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两汉至明清时期行政体制的演变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56 道试题
22-23高三·全国·单元测试
填空题 | 较易(0.85) |
1 . 地方行政制度的发展   
时间地方行政制度的变化意义
西汉汉朝地方行政制度沿袭秦朝,实行____、县二级制;汉初还包括________。景帝、____后,诸侯国的权力被不断削弱,不再对中央构成威胁郡县制能够有效地控制地方,有利于加强中央集权,巩固统一的多民族国家
东汉东汉晚期,原来的监察区“____”变为一级行政机构,形成州、郡、县三级制
____不仅有行政权,还有领兵权,形成____、干弱枝强的局面
魏晋南北朝实行州、郡、县三级制州刺史和节度使权力的扩大,不利于中央集权的加强,导致分裂割据局面
隋唐①隋朝实行州、县二级制,唐朝沿用
②唐朝根据____把全国划分为10道,后增至15道,作为中央派出的____机构
③唐中期以后,在一些战略重地设____统兵征战,部分节度使兼并役使州县,拥兵自重,形成____势力
宋朝地方行政机构分为州(府、军、监)和县二级,后又改道为路,主要职责是监督州县各级官吏,从而形成路、州(府)、县____
元朝____,作为中书省在地方的派出机构,掌管一省政务,简称“行省”;后来,行省演变为地方常设的最高一级行政机构行省制是中国古代地方行政制度发展史上的一次重大变化,形成省、路、府、州、县多级行政制度
明朝原行中书省的权力由____________分割;后朝廷又向各省派出____、巡按,逐渐总揽一省之权明清时期地方分权有利于中央控制地方,巩固国家统一
清朝清承明制;巡抚成为一省长官,又设____掌管一省或数省军政大权。
明清时期,省下设府(州),府之下设县(州),形成省、府、县____行政制度

2023-03-26更新 | 36次组卷 | 1卷引用:自创单元讲练测(选必1)第一单元政治制度(讲)
22-23高三·全国·单元测试
填空题 | 较难(0.4) |
2 . 中央行政制度的演变   
时间中枢机构的变化具体内容意义
西汉汉承秦制;汉武帝设立____中央行政中枢的权力逐渐由丞相转移到皇帝亲信手中使外朝____的权力大大削弱
东汉刘秀将____确立为新的行政中枢三公权力受到削弱
隋唐确立________是受命于皇帝的决策机构;门下省是审议____朝廷政令的机构;尚书省是____机构,下设吏、户、礼、兵、刑、工六部,分工处理各项具体政务。三省长官议政的地方叫____三省六部制体系完整,职责分明,____,可以有效履行封建国家的不同职能;三省六部制确立,标志着中央行政制度发展到一个____
宋朝设中书门下省,设枢密院、三司分割相权枢密院掌管军政,三司掌握财政大权,分割宰相的权力
元朝实行____省制中书省总理全国政务中枢权力再度集中
明朝明太祖废除中书省和____;建立____内阁大学士____皇帝处理各种政务,成为事实上的行政中枢绵延1000多年的____制度终结
清朝清承明制;雍正帝设____军机大臣直接____皇帝旨意,处理军国大事逐渐成为掌管处理全国军政事务的中枢

2023-03-26更新 | 54次组卷 | 1卷引用:自创单元讲练测(选必1)第一单元政治制度(讲)
22-23高三下·全国·单元测试
填空题 | 较易(0.85) |
3 . 地方行政制度的发展
时间地方行政制度的变化意义
西汉汉朝地方行政制度沿袭秦朝,实行郡、县二级制, 汉初实行_____制;景帝、武帝后,诸侯国的权力被不断削弱,不再对中央构成威胁。郡县制能够有效地控制地方,有利于加强中央集权,巩固统一的多民族国家。
东汉东汉晚期,原来的监察区“州”变为一级行政机构,形成_____三级制。州刺史不仅有行政权,还有_____,形成内轻外重、干弱枝强的局面。
魏晋南北朝实行州、郡、县三级制。州刺史和_____权力的扩大,不利于中央集权的加强,导致分裂割据局面。
隋唐①隋朝实行_____二级制,唐朝沿用 ;
②唐朝根据山川形势把全国划分为10道,后增至15道,作为中央派出的监察机构。
③唐中期以后,在一些战略重地设节度使统兵征战,部分节度使兼并役使州县,拥兵自重。
唐后期形成_____局面,大大削弱了中央集权。
宋朝地方行政机构分为州(府、军、监)和县二级,后又改道为,主要职责是监督州县各级官吏,从而形成_____、州(府)、县三级制。加强了中央集权,巩固了宋朝统治。
元朝设行中书省,作为中书省在地方的派出机构,掌管一省政务,简称“行省”;后来,_____演变为地方常设的最高一级行政机构。行省制是中国古代地方行政制度发展史上的一次重大变化,形成省、路、府、州、县多级行政制度。有效地巩固元朝对全国统治。
明朝 废行省设_____(即原行中书省的权力由_____、按察使司、都指挥使司分割);后朝廷又向各省派出_____、巡按,逐渐总揽一省之权。明清时期地方分权有利于中央控制地方,有利于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和统一。
清朝清沿明制;_____成为一省长官,又设总督掌管一省或数省军政大权;明清时期,省下设府(州),府之下设县(州),形成_____三级行政制度。

2023-01-28更新 | 20次组卷 | 1卷引用:第一单元政治制度-【知识清单】高中历史知识记忆清单(选择性必修3本)
22-23高三下·全国·单元测试
填空题 | 较易(0.85) |
4 . 中央行政制度的演变
时间中枢机构的变化具体内容意义
西汉 汉承秦制;汉武帝设立_____中央行政中枢的权力逐渐由_____转移到皇帝亲信手中。以丞相为首的_____权力被大大削弱。
东汉刘秀将_____确立为新的行政中枢。_____权力受到削弱。
隋唐确立三省六部制。中书省是受命于皇帝的决策机构;_____是审议封驳朝廷政令的机构;尚书省是执行机构,下设吏、户、礼、兵、刑、工六部,分工处理各项具体政务。三省长官议政的地方叫_____三省六部制体系完整,职责分明,相互制约,可以有效履行封建国家的不同职能;三省六部制确立,标志着中央行政制度发展到一个新阶段。
宋朝_____省,设枢密院、_____分割相权 。枢密院掌管军政,三司掌握财政大权,_____分割宰相的权力。分割宰相,加强皇权。
元朝 实行_____制。中书省总理全国政务。中枢权力再度集中。
明朝 明太祖废除中书省和_____,权分六部。建立_____ 内阁大学士协助皇帝处理各种政务,成为事实上的行政中枢。绵延1000多年的宰相制度终结。
清朝清承明制;雍正帝设_____军机大臣直接秉承皇帝旨意,处理军国大事逐渐成为掌管处理全国军政事务的中枢。皇权专制达到顶峰。

2023-01-28更新 | 13次组卷 | 1卷引用:第一单元政治制度-【知识清单】高中历史知识记忆清单(选择性必修3本)
5 . 历代中央政府都重视加强对地方、中央的直接管控。请把以下机构与它实施的朝代相匹配。
A.行省制度B.设政事堂C.废丞相、权分六部D.设三公九卿E.设军机处F.郡国并行制
(1)秦朝______
(2)汉朝______
(3)唐朝______
(4)元朝______
(5)明朝______
(6)清朝______
2023-01-24更新 | 63次组卷 | 1卷引用:上海奉贤区致远高级中学2022-2023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6 . 秦汉政治制度
领域基本范畴历史特征主要史实
国家制度中央
地方
政治
制度
君主专制
中央集权的建立巩固
秦朝建立一整套君主专制中央集权制度:
⑴确立皇帝制度
⑵建立由____组成的中央政府
⑶全国推广____制;
西汉:
⑴加强皇权:削弱丞相权力,设立直接听命于皇帝的____
西汉晚期,中朝尚书的权力逐渐增大,
⑵中央集权:平七国之乱,颁“____”等,成功解决诸侯王问题;
3.东汉:刘秀加强皇权,将尚书台确立为新的行政中枢,三公权力受到削弱;
4.汉朝地方行政制度沿袭秦朝的郡、县二级制(汉初还包括王国和侯国),东汉晚期,原来的监察区“州”变为一级行政机构,形成州、郡、县三级制
官员
选拔

管理
制度
官员选拔和考核逐渐制度化,并建立起从中央到地方的监察体系秦统一全国后,官员选拔主要是“以法为教”“以吏为师”制度;
西汉(武帝)确立以____制为代表的官吏选拔制度;
3.秦汉官员的考核办法主要是____制;
4.秦汉建立了以御史大夫为首的中央监察体系;
汉武帝把全国划分为13个州部,实行____制度
法律

教化
秦汉“改法为律”,以“律”和“令”为主1.秦统一六国后,秦始皇把秦律推行全国;
2.汉朝沿袭秦律,制成《九章律》;
3.秦汉朝廷还发布法律文告,称“令”
社会治理秦“以法为教”
汉:教化以儒家纲常伦理为主要内容
秦汉县下设乡和里。
乡设三老,掌教化,导民风
户籍
制度

基层
治理
建立起严格控制人口的户籍制度和沿袭后代的乡里制度户籍制度:
⑴秦朝的户籍实行分类登记制度,户籍划分为百姓户籍、宗室籍、宦籍、市籍等;
⑵西汉实行“编户齐民”制度
基层治理:
秦汉时期,县下设____________ ,并在乡里建立什伍组织, 以五家为伍,十家为什,百家为里,互相监督。

2022-12-10更新 | 48次组卷 | 1卷引用:复习笔记03社会定型期—— 秦汉-2022-2023学年高一历史中国古代史超清脉络期末复习必备笔记(统编版)
7 . 汉朝(前202年):
政治:专制集权体制的确立期
(1)中央制度:____制 三公九卿 ____①品级____②亲信③参与____
(2)地方制度: ①____制——强化中央集权②____并行——巩固皇权③______嫡子(爵位)其余子(财产)——郡县制符合时代主题
(3)选官制度:察举①选官权在_____②举孝廉;考试(太学)③被____________垄断(魏晋:门阀士族)
官员考核:____(标准:垦荒、赋税、社会治安)——奖惩免
(4)监察制度: 中央:御史大夫;御史台 (东汉-元朝)
地方:刺史(独立监察权)(13个监察区)——东汉:刺史职能扩大
2022-12-10更新 | 28次组卷 | 1卷引用:复习笔记03社会定型期—— 秦汉-2022-2023学年高一历史中国古代史超清脉络期末复习必备笔记(统编版)
8 . 中国古代中央行政制度
汉承秦制,中央行政制度仍为三公九卿制。汉武帝为了加强皇权,设立____。东汉将____确立为新的行政中枢。
隋唐____确立,标志着中央行政制度发展到一个新阶段。
宋元宋朝设立____作为宰相办事机构,设枢密院掌管军政,三司掌握财政大权。元朝设立____作为总理全国政务的中枢机构。
明清明太祖废除中书省和宰相。明成祖,设立____,备皇帝顾问。清朝雍正帝设立____,标志专制皇权达到顶峰。

2022-11-27更新 | 26次组卷 | 1卷引用:黑龙江省鸡西市英桥高级中学2022-2023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9 . 两汉至明清时期政治制度的演变★学习聚焦:总结君主专制中央集权制度的基本发展趋势是什么?
角度具体措施趋势
中央两汉汉初:三公九卿国家政务和皇室事务→汉武帝:________制度→东汉光武帝:________君主专制
唐宋唐朝:皇帝→政事堂→三省[________决策≒________审议→________执行]→六部礼户吏兵刑工负责国家政务
宋朝:皇帝→________省行政‖________军事‖________财政→元朝:________省总理全国政务
明清明朝:皇帝________相当于秘书→六部1380年朱元璋废________→清朝:皇帝雍正设________处相当于秘书→六部
地方两汉汉初:________并行[郡→县二级‖王国侯国景帝武帝削藩]→东汉晚期:州监察区演变,________→郡→县三级中央集权
唐宋隋唐:[道监察区演变,________→州→县三级;中期藩镇割据节度使]→宋朝[路监察区演变,________→州→县三级]
元明清元朝:[省中央派出机构→________路府________县多级]→明清[省【总督巡抚→三司】→________________三级]

2022-10-21更新 | 61次组卷 | 1卷引用:第1课中国古代政治制度的形成与发展-2022-2023学年高二历史同步必备知识清单(选择性必修一:国家制度与社会治理)
10 . 西汉初年的制度
(1)“汉承秦制”:各种制度基本沿袭____
(2)郡国并行制
原因“惩亡秦孤立之败”
概况地方实行郡、县二级制,郡有太守(京师所在地设内史或京兆尹,级别高于一般郡)、郡尉、郡丞。太守选用属吏,分曹理事,各曹属吏分管具体事务,由太守分别任用。郡下设县(有少数民族地方设道),县设令或长,之下有县丞、县尉及分曹属吏。分封的有________(选必1)
影响这给汉王朝的统治和稳定埋下了隐患。汉景帝在位时,削减诸侯封地,引发了吴、楚等____叛乱,景帝和武帝后,诸侯国权力被不断削弱,不再对中央构成威胁

2022-10-02更新 | 28次组卷 | 1卷引用:第4讲西汉与东汉——统一多民族封建国家的巩固-纲要上-高三历史一轮复习学案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