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先秦时期的政治体制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73 道试题
1 . 《尚书·周书》主张“厥民刑,用劝。以至于帝乙,罔不明德慎罚,亦克用劝。要囚,殄戮多罪,亦克用劝。开释无辜,亦克用劝”。这反映出西周(       
A.反对以严刑峻法治理国家B.以人为本的治国理念
C.以“周礼”规范人们的行为D.敬天保民的思想主张
2024-05-04更新 | 19次组卷 | 1卷引用:山东省临沂市河东区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2 . 据《尚书·召诰》记载,周人认为接受“天命”是有条件的,这个条件便是“德”,即“祈天永命”的前提是“惟王其疾敬德,王其德是用”。由此可知,周朝(     
A.重视道德教化B.神权政治受到冲击C.不再信奉天命D.皇权尚未实现集中
2024-02-02更新 | 40次组卷 | 1卷引用:江苏省盐城市东台市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3 . 赐贝是商末至西周早期广泛开展的政治活动,在祭祖、宴飨等大型典礼上进行,一般由最高统治者主持,受赏者为近臣或四方诸侯、宗室贵族、内服王官等,受赏者可将王所赐之贝分赐臣下或宗嗣。赐贝的政治意图是(     
A.殷周鼎革,完善行政机制B.政治认可,强调礼乐文明
C.明确等级,彰显宗族荣耀D.宣示王权,加强统治秩序
2024-01-15更新 | 230次组卷 | 5卷引用:湖南省衡阳县第二中学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开学摸底考试历史试题(A卷)
4 . 根据民族学与考古学的研究,宗族制度的起源可以追溯到原始社会晚期的父系氏族时期。宗族制度的核心是嫡长子继承制。商末以前,嫡长子继承还基本是自发的,并未自觉确立为制度,“兄终弟及”在商仍时有发生,到了商末才正式确立嫡长子继承制,到了西周终于形成了一套完整的宗法制度。由此可知(     
A.宗族制度体现了父系社会的特点B.宗法制度是西周特有的政治制度
C.早期政治制度的发展具有连续性D.嫡长子继承制在商周时期完备成熟
2024-01-13更新 | 138次组卷 | 3卷引用:江西省上饶市铅山县第一中学2023-2024学年高二1月考试历史试题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中国古代财政监督制度】

材料一   《周礼·天官》所记载的“宰夫”和“司会”有财政监督的权力,而且有一定的分工:“宰夫”重在审查各级官署财用出入的合法性,“司会”则要把官府的收支和它完成的事功联系起来进行考核。《礼记·王制》中提出“量入以为出”,对财政收支实行预算控制。《周礼》中规定:财赋的出入必须经过几个人的审核,内外互相考核,出入互相考核。战国李悝《盗法·杂法》中规定:遗失记载官物的帐薄以致财物数量有错误的,要按不揭发盗窃论罪。

材料二   秦代已有相当严密的财政监督制度。会计记录不正确,对财物保管不认真均会受到惩罚。此外还注重对新旧官吏交接的监督。西汉对于财政收支的具体监督,既加强对上计簿的审查,还大力严惩贪污舞弊和贿赂行为。隋朝以前有财政监督的制度,却没有专管机构。隋唐时刑部下专设比部,“职掌内外赋敛、经费、俸禄、公廨、勋赐、赃赎、徒役课程、通欠之物及京师仓库,三月一比”。北宋对于各级官署支用的财物要进行事前的和事后的审计,到南宋初设审计院。明、清以户部所属的“清吏司”来执行财政监督。十三个清吏司根据各省一年一报的文册进行审查核销。清前期大体延袭明制,均按监督的对象,作具体的分工。

——以上均摘编自赵友良《我国历代财政监督(审计)制度考略》


(1)根据材料一,列举我国财政监督早期发展的表现。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中国古代财政监督的演进趋势及影响。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6 . 《天亡簋》铭文大意:武王来到管地,率领诸侯登太室山祭祀皇天上帝。后下山,在宗庙遍祭先王。文王德高闻于天帝,武王继承其大业,推翻商王朝,终止了商王祭天的权利。武王还举行了祭社大礼。天亡因护卫有功被赏赐爵橐礼器,(天亡)造簋铭文以颂扬王的休美。这反映了西周(     
A.宗族因素影响政权稳定B.政权宗教色彩愈加浓厚
C.王权受到多种因素影响D.中央对地方的管理加强
7 . 王令传递主要指周王派臣属将行政军事命令传递给执行者的过程,西周前期主要由史官负责。西周晚期,负责王家日常饮食事务的善夫进入政治权力中枢,与史官等近臣共同传递政令,并且近臣经常重申王令。这折射出西周晚期(     
A.周天子王权的弱化B.史官制度不断完善
C.中枢权力结构异化D.分封等级制的瓦解
2024-01-09更新 | 254次组卷 | 2卷引用:江西省丰城市第九中学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开学考试历史试题
8 . 西周朝聘盟会时,对于诸国位次,规定“周之宗盟,异姓为后”。而《左传》指出“庄十五年尽僖十七年,三十五岁,凡八会,陈在卫上”,异姓诸侯在前的现象在这一时期多有发生。朝聘盟会制度的变迁反映出(       
A.原始民主传统遗风犹存B.诸侯纷争催生文化多样性
C.宗法分封秩序遭到冲击D.周王室无力直接控制地方
9 . 商周时期,殷人认为“有娥方将,帝立子生商”,周人强调“天乃大命文王殪戎殷”。西周统治者提出天命转换的概念,形成了“以德配天”的治理思维,并通过祭祀活动,逐步将“祭”转化为“礼”。由此可知,西周时期(     
A.天命观由兴起走向衰落B.开始利用神权强化王权
C.治国思维凸显人文理念D.华夏认同观念逐渐形成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真题 名校
10 . 商王每隔一段时间就会带着他的“子姓”分族巡行一方。所到之处,当地部族向其纳贡,获得赏赐,并派人加入商王的队伍。这种巡行(       
A.扩大了商朝的疆域范围B.形成了部族之间的血缘认同
C.宣示了商王的统治权力D.加强了内服外服的商业联系
2023-11-28更新 | 1835次组卷 | 21卷引用:江西省上饶市广信二中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历史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