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先秦时期的政治体制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06 道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1 . 商人宣扬其始祖是天神下降,主宰地上的一切人事。周灭商之后提出,为政者惟有敬“德”才能“祈天永命”,由是师保辅政、大臣谏议制度比夏、商有所发展。这一变化
A.推动了原始民主制度的发展B.强化了西周贵族政治统治
C.奠定了儒学形成的社会基础D.使王权摆脱了神权的束缚
2 . 商朝所分封的附属国君长,与商王很少有血缘烟亲关系。而周朝所分封的诸侯中,周王称同姓诸侯为伯父或叔父,称异姓诸侯为伯男或叔舅。这反映了西周分封制
A.实现中央对地方的控制B.强化了君主的专制权力
C.具有浓厚的宗法制色彩D.推动了大一统局面形成
2020-10-20更新 | 106次组卷 | 17卷引用:河南省六市2018届高三第二次联考(二模)文综历史试题
3 . 春秋时期,郑国初铸刑书时,晋国保守贵族叔向致信于郑国执政子产,指出此举会导致“民知争端矣,将弃礼而征于书,锥刀之末,将尽争之”,子产则回答说这是时势发展的必然。这反映出当时
A.礼乐文化秩序遭到破坏B.传统治国方式出现调整
C.法家法治主张受到重视D.贵族阶层特权得到强化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4 . 有考古资料显示:西周某国墓葬群以一座七鼎墓为最大,三座五鼎墓和若干三鼎、二鼎、一鼎墓分散各处呈拱卫之势。由该资料可以推论
①该国应是诸侯封国          ②七鼎墓主人应是卿大夫
③宗法制是西周的政治特征④墓葬考证是获得西周历史信息最便捷的途径
A.①③B.①④C.②③D.②④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5 . 《左传》记载:“天子建国,诸侯立家,卿置侧室,大夫有贰宗,王有隶子弟,庶人、工、商,各有分亲,皆有等衰。”材料反映的西周政治制度的信息包括
①分封制        ②宗法制   ③世袭制             ④等级制
A.①②B.②④C.①②④D.②③④
6 . 西周时周公制定了礼乐制度,“礼”主要是用来显示社会中各等级之间差异的。为弥补其缺陷,周公同时制定的“乐”已超越了音乐本身,带有浓厚的政治、社会色彩。这表明周乐
A.规定了人们的行为规范B.显示了社会的等级贵贱
C.促进了社会成员的和谐D.提升了民众的艺术素养
7 . 《行梁传》记载:“(西周)寰内诸侯非有天子之命.不得出会诸侯,不正其外交、故弗与朝也、”而到了春秋时期,诸侯朝见天子比之西周多了许多随意性,或不朝、或携私意朝王,或朝于非时,或朝于非所。这一变化表明,春秋时期
A.礼乐制度不复存在B.周天子权威消退
C.尊祖敬宗意识淡薄D.君臣间矛盾激化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8 . 西周时青铜礼器主要有鼎、鬲、盨、簋、豆、敦等类,它们大多制作精美,造型端庄,纹饰威严、华丽。贵族阶级生前或死后所使用的礼器依次规定为九鼎八簋、七鼎六簋、五鼎四簋、三鼎二簋、一鼎一簋等五个等级,其对应的使用者分别为周天子、诸侯国君、上大夫、下大夫和士。这主要说明了当时的青铜器
A.充当了人与神沟通的媒介B.种类繁多受益于分封制度
C.制作技术被贵族牢牢控制D.是象征权力的徽章和道具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9 . 春秋战国时期,诸侯国初步具备了君主专制国家的雏形,正从宗族国家向君主专制国家过渡。这反映出春秋战国时期(       )
A.宗法分封制度已经终结B.血缘政治纽带得到加固
C.官吏选拔原则发生变化D.家国一体观念趋向淡化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10 . 为了巩固西周政权,周公东征,摧毁商殷及其同盟淮夷的残余势力后,又要在全国冲大封同姓、异性和古帝王之后于新占领的东方,“以藩屏周”。这说明分封
A.有效解决了地方分权B.传播了西周先进文化
C.巩固了血缘贵族同盟D.具有武装部落殖民性
2020-10-02更新 | 64次组卷 | 3卷引用:全国百强名校领军考试2021届高三9月联考历史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