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先秦时期的政治体制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25 道试题
1 . 周代社神为禹,谷神为稷,不仅将周人的祖先神“后稷”定为了国家神,而且让分封的无论是同姓还是异姓诸侯国,都作为共同的“神”进行祭祀。这一做法旨在
A.确立周王共主地位B.建立统一的宗教体系
C.提高文化信仰认同D.强化周政权的合法性
2020-09-18更新 | 372次组卷 | 6卷引用:四川省绵阳市江油中学2019-2020学年高二6月月考历史试题
2 . 下表是考古发掘的战国时期部分墓葬信息表。它反映出当时
注:*表示该数据是最小值;表示没有相关信息
A.等级秩序遭到破坏B.周王推崇薄葬
C.贵族阶层开始没落D.墓葬制度完善
2020-09-09更新 | 300次组卷 | 2卷引用:重庆市第八中学2021届高三9月阶段性检测历史试题
3 . 社会转型就是社会政治制度、经济结构、文化形态、价值观念等发生深刻变化。转型过程中各种制度在继承与创新中不断演进。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

材料一:春秋战国时期是中国历史上承前启后的重要时期,因为春秋战国时期中国完成了社会的转型。在此之前中国社会仍然是血缘社会,是封建诸侯、贵族分权的时代;在此之后虽然仍有浓重的血缘色彩,但转向了地缘社会;还是专制独裁、皇帝集权的时代……中国自夏朝以来的四千年历史可以分为前后两大阶段,春秋战国时期就是这两大阶段之间的转型时期。

﹣﹣辛田《春秋战国时期社会转型研究》

材料二:美国的共和政体吸收了雅典民主的理念,……它用代表制改造了罗马的公民大会,使之成为“委托﹣﹣代理”的“间接民主”机构。它借鉴了君主制的长处,强化了行政权的功能和作用,并将它赋予单独一个人行使。同时,美国的建国者还从历代的分权理论和制度中获得借鉴,把它加以改造,转化为一种复合的分权和制衡体制……从而保证“有限政府”理念的实现。总而言之,美国的共和政体在一定意义上是对雅典民主、罗马共和制和英国宪政君主制加以综合吸收和创造性转化的结果。

﹣﹣李剑鸣《“共和”与“民主”的趋同﹣﹣美国革命时期对“共和政体”的重新界定》


请回答:
(1)根据材料一,归纳概括春秋战国时期社会转型前后的不同点?
(2)据材料二和所学知识,简析美国共和政体是如何对“雅典民主、罗马共和制、英国宪政君主制”加以综合吸收和创造性转化的?
2020-08-11更新 | 157次组卷 | 2卷引用:新教材知识讲学-中外历史纲要上册-核心素养卷-专题02春秋战国时期的政治、社会及思想变动
4 . 家谱的雏形在殷商卜辞世系关系中有所反映,隋唐以前,家谱修撰相当发达,大量家谱书籍问世,但大多未留传后世,人们一般认为家谱起于宋代。 这反映出
A.分封制对中国的社会影响深远B.宗法观念日常生活中长期存在
C.君主专制带来封建家长制盛行D.家谱文化是中国优秀传统文化
2020-08-01更新 | 309次组卷 | 4卷引用:四川省内江市2021届高三零模文综历史试题
5 . 司马光《资治通鉴》的编写起于公元前403年周威烈王立三晋大夫为诸侯,终于藩镇军阀拥兵自重的五代时期,这说明司马光意在
A.强调君臣名分的重要性
B.强化历史学的政治功能
C.宣扬天理的至高无上性
D.维护中央集权反对分封
2019-05-02更新 | 136次组卷 | 1卷引用:贵州省贵阳市第一中学2019届高三第七次月考文科综合历史试卷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6 . 春秋战国时期,诸侯国初步具备了君主专制国家的雏形,正从宗族国家向君主专制国家过渡。这反映出春秋战国时期(       )
A.宗法分封制度已经终结B.血缘政治纽带得到加固
C.官吏选拔原则发生变化D.家国一体观念趋向淡化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7 . 楚武王灭权(国)后,派人担任权县县尹,县尹向楚王直接负责,不世袭。至于郡县关系,当时有“千里百县,县有四郡”之说。据此可知
A.官僚制度正式建立B.郡县制全面取代了分封制
C.宗法制度日趋瓦解D.分封制下统治秩序遭破坏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8 . 周平王东迁之后,“礼乐征伐自天子出”沦为“礼乐征伐自诸侯出”“礼乐征伐自大夫出”。这一变化客观上
A.扩大了周朝统治区域B.抑制了私人商业发展
C.加速了国家统一步伐D.推动了士阶层的崛起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9 . 陕西宝鸡秦景公(?﹣公元前537年)墓出土了周秦时代最高等级的葬具,墓葬形制为天子葬仪,出土物件中还有20余件铁制工具。从中可以看出
A.铁制农具普遍盛行B.商鞅变法初见成效
C.礼坏乐崩诸侯僭制D.秦并六国天下一统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10 . 下图是西周初期的分封示意图,从图中可以看出,西周建立之初所封诸侯多集中于镐京的东北部、东部、东南部,而统治中心的渭水流域及西面、北面几乎没有。其如此封侯布局的主要目的是( )
A.扩展周王朝的疆域B.监督商族残余势力
C.利于周朝文化远播D.防范诸侯割据称雄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