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两汉至明清时期行政体制的演变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2800 道试题
1 . 如表所示为“唐玄宗的部分敕文”。这表明当时(     
时间敕文
开元二十一年(733年)置采访处置使,“命诸道采访使考课官人善绩”“以六条检察非法”
开元二十二年(734年)令采访使处置,“牧宰无政,不能纲理”“其余常务不可横干。其便宜令中书门下即简择奏闻。朕将亲览”
天宝九载(750年)“自今已后,采访使但察访善恶,举其大纲。自余郡务所有奏请,并委郡守,不须干及”
A.监察机构丧失独立性B.司法权统一收归于中央
C.中央对藩镇势力妥协D.监察官的职权受到限制
2024-05-02更新 | 65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届河南省新乡市高三下学期三模考试文综试题-高中历史
2 . 顾炎武在《日知录》中说:“唐制,凡诏敕皆经门下省,事有不便,得以封还,而给事中有驳正违失之掌,著于六典。”这表明,唐朝门下省的设置(     
A.有助于减少皇权的决策失误B.削弱了行政中枢的权力
C.导致了封建统治的由盛转衰D.促进了民族交融的发展
2024-05-02更新 | 23次组卷 | 1卷引用:河南省焦作市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3 . 欧阳修《归田录》记载:“国朝自下湖南,始置诸州通判,既非副贰,又非属官。故尝与知州争权。每云:‘我是监郡,朝廷使我监汝。’举动为其所制。”据此可知,设置通判的主要目的是(     
A.防止武人干政B.提高行政效率C.削弱州府权力D.提升军事能力
2024-05-02更新 | 18次组卷 | 1卷引用:山东省青岛市黄岛区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4 . 中国古代行政区划随着时代的发展和统治的需要不断变革。如表是秦朝至唐末地方行政建制的变化情况。这反映出秦至唐末秦朝至唐末地方行政建制简表(     
秦朝以郡辖县,地方行政为郡县两级制
两汉东汉形成“州一郡一县”三级制
隋朝废郡,地方行政重新回到两级制
唐末形成了道、州、县三级制
A.专制主义中央集权不断得到强化B.政府执政能力和行政效率不断提高
C.地方行政分层决策中的困局与探索D.地方行政架构复杂多变无规律可循
2024-05-01更新 | 11次组卷 | 1卷引用:福建省龙岩市一级校联盟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半期考联考(期中)历史试题
5 . 汉武帝时设置十三州部,州部可以推举秀才。东汉,“州里”“州闾”“州党”等语汇逐渐行用,意为同乡,州刺史被尊称为“使君”。东汉后期,以州为中心的地域观念逐渐形成,这在当时(     
A.不利于维护国家统一B.推动了内外朝制度的形成
C.有利于加强中央集权D.强化了监察制度的效力
2024-05-01更新 | 25次组卷 | 1卷引用:安徽省马鞍山市第二中学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12月阶段检测历史试题
6 . 唐文宗即位后,在恢复对节度使州县官吏考课的同时,还命诸道节度观察使在离任当天要详细地写明交接文状,限令新任节度观察使到任一个月以后分析上奏,评定考绩优劣。上述规定(     
A.提高了君主专制的决策效能B.奠定了中央集权的制度基础
C.消除了藩镇割据的严重隐患D.有利于地方政务的有序运行
2024-04-30更新 | 38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届陕西省商洛市高三下学期第五次模拟检测文综试题-高中历史
7 . 如何调节中央和地方的关系,使地方长官既拥有相对集中、足以应对突发事变的权力,又不使其权力尾大不掉而违背中央集权的原则,是历代统治者反复思考的一大难题。而这一难题在清朝得到了相对完美的解决。“相对完美的解决”主要是指(     
A.军机处的设立B.总督、巡抚制度的固定
C.京察和大计实行D.省、府、县三级的形成
2024-04-30更新 | 41次组卷 | 1卷引用:浙江省G5联盟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8 . 我国古代的“退休”制度起始于周朝,但执行并不严格。到了汉代则作为行政立法的一项重要内容确立,并形成一套国家制度,称为“致仕”,该制度尤其明确了官员退休后的俸禄多少。这一变化(     
A.保障了退休官员的待遇B.缓解了官员冗余的现象
C.旨在进一步强化皇权D.缘于政治体制的革新
2024-04-30更新 | 35次组卷 | 1卷引用:云南省昆明市云南师范大学附属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三下学期适应性月考(九)文综试题-高中历史
9 . 下表为古代博士的部分相关记载,据此可知(       
《汉书·百官公卿表》“博士,秦官,掌通古今。秩比六百石,员多至数十人”
《史记·循吏列传》“公仪休者,鲁国博士也,以高第为鲁相”
《汉书·百官公卿表》“武帝建元五年,初置五经博士。宣帝黄龙元年,稍增员十二人”
A.儒家思想始终占据社会主流B.门第出身影响春秋选官制度
C.作者立场不同导致记载差异D.文化制度的传承具有连续性
2024-04-30更新 | 26次组卷 | 1卷引用:山东省菏泽市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B卷)
10 . 下表为唐前期京官兼任地方官的状况表。据此推知,唐前期(     
道名数量道名数量
关内道25陇右道6
河南道25山南道5
河北道16剑南、岭南道3
河东道17淮南道1
A.治国理念出现显著变化B.科举选官制度功能弱化
C.地方官员行政能力匮乏D.政治经济中心仍在北方
2024-04-30更新 | 208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届山东省淄博市高三下学期二模考试历史试题
首页5 6 7 8 9 10 11 12 末页
跳转: 确定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