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两汉至明清时期行政体制的演变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4453 道试题
1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辅佐国君以行治国之事者,在春秋时期多被称为“相”。终春秋之世,列国担任治图重任的“相”,皆属卿族。这些卿或随国君外出参加各种礼仪,或主持国政以决国家军政大事,实为卿权势力强大的一种表现。战国时期的“相”往往只有职官的意义,不是传统的贵族身份的标识。因为在国君的周围不需要存在能够使其“易位”的人物,而需要俯首听命的大臣。士阶层登上政治舞台为这一新格局的出现准备了条件。布衣卿相之局的噶矢在春秋战国之际的社会结构大变动中即已鸣响。

——摘编自晁福林《论战国相权》

材料二   唐初,“因隋制,以三省之长中书令、侍中、尚书令共议国政,此宰相职也”。“自太宗时杜淹以吏部尚书参议朝政,魏征以秘书监参预朝政,其后或曰参议得失、参知政事之类,其名非一、皆宰相职也。”起草文书诏令,原属中书省的职责,唐玄宗时则正式设置输林学士院,“专掌内命,凡拜免垂相,号令征伐”,皆出其手,“其后逸用益重,而礼遇益亲”,“又以为天子私人,元充其职者无定员”。在代宗永泰年间,又于内朝设立枢密院,以宦官充任枢密使,“其职掌惟承表奏于内中进呈,若人主有所处分,则宣付中书门下施行而已”,如此,则原来共同执掌军国政令、佐天子而统大政的中书、门下省,都降低为只能照章办事的执行机构。

——摘编自魏俊超《试论中国封建社会相职的演变》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春秋战国时期相权演变的特点。
(2)根据材料二、指出唐代君主削弱相权的主要措施,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上述措施的影响。
2 . 贾谊在《治安策》中指出:“欲天下之治安,莫若众建诸侯而少其力。力少则易使以义,国小则亡邪心。令海内之势如身之使臂,臂之使指,莫不制从。”这一建议经晁错与主父偃损益,最终为汉武帝所纳。该建议的实施(       
A.改变了郡国并存局面B.削弱了宰相权力
C.扩大了王朝统治疆域D.强化了中央集权
2024-06-06更新 | 31次组卷 | 1卷引用:安徽省阜阳市第三中学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3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中国古代政治制度延续了几千年,在这数千年的时间里,虽然王朝更替,但是政治制度还是一朝一朝延续下来。……对官吏的任免、铨选、考课、奖惩等逐渐制度化,其体系之完整,规范之详密,制度之完备,均居于同时期世界的前列。

——摘编自姚伟钧《中国古代政治制度的起源、嬗变与特征》

材料二   吾宋制治,有县令,有郡守,有转运使,以大系小,丝牵绳联,总命于上。虽其地在万里外,方数千里,拥兵百万,而天子一呼于殿陛间,三尺竖子,驰传捧诏,召而归之京师,则解印趋走,唯恐不及。

——苏洵《嘉祐集审势》

材料三   古代中国社会的治国理念丰富庞杂,是古代中国政治思想的智慧结晶。从春秋战国时期的诸子百家到西汉的“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再到宋明理学、阳明心学,古代中国的思想家、政治家为国家治理贡献了自己的治国智慧。各朝各代的统治者依据时代变迁和社会特点,选取适合自身的治国理念,这些治国理念承袭发展、相互借鉴,极大地丰富了古代中国的政治思想。

——摘编自杜俊杰《论古代中国社会的治国理念》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汉朝的相关史实,指出中国古代“对官吏的任免、铨选、考课、奖惩等逐渐制度化”的表现。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指出“郡守”的含义,并概述北宋为实现“以大系小,丝牵绳联,总命于上”而采取的相关措施。
(3)根据材料三、概括中国古代治国理念发展的特点,并以“大一统”为例,简析古代治国理念的不断发展对国家的政治、经济和民族关系的影响。
2024-06-05更新 | 44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届浙江省杭州市联谊学校高三下学期6月新高考适应性考试历史试卷
4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大唐六典·鸿护寺》记载,鸿护寺之职,“掌宾客及凶仪之事,领典客、司仪二署”,“掌东夷西戎南蛮北狄,归化在蕃之名数……凡朝贡,宴享、送迎预焉,皆辨其等位,而供其职事,凡首渠首领朝见者,则馆而以礼供之。”

材料二   地方行政制度变迁的核心就是政区和政府组织层次级数的变化,这一变化集中的体现了中央集权与地方分权之间此长彼消的过程。下表是历代政区与地方政府的层级变化表。

历代政区与地方政府的层级变化表

时期高层政区统县政区县级政区
/县、道
/郡(王国)县、道
魏晋南北朝郡(王国)
隋、唐前期/州(府、郡)
唐中后期、五代州(府)
州(府)
路、府、州
布政使司(省)府(州)
府(州)

——摘编自周振鹤《中国地方行政制度史》

(1)根据材料一、指出唐朝鸿肿寺的职能,结合所学,从民族关系角度简析其作用。
(2)根据材料二、结合所学,指出表格中①与②分别代表的地方层级,并概括中国古代地方行政制度演变的特点。
2024-06-05更新 | 19次组卷 | 1卷引用:河南省百师联盟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五月大联考历史试卷
5 . 唐玄宗时期,宦官出身的监军边令诚因向封常清、高仙芝二将索贿不成,于是向唐玄宗进言:封、高二将偷生怕死,以致失地且多次盗辄兵士粮草。唐玄宗遂大怒,将二人处死。据此可知,唐玄宗时期(     
A.宦官成为了事实上的决策中心B.君主权力遭受到宦官的侵夺
C.实现了对武将军权的有效控制D.君主专制强化破坏官僚制度
2024-06-05更新 | 25次组卷 | 1卷引用:山东省德州市万隆中英文高级中学2023-2024学年高二6月月考历史试题
6 . 如图为唐代吏部尚书出身阶层占比示意图。这反映出当时(     

A.士族阶层影响仍在B.地方势力有所膨胀
C.官员选拔方式改变D.中枢权力机构异化
7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汉武帝元封五年(前106年),汉武帝下令,除了京师附近七郡外,将全国划分为十三个监察区,每区由朝廷派遣刺史一人,专门负责巡查区域内的吏政,检举不法的郡国官吏和强宗豪右,其管区称为刺史部。十三刺史部,简称“十三部”或“十三州”。

——《古代的行政区划“州”,是怎么从省级区划变成一个市级区划的》

材料二   中国古代监察制度萌芽于夏商周时期,确立于秦汉时期,完备于隋唐宋时期,加强于明清时期。在其发展过程中,形成了一系列颇具中国特色的机构、职能和监察法规,切实起到了在国家机器运行中的制衡作用。中国五千年的历史证明,虽然古代监察制度是建立在封建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基础上、服务于以皇帝为代表的地主阶级专政,但是在纠察百官、保证吏治清明方面也起到了积极作用,不仅对历代封建王朝产生过重大影响,而且作为一种重要的国家制度,至今仍有较高的借鉴价值。

——摘编自汤建华、宋晓辉《中国古代监察制度的演变及借鉴意义》

(1)根据汉武帝时期刺史分布图和所学知识,概括指出该图所反映出的重要信息。
(2)根据材料二、概括中国古代监察制度的特点,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要评析。
8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廷议,又称集议。集议是中国古代朝廷商讨政事的一种形式,最早萌芽于       时期。《尚书·周官》中有“议事以制,政乃不迷”。集议制度在唐朝时期进一步完善,《唐六典》中记 载:“议,谓朝之疑事。下公卿议,理有 异同,奏而裁之。”唐朝还设立了都堂集议制,每逢重大死刑案件,皇帝下令“中书、门下四品以上及尚书九卿议之”,以示慎刑。唐代的内政、外交等大事也多 采取集议方式进行决策。为了便于宰相集议军国大事,唐初在门下省设立政事堂,高宗时期将其迁至中书省,唐代还在尚书省举行不定期、不定人员的百官会议。

——摘编自曹毅《中国古代君权制约的理论与实践》

材料二   宋代廷议制度有了更详尽的规定,设置了廷议的固定场所,参加者的排班程式固定化,廷议的议程实现程式化,设有掌管廷议的监议御史。《宋会要辑稿》载:“宋初,刑政典礼之事,当集议者,先下诏都省,省吏以告当议之官,悉集都堂。”仁宗时,段少连说:“国家每有体大之事,必集群官议于尚书省。”

——摘编自林乾《论中国古代廷议制度对君权的制约》

材料三   明朝的廷议制度和程序进一步明确,议题更加集中。清代廷议多讨论军国大事,如雍正五年(1727年),准噶尔部首领噶尔丹在沙俄支持下发动叛乱。雍正七年(1729年)二月,雍正帝乃“命廷臣集议”,决定出兵平叛。廷议之权在君主,没有君主的命令,任何人不得擅自召集大臣廷议,而且廷议的结果也是由君主最后作决定的。

(1)结合所学知识,完成材料一中的填空,并根据材料一、二,指出集议制度从唐至宋发生的变化。
(2)根据材料一、三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唐、清两朝对集议态度的不同说明的问题。
(3)根据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对古代中国集议制度作一简要评价。
2024-06-04更新 | 30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届河北省名校联盟高三下学期三模历史试题
9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秦统一后,推行“书同文、车同轨、行同伦”制度,至此,上至帝号,下至百姓,都有了统一称谓,各异的文字书写也统一为简洁的、适应庞杂公务的隶书。由此,上下一致的文书话语体系开始形成。隋唐时期,文书制度依托于三省六部制,发展出相对成熟的制作规程、审核机制和运行流程。无论是“三省”之间的权力分工,还是执论制度、避讳制度等,都在这一时期得到进一步规范。

——摘编自周光辉等《从文书行政到文件政治》

材料二   19世纪60年代以来,晚清政府开始接受电报这一新技术,总理衙门指出:“其意倡于俄,而英法继之,一国扬其波,众国遂随其流。”18776月,李鸿章创办中国第一条电报线——津衙线。其后,电报通信逐步改变中国人的生活方式。近代著名外交家曾纪泽是把电报通信技术引进到外交通信中的先驱。在1878年曾纪泽出使欧洲之前,其前任驻英公使郭嵩焘呈给清廷的奏报,或用“公牍”,或用“信函”寄回国内,费时甚久。曾纪泽为便于和清廷沟通,开始尝试使用“电奏”。

——摘编自马建标、林曦《近代外交的“通信变革”》

(1)根据材料一、概括秦汉至隋唐文书行政的特点。
(2)依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晚清“电奏”制度产生的原因。
2024-06-02更新 | 9次组卷 | 1卷引用:云南省红河哈尼族彝族自治州蒙自市第一高级中学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历史试题
10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多维视角下的隋代政区改革

高祖(文帝)受终,惟新朝政,开皇三年,遂废诸郡。洎(到)于九载,廓定江表,寻以户口滋多,析置州县。炀帝嗣位,又平林邑,更置三州。既而并省诸州,寻即改州为郡,乃置司隶刺史,分部巡察。

材料二  研究行政区划至少与三个学科有基本关系,一是历史学,二是地理学,三是政治学。行政区划本身是历史的产物,而且在历史过程中不断发生变化,没有哪一个政区不是前代的沿袭或变革。行政区划又是一种地理区域,是一种人为的空间概念,它的存在与变迁都与其他地理因素有密切的关系。而行政区划之中又必须有一定数量的人口,实际上包含了人文地理环境。行政区划又是中央与地方之间发生行政关系的产物,行政区划的变迁往往是政治过程造成的,也就是说,政治的需要往往是行政区划变迁的主要原因。          

——摘自周振鹤《中国行政区划通史》

结合材料一隋代政区改革的史实解读材料二的观点,你认为地方行政区划的设置演变还与哪些因素有关?请补充一种因素,说明理由。
2024-06-02更新 | 12次组卷 | 1卷引用:福建省连城县第一中学2023-2024学年高二5月月考历史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