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先秦时期的政治体制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06 道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1 . 西周把平民分为两类,居住在城中的人称“国人”居住在城外的人叫作“野人”。国人享有一定的政治和经济权利,野人则只从事农业生产活动,不得参与政事。这种制度
A.加速了城乡之间人口流动B.强化了社会的等级观念
C.确立了贵族世袭特权地位D.促进了土地制度的改革
2 . 制度建设是中国古代国家治理的重要内容,彰显了中华文明的智慧。阅读下列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中国古代历代统治者注重通过制度创新,完善国家治理。摘编自《中国通史》
这套国家制度和国家治理体系历经数千年,各项制度既前后相继、互为关联,又不断发展、持续变革。摘编自李国强《我国国家制度和国家
治理体系的深厚历史底蕴》
(拓跋魏)国中一切制度文物,亦无一不仿南朝。至北齐北周之治制,则尤为隋唐治制之所本,于中国之贡献颇大。摘自1913年《共和国教科书·本国
史:上卷》和1928年《初中本国史》
从材料中任意选取一个角度,围绕“制度建设”自拟一个论题,并运用中国古代史知识进行阐述。(要求:论题明确,论证充分,史论结合,逻辑清晰)
3 . 由王室派出官员监察诸侯国的国监制度,是西周时期一项重要的政治制度。湖北叶家山曾国地出土的一只青铜簋铭文为“濮监作尊簋”,作器者的身份为周朝派到濮国的国监。据此可知,这一制度
A.实现了王室对地方的有效控制B.强化了周天子的专制权力
C.体现了西周集权思想的萌发D.实现了西周统治长治久安
4 . 据《国语·周语》记载,周穆王准备征伐未及时进贡的犬戎,祭公谋父以“增修于德而无勤民于远”试图谏止,周穆王执意西征,仅“得四白狼、四白鹿以归”。此后,戎狄不朝。这一记载表明(     
A.分封制下君臣关系制度化B.古代谏议制度起源于西周
C.仁德治国的观念源远流长D.周天子失去天下共主地位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5 . 在关于周代建制的记载中,既有“君,谓有地者也”“天子、诸侯及卿大夫有地者皆曰君”的内容,也有“无田禄者,不设祭器”“持手而食者不得立宗庙”。这些记载说明(       
A.分封制宗法制互为表里B.有地成为分封的唯一标准
C.西周祭祀礼仪法则严苛D.君统宗统有同一经济基础
2021高三上·全国·专题练习
6 . 殷因于夏礼,所损益可知也;周因于殷礼,所损益可知也。其或继周者,虽百世,可知也。汉承秦制,唐袭隋规,这些现象本质上反映了
A.历代重视吸取前朝教训B.中华文明的连续性
C.缓和尖锐阶级矛盾D.维护专制集权统治
7 . 西周以镐京为都城,除此之外在王畿区广设都邑宫馆,在王畿区以外的交通要道沿线及族群关系复杂的边疆地区设置王帐,供周王“巡狩”时驻跸。此举       (  )
A.实现周王对地方的直接控制B.以监察异姓功臣为首要目的
C.适应管控地方强化王权之需D.建立起沟通全国的交通网络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8 . 西周时期的社会伦理关系一般适用于同族和亲戚;春秋时期,社会伦理关系不仅用于宗族和亲成,在血缘人伦外还增添了异邦、异族的“道路之人”。这一变化反映出春秋时期
A.社会人员可自由流动B.宗法观念日益淡化
C.儒家思想影响力扩大D.国家的地域化治理
9 . 郑庄公(郑国第三位国君)去世后,郑国政权频繁易主。下表所示为郑庄公诸子在位的情况。由此可知,当时
A.宗法体系难以维持B.西周统治面临危机
C.分封制度走向崩溃D.争霸战争频繁发生
2021-11-23更新 | 269次组卷 | 1卷引用:金太阳2022届高三11月联考历史试题(鄂豫晥赣卷)
10 . 大一统

材料

著作

内容摘要

《春秋公羊传》

“何言乎王正月?大一统也。”

《孟子》

“天下恶乎定?”吾对曰:“定于一。”

《韩非子》

“事在四方,要在中央。圣人执要,四方来效。”

《荀子》

“天下为一,诸侯为臣,通达之属莫不从服”“四海之内若一家。”

《史记·秦始皇本记》

“海内为郡县,法令由一统。”

《汉书·董仲舒传》

“《春秋》大一统者,天地之常经,古今之通谊也。”

《汉书·王吉传》

“六合同风,九州共贯。”
概括材料“大一统”的内涵,依据材料,并结合秦汉时期的相关史实加以阐释。(要求:史实准确,史论结合,逻辑严密,表述清晰)
2022-07-13更新 | 226次组卷 | 5卷引用:北京市房山区2021-2022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首页4 5 6 7 8 9 10 11 末页
跳转: 确定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