、唯一的地球的眼光。”《世界遗产公约》的推行(     
A.促使文化遗产摆脱了民族属性B.旨在推动国际文化的交流与融合
C.凸显了人类命运共同体的理念D.表明国际合作是遗产保护唯一途径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