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先秦时期的政治体制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06 道试题
1 . “西周以同姓兄弟或亲信所封的诸侯国已非过去承认的原有邦国,而是以武力为背景,在原有众多邦国的地域内人为‘插队’进去,很像‘掺沙子’”。这一做法旨在
A.建立中央集权B.维护宗法制度
C.加强地方管理D.削弱贵族势力
2 . 会盟是古代诸侯间会面和结盟的仪式。如表是《春秋》中所见四类会盟活动统计简表,据此可知(     
鲁君
年数
次数
类别
隐公桓公庄公悯公僖公文公宣公成公襄公昭公定公哀公总计
11183223318181831321527255
王臣与会(天子与诸侯)6111131115
诸侯与诸侯884112483645366
诸侯与卿大夫2431583151465571
卿大夫与卿大夫131341053939
总计1112722614152331181418191
A.宗法血缘关系消失B.谈判解决国家争端
C.等级制度完全颠覆D.礼乐制度遭到破坏
2023·全国·模拟预测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3 . 下表是西周部分职官及其职能统计表。据此可知,西周时期(       
职官职能
小宰听师田以简稽(查核),听闾里(乡里)以版图
遂人掌邦之野,以土地之图经田野
土训掌道地图,以诏地事
司险掌九州之图,以周知其山林、川泽之阻
冢人掌公墓之地,辨其兆域(墓地)而为之图

A.绘图是职官基本技能之一B.土地私有制度已经确立
C.政府重视实地考察与管理D.古代官制逐渐走向成熟
2023-05-12更新 | 59次组卷 | 1卷引用:2023年普通高等高校招生考试·临考押题密卷历史(A卷)
4 . 《史记》载:黄帝的疆域“东至于海,西至于江,北逐荤粥”。但据(周)甲骨文记载:至“周用 封建制以镇压四国”,却“始终未曾没收蛮貊土地人民统一寰宇之内”。上述差异可用来说明
A.各民族共同塑造了国家统一B.地域统一是一个渐进的过程
C.周代封建制阻碍了国家统一D.国家统一有悠久的历史传统
2020-11-27更新 | 202次组卷 | 2卷引用:云南省昆明市第一中学2021届高三第三次双基检测文科综合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5 . 西周“宗法制度实际上是一种血缘认同制度,它规定了同一血亲共同体成员之间的亲疏关系、嫡庶关系、等级关系、相对地位和世袭权力”。据此可知,宗法制
A.促进了宗族观念形成B.规范了宗族内部秩序
C.强化了嫡长子的特权D.奠定了分封制的基础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6 . 战国时代各国对于官吏的任用,一般都以俸禄制度代替过去的食邑制度。俸禄制度的实行在当时的主要作用是(  )
A.推动了商品经济发展B.肯定了郡县制进步性
C.促进了分封制的瓦解D.有利于国家选拔人才
2020-11-02更新 | 273次组卷 | 22卷引用:2014年高中历史古代政治文明 早期政治制度和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7 . 有学者指出:“分封制度对相对于四夷的中国传统的形成与扩大,对中国文化自先秦以来日益壮大与普遍认同的获得,起了不可低估的作用。”这里主要强调(  )
A.分封制扩大西周文化的作用B.分封制巩固西周统治的作用
C.分封制推动中原文明的传播D.分封制阻碍了中华民族融合
2020-10-16更新 | 171次组卷 | 40卷引用:2014-2015学年山西忻州一中高二下期中历史试卷
8 . 社会转型就是社会政治制度、经济结构、文化形态、价值观念等发生深刻变化。转型过程中各种制度在继承与创新中不断演进。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

材料一:春秋战国时期是中国历史上承前启后的重要时期,因为春秋战国时期中国完成了社会的转型。在此之前中国社会仍然是血缘社会,是封建诸侯、贵族分权的时代;在此之后虽然仍有浓重的血缘色彩,但转向了地缘社会;还是专制独裁、皇帝集权的时代……中国自夏朝以来的四千年历史可以分为前后两大阶段,春秋战国时期就是这两大阶段之间的转型时期。

﹣﹣辛田《春秋战国时期社会转型研究》

材料二:美国的共和政体吸收了雅典民主的理念,……它用代表制改造了罗马的公民大会,使之成为“委托﹣﹣代理”的“间接民主”机构。它借鉴了君主制的长处,强化了行政权的功能和作用,并将它赋予单独一个人行使。同时,美国的建国者还从历代的分权理论和制度中获得借鉴,把它加以改造,转化为一种复合的分权和制衡体制……从而保证“有限政府”理念的实现。总而言之,美国的共和政体在一定意义上是对雅典民主、罗马共和制和英国宪政君主制加以综合吸收和创造性转化的结果。

﹣﹣李剑鸣《“共和”与“民主”的趋同﹣﹣美国革命时期对“共和政体”的重新界定》


请回答:
(1)根据材料一,归纳概括春秋战国时期社会转型前后的不同点?
(2)据材料二和所学知识,简析美国共和政体是如何对“雅典民主、罗马共和制、英国宪政君主制”加以综合吸收和创造性转化的?
2020-08-11更新 | 157次组卷 | 2卷引用:新教材知识讲学-中外历史纲要上册-核心素养卷-专题02春秋战国时期的政治、社会及思想变动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9 . 下图是西周初期的分封示意图,从图中可以看出,西周建立之初所封诸侯多集中于镐京的东北部、东部、东南部,而统治中心的渭水流域及西面、北面几乎没有。其如此封侯布局的主要目的是( )
A.扩展周王朝的疆域B.监督商族残余势力
C.利于周朝文化远播D.防范诸侯割据称雄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10 . 战国时期,各国任命官吏时授予玺印,上下往来行政文书需加盖玺印,官吏任满或因罪免职时将玺印缴回。武官有将、尉等,调动军队发放虎符,将领持右半,左半存于君主处,调动军队时,左右合符,命令方能生效。这反映出当时(     
A.政府重视整顿吏治B.贵族不再统领军队
C.地方割据形势严峻D.官僚制度初见雏形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