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先秦时期的政治体制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26 道试题
1 . 商代公卿中异姓和同姓所占的百分比分别是78.95%、21.05%,西周是34.78%、65.22%。这一现象说明
A.商代官僚政治体系较完备B.西周家国同构色彩较浓厚
C.分封制的推行开始于商代D.西周沿袭了商代政治制度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名校
2 . 据《左传》可知,陈在楚庄王、灵王、惠王时曾经四度为楚所灭而为“县”,晋在春秋中叶也已较普遍地设置县。最初的县都设在边地,多为国君直属的边地军事重镇,县之长官由国君任命,可以世袭。据此可知,春秋时期
A.已普遍推行郡县制B.依据血缘关系授官职
C.诸侯重视加强集权D.官僚政治已初步形成
3 . 春秋时期,卿大夫的话语体系中,“忠”是高频词,成为其政治伦理的核心。这一现象产生的背景是
A.周天子权威丧失B.中央集权制加强
C.分封制彻底瓦解D.宗法制逐解体
2020-11-11更新 | 36次组卷 | 1卷引用:河南省2020-2021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4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材料二   “封建亲戚”的主要国家,大体就在黄河中下游的农耕文明区;其中鲁、卫、晋、燕这些姬姓封国势力最为强大,地处要冲,足以决定大局。

——(日)伊藤道治《中国古代王朝的形成》

材料三   王(注:东周初年第二代周王)夺郑伯(郑庄公)政,郑伯不朝(朝觐)。秋,王以诸侯伐郑,郑伯击之……(周)王卒大败,祝聃(郑庄公的臣下)射王(周王)中肩。

——《左传·桓公五年》

材料四   



(1)指出材料一图一与图二分别处于哪个时期?结合材料二和图一的信息,说明姬姓诸侯国对西周统治起到了怎样的作用?
(2)依据材料三分析周天子与诸侯之间的关系发生了怎样的变化?指出变化导致的后果。
(3)说出从图二到图三发生的变化,材料四与这一变化有何关联?
5 . 宗法制的目的在于保持奴隶主贵族的政治特权、爵位和财产权不致分散或受到削弱,同时也有利于维系统治阶级内部的秩序。为了达成此目的,周代的宗法制的核心内容是
A.将土地人口分封给诸侯B.加强对诸侯的控制
C.确立更严格的礼乐制度D.实行嫡长子继承制
6 . 人们一认为家谱起于宋代,其实家谱的雏形在殷商卜辞世系关系中就有所反映,隋唐以前,家谱修撰已相当发达,大量家谱书籍问世,只是大多未留传后世:这表明我国
A.分封制影响深远B.宗法观念长期存在
C.封建家长制盛行D.家谱文化博大精深
2020-09-11更新 | 339次组卷 | 21卷引用:河南省周口市六校2021-2022学年高一12月联考历史试题
7 . 祖先崇拜在中国古代长期存在,古人非常重视对祖先的祭祀活动。下列制度与这一现象有关的是
A.世袭制B.分封制C.宗法制D.郡县制
2020-12-11更新 | 130次组卷 | 1卷引用:河南省2017年1月普通高中学业水平考试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名校
8 . 王国维说:“盖诸侯之于天子,犹后世诸侯之于盟主,未有君臣之分也。”材料反映的中国古代早期政治制度特点是
A.中央集权尚未形成B.神权与王权相结合
C.政治与血缘相结合D.封建等级秩序森严
2020-10-13更新 | 329次组卷 | 61卷引用:2015-2016学年河南扶沟县包屯高中高一上第一次段考历史试卷
9 . 春秋时期,赵简子说:“------克敌者,上大夫受县,下大夫受郡,士田十万庶人工商遂。”这突出表明春秋时
A.世卿世禄的分封关系受到冲击
B.官僚政治取代了贵族政治
C.工商皆本的经济思想风行
D.以郡县为地方行政区划的中央集权制形成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名校
10 . “先王之法,立天子不使诸侯疑焉,立诸侯不使大夫疑焉,立嫡子不使庶孽疑焉。疑生争,争生乱,是故诸侯失位则天下乱,大服无等则朝廷乱”。这表明西周实行嫡长子继承制的目的是
A.保证贵族血统的纯正B.防止内部纷争,强化中央集权
C.解决权位和财产的继承与分配,稳定统治秩序D.确立嫡长子的最高地位
2020-10-13更新 | 77次组卷 | 81卷引用:2014-2015学年河南洛阳市第八中学高一10月月考历史试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