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先秦时期的政治体制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283 道试题
1 . 下图为根据学者观点整理的“周秦之变”示意图。据此分析,这一变化反映了该时期(     
A.国家动员能力得到提升B.贵族政治彻底退出舞台
C.权力平衡模式逐渐打破D.中央垂直管理体制瓦解
2 . 西周时期,天子传世,父死子继,先嫡后庶,以长不以贤。但天子往往以“贤者不绝世”的名义,选拔一些贤人之后辅佐天子,“王者继位,先封贤者,忧民之急也”。这一做法
A.反映了选官标准发生根本性变革B.使得官僚政治体制得以确立
C.有助于政治统治秩序的稳定运行D.体现周朝加强了对地方管辖
2021-05-02更新 | 889次组卷 | 8卷引用:黑龙江省哈尔滨市第九中学2021届高三二模文综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3 . 战国以前,封君是其封地范围内的世袭统治者,而战国时期的封君只能收取封地的赋税以代替俸禄,封地的行政不是由国家委派的官吏管理就是由国家派来的“相”来管理,而且封君也不再有世袭封地的权利。这表明战国时期(     
A.官僚制逐步确立B.家国同构模式开始出现
C.分封制仍然存在D.社会等级秩序遭受破坏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4 . 殷商时期,占统治地位的宗族不仅是一个血缘群体,而且是一个政治群体、军事群体、阶级群体,但地域辐射有限。到西周时,则严格划分大宗、小宗,并在此基础上于广阔的疆域内推行了分封制。这种变化(     
A.促进了西周华夏认同的形成B.使部族国家向地域国家转变
C.弱化了宗族血缘的政治功能D.有利于早期国家疆域的扩展
2023-03-23更新 | 384次组卷 | 8卷引用:云南省昆明市2023届高三二模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5 . 西周时期,宗法贵族内部严格使用姓、氏二级制。姓者,所以“别婚姻”,一般加在女性称谓中;“氏以别贵贱”,一般加在男性称谓中。据此可知,西周的姓、氏二级制(     
A.是宗法制在社会文化上的表现B.旨在显贵族地位高于平民
C.仅是区分贵族内部贵贱的工具D.催生了等级森严的礼乐制度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6 . 成书于战国时期的《尚书·禹贡》生动记述和歌颂了大禹“披九山,通九泽,决九河,定九州”的丰功伟绩。在此基础上,历代为政者和学者不断绘制、修正并完善所处时代的“禹贡图”和《禹贡》经文。此现象是因为《尚书·禹贡》(     
A.保留了夏代历史文献资料B.客观反映了九州的地理划分
C.奠定后世中国版图的基础D.承载着统治阶层的政治理想
2023-05-14更新 | 519次组卷 | 7卷引用:云南省昆明市2023届高三三模文综历史试题
7 . 春秋时期,有些诸侯国在新征服地设县,由国君直接管辖;有些诸侯国在边境要地设郡,作为军队戍守防区.战国时期,秦国商鞅将乡邑整编为县,又在征服地设郡,由秦王任命官吏治理。这些举措的共同影响是
A.导致了分封宗法制的瓦解B.削弱了周王室的统治基础
C.确立了大一统的集权体制D.强化了君主对国土的控制
8 . 下图分别为战国时期秦国的杜虎符和秦朝的阳陵虎符,这两件文物(       

杜虎符铭文:兵甲之符,右才(在)君,左才(在)杜。凡兴士披甲用兵五十人以上,必会君符,乃敢行之。燔(点燃烽火)之事,虽毋会符行殹(也)。阳陵虎符铭文:甲兵之符,右在皇帝,左在阳陵。
①反映了政治制度的发展                         ②说明地方将领无任何用兵权
③表明了调兵方式的延续                         ④凸显了秦朝太尉的军事权力
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
2022-05-09更新 | 393次组卷 | 5卷引用:北京市昌平区2022届高三二模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9 . 在遭遇自然灾害时,商王作为群巫之长和统治者,不仅对民众进行精神安抚,还让灾民尽快得到物资救助。商王以下,宗、祝卜、史等人既是商王进行占卜的辅助者,也是落实救灾措施的具体执行者。这反映出商朝(     
A.充满了神权以及专制色彩B.防灾救灾是商王的主要职责
C.国家机构的治理功能增强D.已形成完备的官僚政治体系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真题 名校
10 . 以下是周代世系略图,它透露出的相关制度信息有

①禅让制 ②分封制 ③世官制 ④宗法制
A.①③B.②④C.①②③D.②③④
2019-01-30更新 | 2174次组卷 | 50卷引用:2014届重庆市万州区赛德国际校高三9月月考文综历史试卷
首页3 4 5 6 7 8 9 10 末页
跳转: 确定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