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先秦时期的政治体制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47 道试题
1 .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七八千年前,中国北方和南方的农业与农耕聚落都有了很大发展。耒、耜的出现和普遍使用,粮食的储备,使人们的精神生活得到多方面的发展。内部大小血缘集体之间以及个人之间,关系平等和睦。

——《简明中国历史读本》

材料二   在郭家庄发掘160号商代墓,出土青铜礼器40件,器表均有精美的纹饰和族徽文字,还有28件青铜乐器和生产工具,220件青铜兵器和900多枚铜镞,……墓主人可能是地位较高的武将。

——《新中国考古五十年》

材料三   内外服制滥觞于夏,形成于商,影响至周,是独特国家结构形式,内服为王畿之地,系商朝直接控制的国家中心地区,“居天下之中”。内服职官数量众多,由商王直接任免。外服是指商王畿以外的土地,外服职官有侯、甸、男等。卜辞中侯的数量有五十多个。文献中还有九鄂侯、翼侯等。这些侯的担任者多为商周围方国的首领,他们一方面臣服于商,接受商予的封号,另一方面是土著国家的首领,不是由商王任免。诸侯国要担负纳贡、服役、戍边或随王出征等义务。

——卜宪群《中国通史·从中华先祖到春秋战国》


请回答:
(1)根据材料一,指出“有了很大发展”的表现。结合所学知识,列举这一时期我国的文化遗存。
(2)根据材料二,从商代墓出土文物中可以归纳出当时的哪些历史信息?
(3)从社会发展的角度,评价材料三中的制度。
2 . 李山在《中国文化史》一文中写道“古代中国人缺少外战的热情,但有守卫家邦的意志。重视血缘家族,关注人伦情感,崇尚家国认同,它不足以激发主动征战的热情,却足以产生‘执干戈以卫社稷’的道义精神。家国对于他们来说是生死于斯的土地。”对这一民族精神的形成有深刻影响的是
A.分封制B.宗法制C.礼乐制D.军功制
2020-09-01更新 | 549次组卷 | 39卷引用:江苏省连云港市赣榆智贤中学2020-2021学年高一上学期开学考试历史试题
4 . 春秋后期,周景王的正妃生有两子:姬猛、姬匄。景王死后,姬猛继位。其庶长子姬朝杀害姬猛,自立为王,实力强大的晋国攻打姬朝而拥立姬匄为王。这说明当时
A.中央集权走向衰落B.兄终弟及成为继承原则
C.诸侯霸权交替频繁D.宗法制仍具较大影响力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5 . 董书业先生在《春秋史》中提出,春秋时期的一个重要时代特征,是“统一局面的酝酿”。在列国纷争中,秦、晋、楚、齐、吴等诸侯国进行体制改革强化中央集权,兴起了一种新的地方制度,该制度是
A.君主专制B.王位世袭制C.官僚制度D.郡县制
6 . 福建土楼已被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在著名的承启楼前有一幅楹联:“一 本所生, 亲疏无多,何须待分你我;共楼居住,出入相见,最易结重人伦。”该联所体现的文化内涵源于下列哪-种制度
A.郡县制B.分封制C.宗法制D.内外服制
2020-08-18更新 | 127次组卷 | 27卷引用:2012-2013学年江苏东台唐洋中学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历史卷
7 . 在研究西周某一政治制度时,学者董恩林指出:周代受封侯从周天子手中得到的最重要的权力便是因地制宜、开疆拓土,在分封各诸侯“并国”“开地”的过程中,周王的天下一统局面才得以形成和扩展,达到空前广袤的程度。作者意在强调
A.分封制加强了周天子对地方的统治B.西周的国家政权开始逐渐趋向严密
C.宗法制保证了各级贵族的政治特权D.礼乐制度保证了周王具有至尊权威
2020-08-05更新 | 400次组卷 | 28卷引用:江苏省泰州市2019-2020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选修)试题
8 . 秦始皇统一全国后,在全国设郡36(后增至41),设县约1000左右。郡的最高长官是郡守,对上承受中央命令,对下督责所属各县。县的最高长官为县令或县长,县以下设有乡、里两级地方基层行政机构。郡县长官一概由皇帝直接任免调动,不能世袭。以此可见,郡县制与周代“封土建邦”的分封制相比,最主要的差别是
A.形成了直接向皇帝负责的监察体系B.实现了形式上的全国统一
C.确立了以贵族世袭为特征的地方机构D.实现了中央对地方的垂直管理
2020-08-04更新 | 66次组卷 | 19卷引用:【校级联考】江苏省淮安市淮阴师范学院附属中学等四校2018-2019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联考历史试题
9 . 《吕氏春秋慎势》载:“王者之封建也,弥近弥大,弥远弥小,海上有十里之诸侯以大使小,以重使轻,以众使寡,此王者之所以家以完也。”材料说明分封制
A.推动了国家走向统一B.加强了中央对地方的集权
C.稳固了国家政治局势D.明确了王室内部等级关系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