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先秦时期的政治体制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33 道试题
1 . 某同学在研究春秋和战国两个时期战争变化时,开展了研究性学习,绘制了以下表格。这种变化(     
项目春秋时期战国时期
战争参加者贵族庶民
兵器来源贵族国家
兵制“国人”兵役制;兵农合一。普遍兵役制、募兵制。
参加人数不超过十万人。少则数十万,多则上百万。
A.体现了集权政治的趋势B.提高了贵族的政治地位
C.催生了小农经济的萌芽D.源于华夏认同观念形成
7日内更新 | 14次组卷 | 1卷引用:广东省梅州市梅雁中学2023-2024学年高二5月月考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2 . 中国自古设官而治,从“国中之卿大夫皆公族也,皆世官也”到“政逮于大夫”“陪官执国命”“布衣为卿相”的历史演进,体现了政治形态的一种变化趋势。这一趋势是(     
A.官员选拔利于国家管理B.官制由人治向法治转型
C.贵族政治让位官僚政治D.君主专制取代官僚政治
2022-11-16更新 | 107次组卷 | 61卷引用:广东省汕头市达濠华侨中学2017-2018学年高二第二学期阶段联考(一)历史文试题
3 . 先秦时期,国君遇有大事,一定要召开贵族会议讨论,问题解决不了,再召开国人会议。当时国人在政治上十分活跃。《左传·僖公二十八年》载:“卫侯欲与楚,国人不欲,故出其君。”由此可知,当时(     
A.封建贵族特权逐渐丧失B.政治体系民主趋势加强
C.宗法分封制度已然瓦解D.权力尚未实现高度集中
4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除了军事与经济资源的互为挹注,这些封君与周王室之间,也依仗宗族纽带,用祖先崇拜的繁缛礼仪,以朝贡、觐见、馈赠、通婚、封赏……不断加强亲戚之间的关系……亲缘网络的伦理要求,是敦睦亲戚的孝道。于是,周人统治的机制,取得了道德的意义。

——摘编自许倬云《万古江河:中国历史文化的转折与开展》

材料二   (中国政制)达臻“文明”一途,实应归功于西周的创制。……西周政治里显然有浓厚的贵族色彩,而“共主”名义下的地方分权体制……与秦以后一统的君主“独制”格局泾渭分明。因此古贤多称周秦之间为“天下一大变局”。

——王家范《中国历史通论》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西周宗法分封制的特点。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秦朝的地方政治制度及其特点。概括西周到秦汉中国历史发展的趋势。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商周时期“藏礼于器”。到春秋晚期,在今太原金胜村晋国赵卿墓中出土了25鼎、14豆等,经过考古学家分析该墓陪葬的青铜礼器应为比较完整的一套太牢九鼎和一套大牢七鼎。考古发掘的这一现象可用于研究,当时(     
A.宗法等级制的瓦解趋势B.民营手工业的发展进步
C.封建政治体制初步建立D.人民生活水平相应提高
6 . “文书御天下”,体现了中国古代“文书政治”的传统。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中国古代公文最早可以追溯到商周时期,殷商甲骨卜辞中已有“令”“告”“册”等公文雏形,西周出现“命”“诰”“誓”等王命文书,分别用于授官赐爵、发布政令或训诫臣僚、征伐誓师等重要活动。但总起来看,这一时期的公文文种及数量还很有限,较为系统的行文关系尚未形成。秦汉时文书种类增加,开始形成较为完整的体系。云梦秦简《内史杂》云:“有事请(也),必以书,毋口请,毋(羁)请”;王充《论衡》云:“汉所以能制九州者,文书之力也”。

材料二   唐代正式公文达到15种,更加规范,并以法律形式确定下来。宋代公文文种全方位增多,地方官府间及中央与地方间文书往来远胜前朝,这与地方行政机构的叠床架屋直接有关。元朝皇帝专用文种诏令分为蒙诏和汉诏,以蒙诏为主体,呈现出鲜明的等级色彩。明代皇帝专用文种新增了谕旨,可以绕开文官政府直接下达,到清代开始制度化。清代臣子有一特殊的上奏文种——“奏折”,可以直达御前,增强了保密性。

——摘编自何庄《古代公文文种变迁原因探析》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西周文书政治的特点,说明秦汉时期文书种类增加的历史背景。
(2)根据材料二,概括唐以后文书政治的发展趋势。综合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影响秦汉以来古代公文文种变迁的主要因素。
7 . 许倬云说:“西周分封,诚然有其巧妙之处,却也有先天带来的弊病。”分封制在西周初年巩固了政权,但到了西周后期却造成了王室衰微的局面,其原因是分封制(     
A.给予诸侯世袭性和自主性的权力
B.与中央集权不断加强的趋势相悖
C.无法适应社会生产力的迅速提高
D.破坏了统治集团内部的亲缘关系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8 . 春秋时期,诸侯各国相继在新征服地区设县。晋国、吴国的县仍是大夫的采邑,楚国和秦国的县则由国君派出官吏进行管理。这反映了当时(     
A.列国争相废除分封制度B.转型时期变革趋势增强
C.变法运动确立官僚政治D.县制由中原向边疆扩展
9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政治制度的变革,同时也伴随着社会的变革与动荡,但这种变革往往最能体现历史的演进轨迹。

中国政治制度的变迁趋势

时期政治制度变迁特征概要说明
夏商周贵族政治时代殷商确立了封建制和较完备的宗法制;周朝的分封制与宗法紧密相联,形成了一个政治和血缘相互扭结的分层治理结构
春秋战国官僚制帝国过渡时代礼崩乐坏,宗法政治秩序崩溃。
秦朝汉朝开启君主专制中央集权制时代秦朝开创君主专制中央集权国家制度,汉代巩固。
三国魏晋南北朝贵族与皇权并行时代官僚门阀化和地方政治豪强化。
隋唐大一统官僚帝制走向成熟的时代隋唐像是一对扣得很紧的锁链。前一个创制,后一个继承,完成了中国历史上第二次大的制度转变
宋朝政治制度繁杂的时代
矫五代之弊,重视权力的分散和制衡,但矫枉过正,形成了机构庞杂、人员臃肿,效率低下的政府体系
以上是中国政治制度的变迁趋势示意图,请从中提取相关信息,围绕“政治制度与社会变革”这一主题,自行拟定一个论题,并运用图中的相关史实加以论述。(要求:论题明确,论述合理,史论结合)
10 . 有人认为,中国古代政治从周代的“礼仪政治”到秦代的郡县制、官僚制和法律控制手段,无疑体现了政治形态的一种“现代化”趋势。这里的“现代化”的内涵是
A.从“人治”到“法治”B.礼仪与政治分离
C.国家管理渐趋制度化D.为民主政治奠定了基础
2022-01-07更新 | 698次组卷 | 85卷引用:2014-2015学年广东深圳高级中学高二下期中历史试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