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先秦时期的政治体制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283 道试题
1 . 据载,太公吕尚受封营丘时,“莱侯来伐,与之争营丘。营丘边(毗邻)莱。莱人,夷也”,“太公至国,修政,因其俗,简其礼,通商工之业,便鱼盐之利,而人民多归齐,齐为大国。”由此可知,周初的分封制
A.确立姜齐东方大国的地位B.使周天子实现了高度集权
C.加强了对地方的直接控制D.促进了部族间的逐渐融合
2 . 《诗经》祭祀诗中商人多神化商汤、武丁等祖先,崇尚先王的暴力和武功;而周人塑造的祖先则多是文质彬彬的形象,他们赞颂祖先带领民众在治理田畴、勘察居住点、建筑房屋等方面的贡献。这反映出西周统治者
A.践行儒家民本观念B.执政观念趋向理性
C.尤其重视基层治理D.开始强调以文治国
2021-06-02更新 | 1352次组卷 | 16卷引用:2022年高考历史一轮复习专项训练(中外历史纲要上)-第1课中华文明的起源与早期国家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3 . 据《史记·殷本纪》记载,帝雍已时,“殷道衰,诸侯或不至”;雍已去世后,帝太戊立,“殷复兴,诸侯归之”。据此可知商代(     
A.国家治理松散性特征明显B.中央集权和地方分权相结合
C.宗法制和分封制互为表里D.血缘纽带与神权统治相互补充
4 . 春秋时,列国之执政,多以宗族任之。秦宗族同姓见于经传记载者仅有公子絷等寥寥数人,而为秦所用并发挥重要作用的外人如百里奚、蹇叔、由余、巫豹、公孙枝、孟明视等济济一堂。这实质上说明当时
A.秦统一过程中善用人才B.宗法制的藩篱有所突破
C.秦国已建立了官僚政治D.士阶层的自我意识觉醒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5 . 战国时期,有人认为:神农治理天下时,不用刑罚和军队就能称王天下。神农死后,人们以强凌弱,以众暴寡,因此黄帝制定了关于君臣上下之间的行为准则,父子、兄弟、夫妻之间的礼仪规范,内用刑罚,外用军队,因而天下大治。这一观点意在(     
A.提倡德主刑辅与王霸兼用B.塑造华夏始祖的文化心理认同
C.强调因时而变和与时俱进D.赞扬黄帝是上古时期有道明君
2023-01-19更新 | 399次组卷 | 7卷引用:自创单元讲练测(选必1)第三单元法律与教化(练)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6 . 《史记.周本纪》载:周“穆王将征犬戎”,但大臣祭公谋父反对,向他讲了“先王耀德不耀兵”的道理,但穆王不听劝谏,遂征之。周厉王贪财好利,霸占山林川泽,实行掠夺性的“专利”政策。大臣芮良夫劝谏厉王放弃专利,但厉王不听。材料意在说明周代(     
A.贵族谏政无法制约王权暴政B.周王对政务拥有最后决断权
C.原始民主制防止了决策失误D.资源垄断导致阶级矛盾激化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7 . 商王太甲被辅佐大臣伊尹放逐,伊尹代行天子职权,这在当时不但没受到谴责,反而获得普遍赞扬:但是到了西周,周公旦辅佐成王代理政事却遭到许多非议和指责。这种变化反映出(     
A.原始民主传统犹在B.宗法制度遭到了破坏
C.王权观念逐渐强化D.家国一体观念获认可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8 . 春秋战国时期有“师保”“辅贰”之制。“天生民而立之君有君而为之式(卿佐),使师保之,勿使过度”,设“师氏”之官,“掌以诏王”,即“告王以善道”;又设“保氏”之官,“掌谏王恶”。这些举措(     
A.反映出分封制的渐趋瓦解B.说明中央尚未实现权力高度集中
C.利于保障政治的正常运作D.折射出统治集团内部的权力争夺
9 . 商代“外服”大都是迫于武力才承认商王的统治地位的,而西周的诸侯则是周天子将宗族姻亲等分派到各地形成的。这表明西周(   
A.分封对象只限亲族B.中央集权得到加强
C.政治制度进一步完善D.国家实现了真正统一
2023-09-06更新 | 384次组卷 | 1卷引用:高中历史纲要上新课同步-第1课课时作业
10 . 西周诸侯、卿大夫都在相同的等级之内,迎娶异姓之女。因为天子找不到相同的等级,只能求婚于诸侯,王姬也多下嫁于诸侯。这一做法(     
A.推动了文化的认同B.维系西周宗法体系
C.逐渐瓦解血缘政治D.体现婚姻趋向自由
2022-08-30更新 | 400次组卷 | 2卷引用:高中历史大单元作业(选择性必修)选必1第1课中国古代君主专制中央集权制度的演变
首页2 3 4 5 6 7 8 9 末页
跳转: 确定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