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先秦时期的政治体制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06 道试题
1 . 据《左传》记载,周天子分封诸侯时皆有策命,如封鲁时命以《伯禽》,封卫时命以《康浩》,封晋时命以《唐浩》,这些策命的内容大多是说明封赏的原因、具体的赏赐和对诸侯进行教导与勉励。周天子的策命
A.剥夺了诸侯再次分封的权利B.显示了皇权至高无上的权威
C.意在明确君臣关系以巩固政权D.实现了中央对地方的垂直管理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2 . 汉字“家”的字义,商代卜辞首先为“氏族宗庙”,也有“氏族(宗族)”之义:西周金文中均为“氏族(宗族)”;春秋时代主要为“氏族(宗族)”,也有“宗庙”之义;春秋末年到战国初期出现“个体家庭”之义。这一演变过程表明(     
A.宗族宗法观念加强B.个体农业经济产生
C.社会组织形式变化D.血缘关系纽带松弛
2023-01-12更新 | 325次组卷 | 6卷引用:山东省日照市2023届高三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A卷)
3 . 周人灭商以前以丰镐一带为中心,是为“宗周”。周公二次东征后,以洛邑一带居“天下之中,四方入贡道里均”,“卒营筑,居九鼎焉”,以洛邑为王城,是为“成周”。据此可推知,定鼎洛邑旨在(     
A.不断扩大西周王畿范围B.实现对地方的垂直管理
C.促进南北之间文化交流D.构建天下共主的正统性
4 . 商汤灭夏之后,称颂禹“久劳于外,有功于民”,并且继续祭祀夏朝确立的土神。周武王灭商之后,封武庚(纣王的儿子)于朝歌(今河南淇县),以主殷商的祭祀。商汤周武王这样做,旨在(     
A.减少政局动荡B.承袭前代制度
C.构建政治认同D.形成官僚政治
2023-03-22更新 | 397次组卷 | 3卷引用:天津市和平区2023届高三一模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5 . 西周时期,天子谓同姓诸侯、诸侯谓同姓大夫皆曰父,“父乃同姓重亲之称也”;战国时期,将“父”与“老”“师”等词连缀,如“耆老有高德者,名曰父老”,“古者,年七十而致仕,老于乡里,大夫名曰父师”。这一变化折射出
A.儒家伦理的发展B.礼乐制度的延伸
C.宗法关系的扩大D.社会转型的加剧
2022-03-26更新 | 325次组卷 | 3卷引用:西南四省名校2022届高三下学期第三次大联考文科综合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6 . 在建政过程中,周天子作为天下之大宗,理所当然地成为天下之君,周王室也就成为西周国家中央政权。相对于周天子而言,诸侯为小宗而宗于天子,因此,诸侯国便成为臣属于周王室的第二级政权。据此可知,西周统治(     
A.凸显了周天子的绝对权威B.保证了贵族的政治垄断
C.体现了政治与宗法的统一D.增强了华夏观念的认同
2023-02-27更新 | 291次组卷 | 19卷引用:九师联盟2023届高三2月联考(全国卷)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7 . 西周司法模式的核心特征在于授权,即通过审判权的个别授予方式,而不是建立专门的司法官员体系来实现王朝的司法职能。被授权者以王朝代言人的身份处理争端、消除纠纷、团结力量、控制权贵。这一做法(     
A.表明依法治国观念受到推崇B.一定程度上侵蚀了国家权力
C.强化了周天子对基层的治理D.促进了统治疆域的不断扩大
8 . 有学者认为“该制度下每个中心都以结构复制的方式,将中心的治理模式、文化生态等特性‘粘贴”下来,即部分拥有整体的全部功能。因此,当一个中心被摧毁后,其他中心可以重建系统。”该学者意在强调
A.中央集权制度呈现出稳定性B.郡县与中央的组织结构相同
C.宗法制家国一体的政治结构D.分封制具有防乱御变的价值
9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政治制度的变革,同时也伴随着社会的变革与动荡,但这种变革往往最能体现历史的演进轨迹。

中国政治制度的变迁趋势

时期政治制度变迁特征概要说明
夏商周贵族政治时代殷商确立了封建制和较完备的宗法制;周朝的分封制与宗法紧密相联,形成了一个政治和血缘相互扭结的分层治理结构
春秋战国官僚制帝国过渡时代礼崩乐坏,宗法政治秩序崩溃。
秦朝汉朝开启君主专制中央集权制时代秦朝开创君主专制中央集权国家制度,汉代巩固。
三国魏晋南北朝贵族与皇权并行时代官僚门阀化和地方政治豪强化。
隋唐大一统官僚帝制走向成熟的时代隋唐像是一对扣得很紧的锁链。前一个创制,后一个继承,完成了中国历史上第二次大的制度转变
宋朝政治制度繁杂的时代
矫五代之弊,重视权力的分散和制衡,但矫枉过正,形成了机构庞杂、人员臃肿,效率低下的政府体系
以上是中国政治制度的变迁趋势示意图,请从中提取相关信息,围绕“政治制度与社会变革”这一主题,自行拟定一个论题,并运用图中的相关史实加以论述。(要求:论题明确,论述合理,史论结合)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10 . 战国中期,各国国君对各级官吏一般是给予一定数量的粮食作为俸禄,有时赏给部分钱币或黄金(青铜)。以官位的高低定俸禄的多少,既有万担厚禄的高管,也有“斗食”的小吏。这种俸禄制度说明
A.国家政治构建发生转变B.国君集权趋势已经出现
C.官僚政治取代贵族政治D.周王失去“天下共主”地位
2022-04-14更新 | 275次组卷 | 3卷引用:辽宁省2022届普通高中学业水平选择性考试冲刺压轴卷(一)历史试题
首页2 3 4 5 6 7 8 9 末页
跳转: 确定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