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两汉至明清时期行政体制的演变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56 道试题
1 . 中国古代地方行政制度的演变及特点。
(1)演变
①秦朝:____
②西汉:____
③东汉:州—____—县
④隋朝:州、____二级制
⑤唐朝:____、州、县三级制;战略重地设节度使
⑥宋代:州(府、军、监)县二级→____、州(府)、县三级制
⑦元代:设置行中书省(简称____),行省之下设路、____、州、县
⑧明朝:废行省,权分三司(____司、____司、____司),后向各省派出巡抚、巡按总揽一省之权
⑨清朝:清承明制,____成了一省长官,又设____掌管数省军政大权
(2)特点
①经历了从两级制到三级制再到四级制、五级制的演变,其中____割占主体地位,层级的增加体现了____的不断强化。
②最稳定的是____,它始终是中国古代地方行政区划中最基本和最低一级的行政单位。
③地方最高一级行政区划单位的变化最大,同时最为频繁。
④随着州、道、路等____区转化为一级行政单位,原有的郡、州、道、路等一级行政单位的级别不断下降,沦为二级或者三级行政单位。
⑤中国古代地方行政制度始终处于动态变化之中,随着社会的发展而不断演变,变革是绝对的,____是相对的。
2022-09-30更新 | 63次组卷 | 1卷引用:第7讲辽宋夏金元的政治、军事(配套学案)-2023年高考历史一轮复习通史分专题精准突破课件与配套学案(新教材专用)
2 . 中央集权的演化
汉朝西汉初实行____。东汉晚期,原来的监察区“州”变为一级行政机构
魏晋南北朝主要是州、郡、县三级制
隋唐①隋至唐初实行州、县二级制,后来变成道、州、县三级制。
②唐中期以后,部分____拥兵自重,形成藩镇割据势力
宋朝形成路、州(府)、县三级制
元朝实行____,形成省、路、府、州、县多级行政制度
明清明初废行中书省,后来,又向各省派出____、巡按,逐渐总揽一省之权。清朝时期巡抚成了一省长官。明清时期形成省、府、县三级行政制度

2022-09-26更新 | 20次组卷 | 1卷引用:第1讲中国古代政治制度的形成与发展-2023届高三选必1一轮导学案
3 . 地方行政制度的演变
朝代地方行政体制具体内容
两汉郡、县二级制汉朝沿袭秦的郡、县二级制,汉初地方行政制度还包括________。景帝、武帝后,诸侯国的权力被不断削弱。东汉晚期,原监察区“州”变为一级行政机构,形成州、郡、县三级制
王国和侯国
州、郡、县三级制
魏晋南北朝州、郡、县三级制魏晋南北朝承袭汉制,实行州、郡、县三级制
隋朝州、县二级制,以州统县
唐朝道、州、县三级制道变成州、县以上的一级行政实体。唐中期以后设节度使,后形成___
宋朝路、州、县三级制分为州和县二级,后又改道为路,形成路、州(府)、县三级制
元朝省、路、府、州、县
多级行政制度
实行_______,形成省、路、府、州、县多级地方制度
明清省、府、县三级制明初废除_____,其权力由布政使司、按察使司、都指挥使司分割。后来,朝廷向各省派出_______,总揽一省之权
清承明制,巡抚成为一省长官,又设______掌管一省或数省军政大权

2022-09-25更新 | 20次组卷 | 1卷引用:专题20中西方的政治制度-备战2023年高考历史一轮必考知识清单与考点演练(统编版)
4 . 中央行政制度
汉承秦制,中央行政制度仍为三公九卿制。汉武帝为了加强集权,设立________。东汉将________确立为新的行政中枢。
隋唐________确立,标志着中央行政制度发展到一个新阶段。三省六部制体系完整,职责分明,相互制约,可以有效履行封建国家的不同职能。
宋元设枢密院掌管军政,三司掌握财政大权,分割________的权力。元朝实行_______总理全国政务的中枢制度。
明清明太祖废除中书省和宰相。后来,设立________,内阁大学士备皇帝顾问。清朝雍正帝设立________,逐渐成为掌管处理全国军政事务的中枢。

2022-09-25更新 | 38次组卷 | 1卷引用:专题20中西方的政治制度-备战2023年高考历史一轮必考知识清单与考点演练(统编版)
5 . 两汉至明清时期政治制度的演变
(1)中央行政制度
①汉武帝为加强中央集权,设立____。东汉尚书台被确立为新的行政中枢
②隋唐时期,____确立,标志着中央行政制度发展到一个新阶段。三省六部制体系完整,职责分明,相互制约,可以有效履行封建国家的不同职能
③宋代枢密院掌管军政,三司掌握财政大权,分割宰相的权力。元朝实行____总理全国政务的中枢制度
④明清时期:明太祖废除中书省和宰相。以后,设立____备皇帝顾问。清朝雍正帝设立____,逐渐成为掌管处理全国军政事务的中枢
(2)地方行政制度的演变
朝代地方行政体制具体内容
两汉
时期
郡、县二级制汉朝沿袭秦的郡、县二级制,汉初地方行政制度还包括____。景帝、武帝后,诸侯国的权力被不断削弱。东汉晚期,原监察区“州”变为一级行政机构,形成州、郡、县三级制
王国和侯国
州、郡、县三级制
魏晋南北朝州、郡、县三级制魏晋南北朝承袭汉制,实行州、郡、县三级制
隋朝州、县二级制____,以州统县
唐朝道、州、县三级制道变成州、县以上的一级行政实体。唐中期以后设节度使,后形成____
宋朝路、州、县三级制分为州和县二级,后又改道为路,形成路、州(府)、县三级制
元朝省、路、府、州、县多级行政制度实行____,形成省、路、府、州、县多级地方制度
明清省、府、县三级制明初废除____,其权力由布政使司、按察使司、都指挥使司分割。后来,朝廷向各省派出____,总揽一省之权
清承明制,巡抚成为一省长官,又设____掌管一省或数省军政大权

2022-09-22更新 | 18次组卷 | 1卷引用:课时31政治制度-选必1-2023届湖南省高三统编版历史一轮复习学案
6 . 唐宋元重要知识点归纳
隋唐①均田制;
缓和_________、增加税收;
②大运河兴修;海陆丝路
③商品经济,对外贸易发展;
____制度
④南北方经济趋于____
大一统
________
科举制   
安史之乱
藩镇割据
佛儒道并行
三教合流
①商业革命:
商业政策____
家庭手工业产品____化;
商品经济发展;对外贸易繁荣
城市经济繁荣;____阶层壮大
坊市变为____
纸币出现(交子)
②土地管理:
不抑制________
买卖田宅,必须订立____
民事立法
____关系大发展
③经济重心南移完成
①大一统
②专制:_______
③监察:____制度
④选官:____体制
科举制度
⑤中央集权:
强干弱枝
划分地方官职责
知州;通判;
转运使
儒学复兴
①程朱理学:
__________
②陆王心学:
   ___________
儒学: 世俗化
平民化
市民阶层
世俗文化
文人写意
文化重心下移
贵族-庶民
商品经济发展
对外贸易兴盛
①大一统;
②专制:一省制
③中央集权:
行省制
元曲

2022-09-18更新 | 80次组卷 | 1卷引用:整合清单03中国古代史之魏晋南北朝至隋唐宋元-2023年高考历史一轮【针对性复习】【精讲+易考点】整合清单
2022高三上·全国·专题练习
填空题 | 容易(0.94) |
7 . 政治:_____;专制集权的确立期;________郡县制实现了中央对地方的直接控制
选官:世卿世禄——军功爵——察举、征辟(血缘、世袭才能、任期)
监察:中央:御史大夫——御史台(监察机构)
地方:刺史
2022-09-18更新 | 84次组卷 | 1卷引用:整合清单02中国古代史之秦汉时期-2023年高考历史一轮【针对性复习】【精讲+易考点】整合清单
8 . 地方行政制度的发展
(1)汉朝:沿袭秦朝的________两级制。
①郡设____为一郡最高长官,其下设郡尉、郡丞分别协掌军事、行政。太守选用属吏,分曹理事,各曹属吏分管具体事务。
②郡下设____,县设____或长,其下有县丞、县尉及分曹属吏。
③汉初地方行政制度中还包括________。景帝、武帝后,诸侯国的权力被不断削弱,不再对中央构成威胁。
(2)东汉晚期:原来的监察区“州”变为一级行政机构,形成____________三级制。州刺史不仅有____权,还有____权,这就形成________的局面。
(3)魏晋南北朝:实行____________三级制。
(4)隋朝:废郡,以州统县,实行州、县二级制。
(5)唐朝:沿用隋制,实行________二级制。
①唐朝根据山川形势把全国划分为10道,后增至15道,作为中央派出的____机构。后来,____变成州、县以上的一级行政实体。
②唐中期以后,在一些战略重地设____统兵征战,部分节度使兼并役使州县,拥兵自重,形成____势力。
(6)宋朝:分为____(府、军、监)和____二级,后又改道为____,主要职责是监督州县各级官吏,从而形成____、州(府)、县三级制。
(7)元朝
①地方设置____,作为中书省在地方的派出机构,掌管一省政务,简称“行省”。后来,行省演变为地方常设的最高一级行政机构,形成了____________________的多级行政制度。
②意义:是中国古代地方行政制度发展史上的一次重大变化。
(8)明朝:明初废行中书省,但省的格局并未改变,原行中书省的权力由____、按察使司、____分割。后来,朝廷又向各省派出________,逐渐总揽一省之权。
(9)清朝
①清承明制,____成了一省长官,又设____掌管一省或数省军政大权。
②明清时期,省之下设府(州),府之下设县(州),形成____________三级行政制度。
2022-09-16更新 | 137次组卷 | 1卷引用:第一单元政治制度-【知识手册】高中历史全册必背知识清单(选择性必修一二三)
9 . 中央行政制度
(1)西汉:汉承秦制,中央行政制度仍为____制。
A.汉武帝为了加强集权,设立____(又称内朝,包括侍中、尚书令、常侍,负责决策),中央行政中枢的权力逐渐由丞相转移到____手中,使外朝丞相权力大大削弱。
B.西汉晚期,中朝____的权力逐渐增大。
(2)东汉:刘秀将____确立为新的行政中枢,三公权力受到削弱。
(3)隋唐:____
①三省:指____省、____省和____省,是由皇帝直接掌控的中枢。中书省是受命于皇帝的____机构,门下省是____朝廷政令的机构,尚书省是____机构。三省长官中书令、门下侍中、尚书令与尚书仆射并称宰相,分掌宰相职权,他们共同议政的地方叫____
②六部:尚书省下设____、户、____、兵、____、工六部,分工处理各项具体____
③评价:三省六部制体系完整,____分明,相互____,可以有效履行封建国家的不同职能。三省六部制确立,标志着中央行政体制发展到一个新阶段。
(4)宋朝:最高行政长官是同____,为宰相之职。宋太祖唯恐宰相权力过大,设____掌管军政,____掌握财政大权,分割宰相的权力。(二府三司制)
(5)元朝:实行____总理全国政务的中枢制度。
(6)明朝
①明太祖废除________,亲理政务,秦汉以来绵延1000多年的丞相制度终结。
②内阁制
A.废丞相后,皇帝选拔一些文官到宫廷的殿阁值守,是为____
B.内阁大学士备____顾问,协助皇帝处理各种____,内阁逐渐成为事实上的行政的____
C.性质:内阁不是法定的中央行政机构,是内侍顾问机构,无决策权。
(7)清朝
①清朝雍正帝设立____
②由____直接秉承皇帝,处理军国大事。军机处逐渐成为掌管处理全国____的中枢。
2022-09-16更新 | 110次组卷 | 1卷引用:第一单元政治制度-【知识手册】高中历史全册必背知识清单(选择性必修一二三)
10 . 监察制度
(1)建立了以____为首的中央监察体系,西汉晚期御史大夫改称大司空,御史中丞成为国家最高监察官。
(2)汉武帝为加强中央集权,将全国划分为13个州部,每州设置____一人。刺史品级不高,但权力很大,代表皇帝巡行郡国。
2022-09-15更新 | 52次组卷 | 1卷引用:第二单元官员的选拔与管理-【知识手册】高中历史全册必背知识清单(选择性必修一二三)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