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先秦时期的政治体制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47 道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1 . 西周至春秋早期,各地青铜礼器组合非常相似。春秋中期则发生了以下变化(如表)。这些变化反映出当时(     
地域青铜礼器组合
秦地盘、篮、就、壶、垂为主,少见敦、铷
楚地张、置、盖、浴击、盘为主,罕见颇
中原地区敦、铷、盘、医为主,罕见理
A.青铜技术的进步B.区域发展不平衡C.等级制度的瓦解D.政治秩序的变动
2 . 西周初期,“王家”指周王个人的家庭(排除那些已建立宗族的周王兄弟)及维持其财产的管理系统,与“王朝国家”(指中央政府官员体制)均代表周王进行运作。西周后期,“王家”与“王朝国家”分离,“王朝国家”逐渐获得“自我决定的运行体系的特点”。这一变化(     
A.反映出集权体制下的局部调整B.推动了周王朝的官僚化进程
C.淡化了权力分配与血缘的关系D.表明人文精神促进理性行政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3 . 西周时,姓、氏为贵族所独用,而平民称名不称姓氏。姓最初源于居地或部族名,氏是姓的分支,姓以别婚姻,氏以别贵贱。春秋以后,姓与氏的界限慢慢变得模糊不清。“姓氏之称,自太史公始混而为一。”这一变化反映(       
A.编户齐民带来姓氏的普遍化B.平民阶层在政治上迅速崛起
C.社会流动性增强冲击旧制度D.贵族垄断权力的世官制消亡
2024-05-22更新 | 53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届湖北省黄冈中学高二下学期5月第二次模拟考试历史试卷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4 . 东周时期,凡国之大事,已不像夏商西周那样在宗庙或社坛中首先贞问、祭祀祖神、天地神,而是在专为国君建造的宫城政殿中由大臣议政,最后由国君裁决。这一变化说明当时各国(       
A.原始民主得到继承发展B.贵族退出政治生活
C.王权与神权进一步结合D.君主权力逐渐加强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5 . 在中国早期社会中,号称掌握了天、地、人、神之间沟通能力的巫觋拥有可以支配他人的绝对力量。商后期的王自称“帝”,亲自参与占卜活动;而周王自称“天子”,“承天”而“子民”。这一变化主要反映出(     
A.贵族干预政治的现象消失B.神权渐被纳入王权之中
C.国家治理的理性色彩增强D.中央对地方的直接控制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6 . 商代,“公”本来只是商王对其旁系亲属的称呼,但因为称“公”者本就属于王室成员,故具有崇高的地位。商周鼎革之际,“公”的称呼扩大化,周王常把“公”这个尊称授予一些功臣,而贵族们也把获得“公”这一称号作为一种殊荣。这一变化表明西周时期(     
A.继承了商代的统治秩序B.国家政治权力趋向集中
C.贵族获得更多政治特权D.族群间的文化认同增强
2024-03-10更新 | 103次组卷 | 1卷引用:陕西省西安市第一中学2024届高三下学期模拟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7 . 商朝青铜器纹饰以幻想的动物形象为主,尤其是代表凶恶野兽的饕餮纹。西周青铜器主流纹饰则是龙纹、凤鸟纹,纹饰排列也由商的中轴对称转为序列化。这一变化反映了(       

       

商朝 饕餮纹     

西周 凤鸟纹
A.商朝社会的野蛮落后B.青铜铸造工艺的进步
C.早期政治制度的演进D.中央集权进一步加强
昨日更新 | 4次组卷 | 1卷引用:广西壮族自治区2024届高三下学期模拟预测押题卷历史试题
8 . 如表为西周至春秋时期的社会现象,由此推知(     
周厉王三十七年
(公元前841年)
周厉王被逐,宣王未立,周、召二公,共和行政,凡十四年,主权不属于一人。
卫献公十八年
(公元前559年)
卫献公出奔,卫人立公孙剽,孙林父、宁殖相之,此虽有君,实权皆在二相。
鲁昭公二十五年
(公元前517年)
鲁昭公出奔,鲁国并未立君,季氏对于国政,决不能一人专断。
A.周朝统治危机初显B.原始民主传统有所遗存
C.华夏认同观念深入D.阶级关系出现新的变化
2024-02-29更新 | 187次组卷 | 4卷引用:四川省遂宁市2024届高三下学期三模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9 . 西周实行国野分治,作为被征服地区的传统居民——野人,只能以助耕公田的方式为国家负担劳役地租,而以周部族为主体的统治部族——国人,则能以产品的十分之一充当军费,当兵作战。春秋时,野人亦可“作州兵”、“作丘赋”,国野差别渐趋缩小。战国时,国野之间的差别最终泯灭,同为普通平民。这一变化表明(     
A.百姓成为普通民众的通称B.国人干政的民主传统得以强化
C.戎狄蛮夷逐渐融入华夏族D.国家管理的血缘因素逐步弱化
2024-06-01更新 | 59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届江西省九江市高三下学期第三次统一模拟考试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10 . 殷商统治者自称“受命于天”,把自己的统治假托为“上帝”的命令。周人灭殷后吸取殷亡的教训,认为“天命靡常”,即“天命”不是固定不变的,能否享有“天命”,取决于君主是否有良好的道德品质,能否保民。这一思想变化反映出(     
A.原始民主政治的影响B.民本思想的萌发
C.统治者道德修养提升D.神权政治的衰微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