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先秦时期的政治体制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44 道试题
1 . 以下关于中国古代不同时期政治状况的表述,按时序排列正确的是(     
①虽置三公,事归台阁,自此以来,三公之职,备员而已
②大盗既灭,而武夫战卒以功起行阵,列为侯王者,皆除节度使
③天子建国,诸侯立家,卿置侧室,大夫有贰宗,士有隶子弟
④掌内外藩蒙古、回部及诸番部,制爵禄,定朝会,正刑罚
A.①②③④B.③②④①C.③①②④D.③④②①
2024-04-29更新 | 147次组卷 | 5卷引用:北京市西城区2024届高三下学期一模历史试题
2 . 殷商时期,统治者崇拜鬼神,认为鬼神可以主宰世间一切。西周统治者则认为天命不是固定不变的,上天并不永远保佑某一个王朝的统治,只有怀保小民,才能得到天的佑护。这一变化(     
A.反映了等级秩序崩溃B.体现了治国思想进步
C.确立了宗法分封制度D.开启了民主主义先河
2024-03-31更新 | 27次组卷 | 1卷引用:北京市育才学校2023-2024学年高二3月月考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3 . 先秦时期有“师保”、“辅贰”之制。《周礼》中记载,有“师氏”之官,“掌以嫩(美 好)诏王”,即“告王以善道”;又有“保氏”之官,“掌谏王恶”。《左传》云:“天生民而立之君……有君而为之贰(卿佐),使师保之,勿使过度。”上述制度意在(     
A.强调天子之德B.提升君王的治国能力
C.增强民本意识D.以公卿制衡君王权力
2024-03-30更新 | 151次组卷 | 1卷引用:北京市丰台区2024届高三下学期一模历史试题
23-24高二下·河南南阳·阶段练习
4 .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史料一     《周礼》记载:大司徒之职,掌建邦之土地之图与其人民之数,以佐王安扰邦国。

史料二     图中绘有山脉、河流、居民点,着重标出了9支军队的驻地、军队番号、防区界线、军事设施和行动路线。图幅中部的三角形城堡,是各支驻军的指挥中心。指挥城堡后面注有甲钧”“甲英的地方是军队武器、粮草的集聚地。

史料三   《晋书·裴秀传》记载,裴秀曾提出制图六体:一为分率(比例尺),二为准望(用以确定地貌、地物间的相互方位关系),三为道里(用以确定道路距离),四为高下(相对高程),五为方邪(坡度起伏),六为迂直(实地高低起伏与图上距离的换算)。

——摘编自葛剑雄《中国古代的地图测绘》

材料二   东周时期地图多用于献祭或军事功能。《禹贡》中地理区分五服,不是按照自然条件划分的,而是按政治地位划分。秦朝地图是行政管理文牍的一部分,地图和其他档案资料有助于保证各种典章制度延续传承。汉代以来,朝贡国的贡品中常常有地图,作为臣属的标志。汉代以后,地方各级政府都定期向中央造送地图。古代中国地图多山水图画式,且图很少,多文字注解。即使后来方志地图多了起来也是为了辅助文字说明。古代中国并没有专门的地图测量官员,即使涉及到地图绘制的定量技术,也多是借鉴天文学、水利学和农学。

——摘编自(美)余定国《中国地图学史》

(1)根据材料一的三则史料探究中国古代地图测绘的历史,分别指出其史料类型和价值。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中国古代地图发展的特点。
2024-03-27更新 | 60次组卷 | 3卷引用:历史(北京卷)-学易金卷:2024年高考第三次模拟考试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5 . 据甲骨卜辞可以推断,在商朝“王臣”是商王的私兵,他们平时活动在商王左右,战时出征。但到了西周晚期,“王臣”囊括了周王国里除周王之外的所有臣民。出现这一变化是因为(       
A.西周已经实现王权强化集中B.“家天下”的局面深入发展
C.分封制得以完善并不断推行D.商周时期实行土地国有制
6 . 在周代贵族的生活中,车马是重要的交通工具。王侯重臣为彰显身份,伞盖总是寸步不离左右。周人认为,车厢底部的方木框象征着大地,圆形的伞盖代表着上天。两个车轮是日月的样子,二十八根伞骨是天上的星宿的数量。上述材料反映了周代(     
①天人合一的审美观念   ②贵族阶层的礼制规定
③宗法纽带的世袭绵延   ④兼并战争的持续不断
A.①②B.①③C.②③D.③④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真题 名校
7 . 战国时期,关东六国国君任相多用其宗族及国人。数代秦王所用秦相,商鞅为卫人,楼缓为赵人,张仪、魏冉、范雎为魏人,蔡泽为燕人,吕不韦为韩人,李斯为楚人。据此可推知(     
A.秦国官僚制相对完善B.秦国用人政策不断改变
C.六国严格遵行宗法制D.法家人物在六国遭排挤
2023-06-21更新 | 5188次组卷 | 39卷引用:北京市第九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一10月月考历史试题
22-23高一下·河南信阳·阶段练习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名校
8 . 春秋中叶,楚国灭掉北邻若干小国,将其改置为县、并设县尹、县公进行统治。县尹、县公虽由贵族担任,但却非世袭之职,国君可随时对其任免调遣。这反映出当时(     
A.中央集权制度已经确立B.贵族世袭特权不复存在
C.家国同构模式开始出现D.传统政治秩序遭受破坏
2023·全国·模拟预测
名校
9 . 庙号起源于商代,对国家有大功的、值得子孙永世祭祀的先王,就会被特别追赠庙号。当时的庙号只有三种:创基立业曰“太”,功高者曰“高”,中兴者曰“中”,另外按照“祖有功而宗有德”的标准,给予祖或宗的称号。这体现了(     
A.王权与神权结合的政治特色B.早期原始民主政治得以延续
C.祭祀活动带有宗法德政色彩D.儒家为政以德思想源远流长
2023-05-17更新 | 936次组卷 | 7卷引用:【2024年一轮复习收官卷】第一模拟(北京卷)-2024年高考历史一轮复习讲练测(新教材新高考)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10 . 下图为2009年山东高青陈庄出土的西周中期偏晚的青铜“引”簋,簋上铭文记录了周王派官员去承继其祖父管理齐国军队。该内容可以佐证(     
   
        图为“引”青铜簋
A.各诸侯国军队由周天子控制B.以血缘亲疏与嫡庶进行分封
C.诸侯并非完全独立于周王室D.西周中晚期分封制遭到破坏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