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先秦时期的政治体制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06 道试题
1 . 春秋末期,鲁国贵族季孙氏任用无土无民但受谷禄的孔子为相,孔子又使其弟子仲由为季氏之宰。据记载,当时孔门弟子多以受谷禄的方式被各诸侯国延揽入仕。这一现象表明当时
A.士人阶层政治地位提高B.尚贤风气十分盛行
C.新兴地主阶级迅速崛起D.官僚政治已经萌芽
2 . 下图为中国古代气温变化曲线图。对其解读准确的是
A.朝代的垮塌均发生在气候变暖的高温区间
B.寒冷期北方游牧民族南迁导致战争频繁发生
C.温暖期社会相对稳定,国力远胜于寒冷期
D.气候冷暖变迁对朝代兴衰更迭起决定性作用
3 . 有学者指出,春秋的诸侯国不是一个纯粹的政治机构,国君君临天下但并不治民。对于卿大夫而言,只知效忠于“家”,而不知效忠于“国”。这反映出
A.“家国”同治的观念B.宗法制的实施
C.社会转型的完成D.“国”与“家”的对立
4 . 据出土于江苏丹徒的宜侯大簋鼎文(如图)记载,周康王(周武王之孙)在分封前认真考察地图,确定分封范围,并在宜地的宗庙举行祭祀;然后在一个特别选定的日子里,举行仪式,宣读册命诰辞:将虞侯大改封到宜地,做宜侯,给予一系列的封赏。这反映出西周早期
A.天子政治权威依赖于神权B.贵族政治向官僚政治演变
C.诸侯逐渐丧失世袭统治权D.分封制在实践中规范成熟
5 . 周代社神为禹,谷神为稷,不仅将周人的祖先神“后稷”定为了国家神,而且让分封的无论是同姓还是异姓诸侯国,都作为共同的“神”进行祭祀。这一做法旨在
A.确立周王共主地位B.建立统一的宗教体系
C.提高文化信仰认同D.强化周政权的合法性
2020-09-18更新 | 372次组卷 | 6卷引用:四川省绵阳市江油中学2019-2020学年高二6月月考历史试题
6 . 西周初年,周公长子伯禽就封鲁国。《史记·鲁周公世家》说:“鲁有天子之礼乐者,以褒周公之德也。”由此可以得知
A.鲁国在西周的地位较为显赫
B.西周时期还没有形成严格的等级秩序
C.鲁国是西周时期最大的封国
D.春秋时期出现了“礼崩乐坏”的局面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7 . 学者姚大中在其著作《黄河文明之光》中指出:“周文化对中国域内人类活动秩序最早设定统规则与制度化成功……中国文化的正统便以周文化为深厚根基。”下列表述属于周朝政治文化范畴的是
①殷民七族封于殷 ②别黑白而定一尊   ③立嫡以长不以贤   ④凡周之土,不(丕)显亦世
A.①②③B.①②④C.③④D.②③④
8 . 有学者说:“(西周时)周天子只是国家现实与精神上提纲掣领的领袖,是天下的共主,是国家主权的体现者,天下诸侯则可以在周室礼乐制度下各得其所、各行其道。”由此可知,他认为西周时
A.国家实现了形式上统一B.分封制度走向了瓦解
C.中央集权制得到了强化D.礼乐制度削弱了王权
9 . 下表是考古发掘的战国时期部分墓葬信息表。它反映出当时
注:*表示该数据是最小值;表示没有相关信息
A.等级秩序遭到破坏B.周王推崇薄葬
C.贵族阶层开始没落D.墓葬制度完善
10 . 家谱的雏形在殷商卜辞世系关系中有所反映,隋唐以前,家谱修撰相当发达,大量家谱书籍问世,但大多未留传后世,人们一般认为家谱起于宋代。 这反映出
A.分封制对中国的社会影响深远B.宗法观念日常生活中长期存在
C.君主专制带来封建家长制盛行D.家谱文化是中国优秀传统文化
2020-08-01更新 | 309次组卷 | 4卷引用:四川省内江市2021届高三零模文综历史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