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先秦时期的政治体制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6 道试题
1 . 社会转型就是社会政治制度、经济结构、文化形态、价值观念等发生深刻变化。转型过程中各种制度在继承与创新中不断演进。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

材料一:春秋战国时期是中国历史上承前启后的重要时期,因为春秋战国时期中国完成了社会的转型。在此之前中国社会仍然是血缘社会,是封建诸侯、贵族分权的时代;在此之后虽然仍有浓重的血缘色彩,但转向了地缘社会;还是专制独裁、皇帝集权的时代……中国自夏朝以来的四千年历史可以分为前后两大阶段,春秋战国时期就是这两大阶段之间的转型时期。

﹣﹣辛田《春秋战国时期社会转型研究》

材料二:美国的共和政体吸收了雅典民主的理念,……它用代表制改造了罗马的公民大会,使之成为“委托﹣﹣代理”的“间接民主”机构。它借鉴了君主制的长处,强化了行政权的功能和作用,并将它赋予单独一个人行使。同时,美国的建国者还从历代的分权理论和制度中获得借鉴,把它加以改造,转化为一种复合的分权和制衡体制……从而保证“有限政府”理念的实现。总而言之,美国的共和政体在一定意义上是对雅典民主、罗马共和制和英国宪政君主制加以综合吸收和创造性转化的结果。

﹣﹣李剑鸣《“共和”与“民主”的趋同﹣﹣美国革命时期对“共和政体”的重新界定》


请回答:
(1)根据材料一,归纳概括春秋战国时期社会转型前后的不同点?
(2)据材料二和所学知识,简析美国共和政体是如何对“雅典民主、罗马共和制、英国宪政君主制”加以综合吸收和创造性转化的?
2020-08-11更新 | 157次组卷 | 2卷引用:新教材知识讲学-中外历史纲要上册-核心素养卷-专题02春秋战国时期的政治、社会及思想变动
2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周人的统治改变了夏商时期亲族聚居,一族即是一“国”的政治结构;在打破旧式部族方国血缘界限的基础上,以周王“授土授民”的名义赐予,建立起一批以周人为统治族的新型国家。一国之内则是各族混居,这就为未来向成熟的地缘国家发展奠定了必要的基础。……就是从这一时代起,中华民族的先民才第一次具有了“天下一体”的观念,而作为中华民族主体民族的华夏民族的生长聚合,也正是从这一时期开始。

——摘编自王和《中国早期国家史话》

材料二   历代统治者为巩固统治都重视边疆的治理。两汉时期,在边疆设立了众多郡县和属国,在辽阔的西北边疆地区设立西域都护府,管理民政、军政等事务。为了维护边疆地区的稳定,唐王朝确立了军镇屯戍制度,大的军镇兵力多则数万,少则数千。唐朝政府安排边疆民族子弟学习汉族文化,并将众多汉文经典书籍颁赐给边疆民族。元代,在边疆设立了宣慰司,“有招讨、安抚、宣慰等使,品秩员数,各有差等”;任用大量土官,因俗而治;建立了从首都行政中枢到遥远边疆地区的驿站制度。

——摘编自马大正《中国古代的边疆政策与边疆治理》

(1)写出商和西周的国家政治管理制度。根据材料一及所学知识,说明西周实行的国家政治管理制度产生的影响。
(2)根据材料二、归纳中国古代边疆治理的措施;并分别列举各一例唐朝和元朝政府在边疆治理上的具体对策(示例:西汉在乌垒城设置西域都护府)。
2023-11-23更新 | 64次组卷 | 1卷引用:广东实验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3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今日看来西周政治里显然有深厚的贵族色彩, 而“共主”名义下的地方分权体制......与秦以后一统的君主“独制”格局泾渭分明。因此古贤多称周秦之间为“天下一大变局”。

——王家范《中国历史通论》

材料二   汉武帝把全国分为 13个州,每州设一名刺史,刺史负责对所辖各郡进行监察。后来刺史的权力逐渐由监察领域向行政财政军事等领域扩张,州刺史获得军权,成为集军政财监察权力于一身的地方权力中心。东汉时州刺史的治所由不定到固定,地方行政区划由郡、县两级变为州、郡、县三级制。

贞观元年(627年),李世民依据“山川形便”原则把全国300多个州划分为10道,作为监察区域,道的长官名巡察使,或名处置使,后来则定为观察使。玄宗开元年间,每道有固定治所,重演了汉代州刺史权力逐步扩张的历史,地方行政区划也由州、县两级变为了道、州、县三级制。

——摘编自张小稳《宋代的路:划时代的地方行政制度设计》

(1)指出材料一中的“地方分权体制”与君主“独制”的名称,并比较两者的不同。
(2)根据材料二概括汉唐地方行政机构的演变趋势。并结合以上材料,谈谈你对上述不同时期地方行政制度的认识。
21-22高二下·北京房山·期末
4 . 大一统

材料

著作

内容摘要

《春秋公羊传》

“何言乎王正月?大一统也。”

《孟子》

“天下恶乎定?”吾对曰:“定于一。”

《韩非子》

“事在四方,要在中央。圣人执要,四方来效。”

《荀子》

“天下为一,诸侯为臣,通达之属莫不从服”“四海之内若一家。”

《史记·秦始皇本记》

“海内为郡县,法令由一统。”

《汉书·董仲舒传》

“《春秋》大一统者,天地之常经,古今之通谊也。”

《汉书·王吉传》

“六合同风,九州共贯。”
概括材料“大一统”的内涵,依据材料,并结合秦汉时期的相关史实加以阐释。(要求:史实准确,史论结合,逻辑严密,表述清晰)
2022-07-13更新 | 224次组卷 | 4卷引用:单元复习01从中华文明起源到秦汉统一多民族封建国家的建立与巩固【过习题】-2022-2023学年高一历史单元复习过过过(统编版·中外历史纲要上)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行政区划是国家为分级管理而对地方的划分。自先秦至隋代,中国行政区划制度曾进行过多次改革,唐到元中央集权不断加强。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春秋时代,郡县制开始萌芽。楚、秦、晋等国出现了县,最初设在边地,带有边防性质。郡的出现比县稍晚,也多在边地。到战国时代,在边地的郡下分设若干县,产生了郡县两级制。秦始皇统一中国后,废封国,将郡县制推向全国,全国共设有36个郡。郡县制为汉代沿用。汉武帝时期全国郡有100多个。于是分境内为十三刺史部,简称“十三部”或“十三州”。这时的州还只是一种监察区,各州置刺史一人,代表中央巡查郡县吏治。到东汉时,刺史已有固定治所,并掌握了地方行政权,对所部郡县官吏实行管理,州正式成为地方行政区。州郡县三级制历两晋南北朝不变。

——摘编自薛明扬主编《中国传统文化概论》

材料二   隋初沿用州郡县三级制。但南北朝以来,行政区划变化纷繁,反映出地方分权的特点。开皇三年,全国州有200多个,郡县更是不计其数。兵部尚书杨尚希上表说:“窃见当今郡县,倍多于古,或地无百里,数县并置;或户不满千,二郡分领……所谓民少官多,十羊九牧……今存要去闲,并小为大,国家则不亏粟帛,选举则易得贤才。”隋文帝采用此建议,罢去郡一级,改为州县两级制,并且合并了一些州县,清除了过去层次、机构过多的弊端,进一步加强了中央对地方的控制。

——摘编自朱绍侯等主编《中国古代史》

材料三   唐贞观元年有州356个,李世民依“山川形便”将全国分为十道,根据需要临时抽派中央相关部门人员对各道事务进行督导。为加强边防,唐在沿边重镇设立节度使。唐代中期,道的职能渐由节度使兼理。节度使最初只掌兵权,后来总揽军、政、财、监之权,权重势雄,独霸一方。中央政府也被迫承认了节度使的地方最高军政长官地位,州县二级制遂变为道州县三级制。安史之乱后,藩镇“相望于内地”,“屯重兵,多以赋入自赡”,“喜则连衡(横)而叛上,怒则以力相并”。

宋太祖即位后,革除前朝之弊,“申命诸州,度支经费外,凡金帛以助军实,悉送都下,无得占留”,并采取派遣官员监察地方等多项措施,“由是利归公上而外权削矣”。宋太宗时,节度使掌控的支郡也被收回,从此“无复领支郡者”。

元朝变革地方行政制度,设立行省。行省官员常以“藩大臣”和封疆大吏自居,替朝廷镇守地方;凡行政号令和公文申禀,“不敢专决大政,咨中书(省)而后行”。

——摘编自白寿彝总主编《中国通史》等


请回答:
(1)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西周至唐中国行政区划制度的演变。有什么共同作用。
(2)依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评述唐、宋、元时期中央政权对地方的治理措施。并总结从唐朝至元朝中央与地方权力关系的规律。
6 . 中国古代政治制度伴随着社会的发展而变化,体现了中华政治文明的发展。阅读材料,结合所学,回答问题。

材料一 如图为1986年北京房山琉璃河燕国遗址出土的西周青铜器克盉(hé),盖与器口内壁各铸有相同铭文44字铭文解释

王说:“太保,你用盟誓和清酒来供奉你的君王。我非常满意你的供享,命(你的儿子)克做燕地的君侯,管理和使用羌族、驭族、微族等六族。”克到达燕地,接收了土地和管理机构,为了纪念此事铸造了这件宝贵的器物。


(1)依据材料一从史料的角度说说“克盉”的价值。

材料二 (始皇二十六年)秦初并天下……丞相(王)绾等言:“诸侯初破,燕、齐、荆地远,不为置王,毋以填(同镇)之。请立诸子,唯上幸许。”始皇下其议于群臣,群臣皆以为便。廷尉李斯议曰:“周文、武所封子弟同姓甚众,然后属疏远,相攻击如仇雠,诸侯更相诛伐,周天子弗能禁止。今海内赖陛下神灵一统,皆为郡县,诸子功臣以公赋税重赏赐之,甚足易制。天下无异意,则安宁之术也。置诸侯不便。”

——《史记·秦始皇本纪》


(2)王绾、李斯对秦朝的地方管理分别提出什么主张?秦始皇采取了什么措施?这一措施具有怎样的意义?

材料三



(3)依据材料三指出,图一至图四分别是我国哪个朝代的中央权力机构?结合所学知识,概括中国古代中央权力机构发展演变的规律。
2020-10-14更新 | 66次组卷 | 1卷引用:北京市丰台区2017-2018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B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