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先秦时期的政治体制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3 道试题
1 . 【中华悠久文化】家庭是社会中最古老最基本的组织形式,深受社会变迁的影响。阅读下列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西周、春秋时期,社会上层即贵族层、统治者层皆按宗法制组成父家长制集体大家庭。这种大家庭是一个血缘亲属关系复杂、人数众多、组织庞大的宗族集团。……虽然在宗族组织中,有时又分成若干分支家庭,甚至小家庭,但这些个别家庭在社会与政治、经济活动中均不具有独立性格,而是被埋没在宗族体系之中。

——摘编自张金光《商鞅变法后秦的家庭制度》

材料二:孟子主张的家庭成员行为准则是仁、礼、义、慈、孝、敬。“仁”就是要孝敬父母、关心他人;“义”就是要尊敬兄长;“礼”就是要谦让;“慈”是长辈对晚辈要慈爱;“孝”和“敬”则是晚辈必须履行的对长辈的尊敬和赡养等义务。孟子认为处理好父母兄弟的关系不仅能使家庭和睦,还能影响政治。

材料三:秦汉时期,产生于春秋战国的那些家庭历史特质得到了进一步确认、整合和普遍化,成为两千年中持续保持的强国传统。夫妇与未婚子女组成的核心家庭、夫妇同一个已婚子女组成的直系家庭,成为中国历史上主要的家庭形式。

——摘自张国刚《中国家庭史》

(1)据材料一概括西周、春秋时期家庭的主要特点。
(2)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评析孟子的家庭教育观。
2024-04-03更新 | 43次组卷 | 1卷引用:湖北省宜昌市夷陵中学、十堰市郧阳中学、恩施土家族苗族自治州高级中学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第一次半月考历史试题
2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中国古代公文最早可以追溯到商周时期,殷商甲骨卜辞中已有“令”“告”“册”等公文雏形,西周出现“命”“诰”“誓”等王命文书,分别用于授官赐爵、发布政令或训诫臣僚、征伐誓师等重要活动。但总起来看,这一时期的公文文种及数量还很有限,较为系统的行文关系尚未形成。

——摘编自何庄《古代公文文种变迁原因探析》

材料二   《睡虎地秦墓竹简》在法律层面从文书形成,经过文书传递,再到文书安全保管与利用对秦朝文书工作制度进行了细致全面的规定。秦简反映当时对文书上报的时限要求非常严格,如对农作物收成产量的文书上报时限规定在每年十月。还规定对私自倒卖文书以牟利的惩罚,实行流刑;在文书保管中如果将文书或者官印丢失,无论其最后是否找到所丢失的东西,都要按律处罚。虽然这些制度并不能称之为中国古代文书工作制度的成熟完善典范,但却对中国古代文书工作制度的发展起到了重要的作用,例如汉初文书传递中的“以次行”、“以邮行”方式就是从秦朝文书传递制度中继承而来的。

——摘编自邓君等《从<睡虎地秦墓竹简>看秦朝文书工作制度》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西周文书的特点并分析其成因。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秦朝文书制度的发展及其积极影响。
3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某学者指出,从历史发展的动态过程看,必然性与偶然性结合的模式大体上有三种类型,即螺旋推进型、筛选进化型和几率优选型。

说明:

螺旋推进型的特点是:历史必然性的发展方向比较明显和有力,历史偶然性使历史必然性的发展方向左右摇摆,上下波动,但在总体上不能使它离开前进的方向。

筛选进化型的特点是:历史必然性在社会历史的发展进程中,表现为历史出现多种发展道路可供选择,其中每一条道路都反映了历史的必然性。也就是说在历史发展的进程中,并不总是最优化的发展道路,它也可能是一种劣势选择,选择的是发展缓慢而又艰难的道路。

几率优选型的特点是:反映的历史必然性是丛状的,数量比较多,又没有在内力上占优势的,所以其选择主要决定于历史的偶然性。在这种类型中,偶然性与必然性的结合有很大的随机性,所以其发展的方向是不明朗的,常常会因为某个突发的事件,决定历史发展的进程。

——摘编自何成刚《论历史的必然性和偶然性在教学中的应用》

列举至少四个与某一模式关联的中国古代史的相关史实,指出这些史实所反映的历史发展趋势,并对其进行解读。(要求:史论结合,逻辑严谨。)
4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夏、商、西周、春秋时期,从政体形式上看,奉行一种与宗法制互为表里的等级君主制,这种等级君主制,萌芽于夏代,形成于商朝,确立于西周。西周政体是君统与宗统的统一。其政体结构是严格地按等级划分的,即所谓“天子建国,诸侯立家,卿置侧室,大夫有二宗,士有隶子弟,庶人、工、商各有分亲,皆有等衰”。周天子以宗法家长的面貌“作民父母,以为天下王”对国人进行统治。“君父之命不校”便是当时政体运行机制的基本原则。

——摘编自白钢《中国政治制度通史》

材料二   在行政方面,雅典有由全体公民从全体公民中选举职官的任用制度;有全体依次进行统治和被统治的安排;有抽签参加政治机构的规定,那些没有经验和专长的公民也可凭抽签轮番参政;对于任官资格完全没有财产定额的限制,或仅订立极低的财产资格;还有这种成例,除了军务以外,一切职司各人都不得连任,如真有连任的必要,也只限于极少数的职司,偶然可以有一两次的例外;最后还有这样的规定,一切职司,至少是尽可能多的职司的任期应该短暂。在司法方面,雅典有公众法庭制度,法庭成员由在全体公民中选出的人组成,他们有权审判一切案件,至少是大多数案件,包括那些最重大的案件,例如审查政务和财务报告、法制事项以及公私契约。在议事方面,雅典有最高治权应属于公民大会的制度,一切政事或至少是军国大事必须由公民大会裁决;反之,执政人员就该完全没有主权,至少应把他们的权力限制得很小。

——摘编自亚里士多德《政治学》

(1)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比较中国西周时期和古代雅典政治体制的不同特点。
(2)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别简析中国西周时期和古代雅典政治体制的历史意义。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华夏国家是依靠封建制(封邦建国,下同)而形成的国家形态。……但是,随着封建制赖以存在的宗法制日渐败坏的时候,再依靠封建制重建国家的企图,就难以实现了。……随着世代的交替,亲族间维持忠诚的纽带日益松弛,诸侯与周室之间的距离越拉越大……正是在这一背景下,中国必须再一次重新寻找制度建构的道路,重新踏上制度建构的征程,这就是从华夏国家到官僚制国家的嬗变。

——刘建军编著《古代中国政治制度十六讲》

材料二   (法国大革命)废除了那样多自由所赖以存在的其他东西,这时,我便倾向于认为,如果当初由专制君主来完成革命,革命可能使我们有朝一日发展成一个自由民族,而以人民主权的名义并由人民进行的革命,不可能使我们成为自由民族。……中央集权制“是旧制度在大革命后仍保存下来的政治体制的唯一部分,因为只有这个部分能够适应大革命所创建的新社会”。

——托克维尔《旧制度与大革命》


(1)依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春秋时期政治制度变革的趋势及其原因。说明秦朝“制度的重新建构”的表现。
(2)依据材料二归纳作者观点。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法国大革命后至19世纪中后期政体演变的主要趋势及根本原因。
2023-10-19更新 | 80次组卷 | 1卷引用:黑龙江省牡丹江市第三高级中学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第一次月考历史试题
6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战国时期是中国古代监察制度的萌芽阶段。这一时期,整个社会经历着巨大的变革。政治方面,各国普遍推行郡县制,郡县长官由国君任免,各国实行“见功而与赏,因能而受官”,一方面为监察制度的萌芽创造了条件,但另一方面变革也在政治上滋长了严重的不法行为和腐败现象,检举和纠察官僚已十分迫切和必要。自春秋以来,人们已开始认识到“国家之败,由官邪也;官之失德,宠赂章(彰)也。”墨子认为“上之为政,得下之情则治,不得下之情则乱。”法家则明确提出“以法治吏”,主张打破“刑不上大夫”的旧观念,实行不别亲疏、不殊贵贱的“事断于法”原则。诸子百家的治因治官理论,从不同角度、不同程度地阐明了惩官治吏的重要性、必要性和可行性。

——摘编自曹春华《中国古代监察制度述论》

材料二:土地革命时期,苏维埃政府设立了严密的检察制度。1931年通过了《工农检查处问题的决议案》,规定工农检查处有权对因家机关的工作人员进行检查和监督。1932年中华苏维埃共和国颁布《工农检察部组织条例》规定从中央到省、县、区政府机关都要设工农检察部。1934年初,中央工农检察委员会率先在中央各机关发动群众检举活动。……通过检察制度的建设,保证了苏维埃政权的廉政自律,为土地革命的胜利奠定了基础。

——据陈志杰《土地革命时期苏区的廉政制度建设》

材料三:随着20世纪50年代后监督制度的不断缺失,苏联出现了这样一些现象:赫鲁晓夫集党政大权于一身,不经过集体讨论,就擅自决定重大事项。此时地方官员掌控的物质资源日渐增多,以权谋私的空间也被扩大,各级官员和企业负责人暗中合作,把公有财物变成自己的家产。勃列日涅夫成为苏共第一书记后,同样注重专权,他上台后曾自我得意地对身边人说过:“我就是沙皇。”同时,一部分干部公然地以权谋私,把自己领导的企业、农庄当作资本,从事半合法的和非法的生产经营活动,获取大量利润。

——摘编自李华《苏共党内监督机制缺失的严重后果及现实启迪》等


(1)根据材料一,概括战国时期中国古代监察制度萌芽的背景。
(2)根据材料二,归纳土地革命时期苏维埃政府设立检察制度采取的措施。分析指出这些措施实行的积极意义
(3)据材料三,归纳20世纪50年代以后,苏联出现的政治现象。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指出这最终带来了怎样的后果?
(4)中共十八届三中全会指出:“要维护宪法法律权威……让人民监管权力,让权力在阳光下运行。”结合以上材料,你认为怎样才能做到监察“独立”而又不“独裁”?
2022-11-26更新 | 67次组卷 | 1卷引用:宁夏银川市第六中学2023届高三上学期第一次月考历史试题
7 . 大一统

材料

著作

内容摘要

《春秋公羊传》

“何言乎王正月?大一统也。”

《孟子》

“天下恶乎定?”吾对曰:“定于一。”

《韩非子》

“事在四方,要在中央。圣人执要,四方来效。”

《荀子》

“天下为一,诸侯为臣,通达之属莫不从服”“四海之内若一家。”

《史记·秦始皇本记》

“海内为郡县,法令由一统。”

《汉书·董仲舒传》

“《春秋》大一统者,天地之常经,古今之通谊也。”

《汉书·王吉传》

“六合同风,九州共贯。”
概括材料“大一统”的内涵,依据材料,并结合秦汉时期的相关史实加以阐释。(要求:史实准确,史论结合,逻辑严密,表述清晰)
2022-07-13更新 | 224次组卷 | 4卷引用:湖南省郴州市郴雅高级中学2022-2023学年高二上学期月考(六)历史试题
8 .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中国从战国开始,总能找到人、物、债、婚姻、继承等民法规范的影子,如魏国《法经》中的“杂法”、汉代《九章律》中的《户律》、唐代《唐律疏议》(中国现存最古老、最完整的封建刑事法典)中的《户婚律》。到了明清时期,更是出现了“田宅”“婚姻"、“钱债”、“市厘”等若干篇章,如《大清律例.户律》“盗卖旧宅”条:“凡盗卖、换易及冒认,及侵占他人田宅者,田一亩,屋一间以下,杖五十。田五亩,屋三间,加一等,杖八十,徒二年,系官者,各加二等。”

——摘编自项晓基《中国古代民法的再思考》等

材料二 新中国成立以来编纂民法典基本历程

20世纪五六十年代1954-1956年,新中国着手起草第一部《民法典草案》。此后,由于发生“整风”、“反右”等政治运动,被迫中断。1962-1964年,虽完成《民法典草案》,但因“四清运动”而中断。
20世纪七八十年代1979年,我国第三次起草民法典,1985年,随着改革开放日益深入,民事生活越来越活跃,于是1986年颁布《民法通则》。
20世纪九十年代1992年邓小平南巡讲话,确定了改革开放的方向。随后,与之相适应的担保法、合同法等单行法相继制定。
21世纪随着中国经济与国际接轨,民法典的起草加快。2017年十二届全国人大五次会议通过《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总则》,并提出争取2020年形成统一的民法典。
——摘编自梁慧星《中国民法典编纂的几个问题》
(1)根据材料一概括中国古代民法发展的特点。
(2)根据材料二概括新中国成立后编纂民法典基本历程的特点,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推动形成统一民法典的有利因素。
9 .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顾炎武在《日知录》卷十三《周末风俗》条中,对春秋战国时期的政治现象进行了比较,指出:“春秋时犹尊礼重信,而七国则绝不言礼与信矣;春秋时犹宗周王,而七国则绝不言王矣;春秋时犹严祭祀重聘享,而七国则无其事矣;春秋时犹论宗姓氏族,而七国则无一言及之矣”。战国时期,法律制度普遍建立起来,法律成为维护新的政治秩序的主要工具。

——摘编自张岂之主编《中国历史﹒先秦卷》

材料二   当梭伦成为政事的领导者的时候,他就禁止以人身为担保的借贷,一举而永远地解放了人民,他又制定法律,废除所有债务,禁止借贷以人身做抵押;因债卖身的农民,一律释放;因欠债而卖到外邦做奴隶的农民,由城邦赎回。因债务而被抵押的土地一律归还原主,禁止以人身为担保的借贷。下令取消公私债务,意即人民卸下他们的重担,同时还规定无子女者有权按照自己的意愿,将遗产交给指定的继承人。并庄严声明“此法律的有效期为一百年。”。

——亚里士多德《雅典政制》

材料三   第三表(执行)债权人得拘禁债务人六十日。在此期内,债务人仍可谋求和解;如不获和解,则债权人应连续在三个集市日将债务人牵至广场,并高声宣布所判定的金额。

第八表(私犯)烧毁房屋或堆放在房屋附近的谷物堆的,如属故意,则捆绑而鞭打之,然后将其烧死;如为过失,则责令赔偿损失,如无力赔偿,则从轻处罚。

第八表:现行窃盗被捕,处笞刑后交被窃者处理;如为奴隶,处笞刑后投塔尔佩欧岩下摔死。如为未适婚人,由长官酌处笞刑,并责令赔偿损失。

第九表(公法)任何人非经审判,不得处死刑。

第十一表前五表的补充:平民和贵族,不得通婚。

——《十二铜表法》


(1)根据材料一指出战国时期政治领域中发生的新变化。举例说明战国时期“法律成为维护新的政治秩序的主要工具”(两个以上的例子)。
(2)根据材料二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梭伦改革的内容及影响。
(3)根据材料三概况罗马法的特点,并辩证的评价《十二铜表法》
(4)谈谈上述材料对于当今法治社会建设的启示。
2020-09-29更新 | 133次组卷 | 2卷引用:西藏拉萨市拉萨中学2021届高三上学期第一次月考文综历史试题
10 . 行政区划是国家为分级管理而对地方的划分。自先秦至隋代,中国行政区划制度曾进行过多次改革,唐到元中央集权不断加强。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春秋时代,郡县制开始萌芽。楚、秦、晋等国出现了县,最初设在边地,带有边防性质。郡的出现比县稍晚,也多在边地。到战国时代,在边地的郡下分设若干县,产生了郡县两级制。秦始皇统一中国后,废封国,将郡县制推向全国,全国共设有36个郡。郡县制为汉代沿用。汉武帝时期全国郡有100多个。于是分境内为十三刺史部,简称“十三部”或“十三州”。这时的州还只是一种监察区,各州置刺史一人,代表中央巡查郡县吏治。到东汉时,刺史已有固定治所,并掌握了地方行政权,对所部郡县官吏实行管理,州正式成为地方行政区。州郡县三级制历两晋南北朝不变。

——摘编自薛明扬主编《中国传统文化概论》

材料二   隋初沿用州郡县三级制。但南北朝以来,行政区划变化纷繁,反映出地方分权的特点。开皇三年,全国州有200多个,郡县更是不计其数。兵部尚书杨尚希上表说:“窃见当今郡县,倍多于古,或地无百里,数县并置;或户不满千,二郡分领……所谓民少官多,十羊九牧……今存要去闲,并小为大,国家则不亏粟帛,选举则易得贤才。”隋文帝采用此建议,罢去郡一级,改为州县两级制,并且合并了一些州县,清除了过去层次、机构过多的弊端,进一步加强了中央对地方的控制。

——摘编自朱绍侯等主编《中国古代史》

材料三   唐贞观元年有州356个,李世民依“山川形便”将全国分为十道,根据需要临时抽派中央相关部门人员对各道事务进行督导。为加强边防,唐在沿边重镇设立节度使。唐代中期,道的职能渐由节度使兼理。节度使最初只掌兵权,后来总揽军、政、财、监之权,权重势雄,独霸一方。中央政府也被迫承认了节度使的地方最高军政长官地位,州县二级制遂变为道州县三级制。安史之乱后,藩镇“相望于内地”,“屯重兵,多以赋入自赡”,“喜则连衡(横)而叛上,怒则以力相并”。

宋太祖即位后,革除前朝之弊,“申命诸州,度支经费外,凡金帛以助军实,悉送都下,无得占留”,并采取派遣官员监察地方等多项措施,“由是利归公上而外权削矣”。宋太宗时,节度使掌控的支郡也被收回,从此“无复领支郡者”。

元朝变革地方行政制度,设立行省。行省官员常以“藩大臣”和封疆大吏自居,替朝廷镇守地方;凡行政号令和公文申禀,“不敢专决大政,咨中书(省)而后行”。

——摘编自白寿彝总主编《中国通史》等


请回答:
(1)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西周至唐中国行政区划制度的演变。有什么共同作用。
(2)依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评述唐、宋、元时期中央政权对地方的治理措施。并总结从唐朝至元朝中央与地方权力关系的规律。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