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先秦时期的政治体制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78 道试题
1 . 商朝时期地方方国经常与商王处于战争状态。西周时期地方诸侯都要朝觐述职,周天子的政令可以直接下达到诸侯。这是因为西周(       
A.中央集权逐步确立B.实行了分封制
C.周王权力高度集中D.实行了宗法制
2 . 《殷周制度论》记载:“周人既立嫡长,则天位素定,其余嫡子、庶子皆视其贵贱贤否,畴以国邑。开国之初,建兄弟之国十五,姬姓之国四十……故殷之诸侯皆异姓,而周则同姓、异姓各半。”这反映了(       
A.商朝确立了嫡长子继承制B.宗法制是分封制的具体表现
C.西周实行家国一体的制度D.分封制拱卫了周王朝的统治
3 . 周代商而有天下,摧毁商殷及其同盟淮夷的残余势力后,又在全国大封同姓、功臣和古帝王 之后于新占领的东方“以藩屏周”。材料反映出西周推行 (     
A.禅让制B.分封制C.宗法制D.皇帝制度
4 . 西周改变了臣服部族的领导,建立了新的地方政权组织形式,形成以周王室为中心的、统一的地方分权制度。该“地方分权制度”是(     
A.王位世袭制B.宗法制C.分封制D.三公九卿制
5 . 下列历史现象或事物按照朝代先后顺序排列正确的是(     
序号事件
汤武革命、国人暴动、田里不贔
玄学、士族门阀、均田制
青苗法、榷场、科道
推恩令、太学、《轮台罪己诏》
A.①④②③B.③①②④C.④③①②D.①②④③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名校
6 . 战国时期,各诸侯国经过变法后,国君“量能而授官”,并且官吏一般都是领取实物俸禄,以代替过去的采邑。这表明该时期
A.中央集权制度正式确立B.频繁的变革阻碍了社会发展
C.君主集权制度逐渐形成D.经济发展带动官僚制度改革
7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侯的担任者多为商周围方国的首领,他们一方面臣服于商,接受商王赐予的封号,一方面是土著国家的首领。但是,各诸侯国、方国的官吏,不是由商王任免的。诸侯国要负担纳贡、服役、戍边或随王出征等义务。商王还要派王族的亲信去地方监督当地首领,便于控制并加强其统治。

——摘引自卜宪群《中国通史(一)》

材料二   受封诸侯对周天子有镇守疆土、勤于王事、交纳贡赋、朝觐述职等义务。封国内的土地,原则上诸侯只有占有权和使用权,没有所有权,不得买卖或转让。诸侯在国内行使君权周天子与绝大数诸侯都是亲戚关系,同姓诸侯不是他的兄弟就是他的子侄,异姓诸侯通过婚姻与他形成甥舅之亲。家、家族、宗族都是以父系为主干的血缘关系为纽带,将这种纽带放射到整个国家,全国就是一个大家庭。

——摘引自任世江《高中历史必修课程专题解析》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商代对地方实施的统治方式并阐释其内涵。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西周的国家治理方式并简析其对西周统治的影响。
9 . 人们一般认为家谱起源于宋代,其实家谱的雏形在殷商卜辞世系关系中就有所反映,隋唐以前,家谱修撰已相当发达,大量家谱书籍问世,只是大多未留传后世,这表明我国
A.分封制影响深远B.宗法观念长期存在
C.封建家长制盛行D.家谱文化已经消亡
10 . 夏商周王朝都是通过部族之间的斗争建立起来的,国家的管理机器是由部族的管理机构改造而成的。这表明
A.早期文明具有野蛮性B.国家与部族融为一体
C.血缘关系是唯一纽带D.王权未实现高度集中
2021-02-02更新 | 111次组卷 | 2卷引用:2023年高考福建历史真题变式练习中国古代史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