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两汉至明清时期行政体制的演变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224 道试题
1 . 诸府置知府事一人,州、军、监亦如之。掌总理郡政……其赋役、钱谷、狱之事,兵民之政皆总焉……建隆四年(9638年),知府公事并须长吏、通家议连书,方许行下……有试秩通判兼知州者,职掌悴贰郡政,凡兵民、钱谷、户口、赋役、狱讼听断之事,可否裁决,与守臣通签书施行,上述材料反映出宋朝(     
A.通判与知府互相监督制约B.加强对地方财政的控制
C.分散官员的权利,加强皇权D.地方分权,强化中央集权
2023-12-12更新 | 81次组卷 | 1卷引用:云南省罗平县第二中学2021-2022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历史试题
2 . 唐初每事先经由中书省,中书做定将上,得旨再下中书,中书付门下。或有未当,则门下缴又上中书,中书又将上,得旨再下中书,中书又下门令下。若事可行,门下即下尚书省,尚书省但主书填“奉从而行”而已。材料反映了三省六部制的作用是(     
A.分工明确,互相牵制B.分散相权,加强君权
C.削弱地方,中央集权D.提高行政效率,避免决策失误
2023-12-12更新 | 60次组卷 | 1卷引用:云南省罗平县第二中学2021-2022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历史试题
3 . 秦汉的三公九卿、隋唐的三省六部、明朝的内阁的设置,这一变化反映了(     
A.君主专制强化B.地方权力过大C.降低行政效率D.政治固定不变
2023-12-11更新 | 24次组卷 | 1卷引用:云南省曲靖市罗平县第五中学2021-2022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历史试题
4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郡县制取代分封制的必然结果就是贵族制让位于官僚制。官僚制是顺应中央集权和皇权制的需要而产生的一种新的组织形式和管理体制。……在官僚制时代,不管是旧贵族、新贵族,还是新兴的士人阶层,都必须通过任命,转化为官僚,才能成为政体的直接参与者。

——《文史纵横》2009年第3期

材料二   秦以后,官僚对皇权也起到很多的制约作用。由于儒学取得正统地位,先秦儒学中的民贵君轻、君臣共治、明主慎法等观念也得到传承。遇到贤明的君主,官僚就可以以此为据,抑制皇帝的私欲。官僚制度通过制度化的权力也可以约束皇权。

——任世江《高中历史必修课程专题分析》

材料三   行省实行群官负责和圆署会议制(即通过行省官员集体开会共同负责),行省官员通常由平掌、右丞、左丞、参知政事等六七人组成。……无论行政、财政、军事、司法诸事权,朝廷总是在直接掌握某些基本权力(如主要军队、官吏任用等)的同时,把相当一部分权力分寄于行省,然后借行省集权于中央。显而易见,元行省制中央集权是秦汉以来郡县制中央集权模式的较高级演化形态。

——李治安《元代行省制的特点与历史作用》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官僚政治取代贵族政治带来的变化。
(2)根据材料二,结合秦朝至隋唐的史实说明“官僚对皇权也起到很多的制约作用”。
(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行省制中央集权是秦汉以来郡县制中央集权模式的较高级演化形态”的理由。
(4)综合上述材料,谈谈中国古代官僚政治的积极作用。
2023-12-11更新 | 57次组卷 | 1卷引用:黑龙江省林甸县第一中学2021-2022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历史试题
5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凤凰网一篇名为《牵制管理“进化论”》文章指出:“唐代的中央政治制度使封建官僚机构形成了严密的体系,将宰相的权力一分为三,从而大大强化了皇权。”


(1)材料表明了唐代的政治制度是什么?其作用是什么?
(2)联系所学知识,列举从秦、汉、宋、明、清加强君主专制的措施及演变趋势变化。
2023-12-10更新 | 29次组卷 | 2卷引用:黑龙江省青冈县第一中学校2021-2022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考前测试历史试题
6 . 中国古代国家制度的沿革

材料一:

材料二:

朝代行政区划
西周诸侯国
郡——县
州——郡——县
明清省——府——县
(1)请按照历史发生的顺序,对以上国家制度或权力结构的示意图排序。
(2)对比图示AD,说明国家制度产生的重大变革。
(3)材料二体现了怎样的制度演变趋势?简单说明这一趋势对古代中国国家及民族发展的意义。
2023-12-09更新 | 27次组卷 | 1卷引用:上海市延安中学2021-2022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历史试题(A卷)
7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人物观点
钱穆

中国自秦以下,传统政治,论位则君最高,论职则百官分治,论权则各有所掌,各自斟酌。如汉代之选举,唐代以下之考试,皆有职司,其权不操于君。朝廷用人,则一依选举考试之所得。故中国自秦以下之传统政府,仅可称之曰:“士人政府”。

李振宏

秦至清两千年的帝制时代为皇权专制社会,无论是秦汉的三公九卿制,还是隋唐的三省六部制,都是为着延伸皇权而提出的。无论我们的制度设计多么细密,无论在这一制度中运作的人多么杰出,在制度的最高层面,始终矗立着皇权的绝对权威而不能触碰,皇权都始终占据着法律的、权力的,甚至道德的制高点。

根据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自选一个观点并加以论述。(要求:观点正确,史论结合;表达成文,论述完整;逻辑严密,条例清晰。)
2023-12-09更新 | 46次组卷 | 1卷引用:吉林省梅河口市第五中学2021-2022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历史试题
8 . 下列举措属于中国封建皇帝为加强皇权而采取的措施有(  )
①秦始皇推行郡县制②汉武帝设立中朝③明太祖废除丞相制度④清雍正帝设立军机处
A.①②③④B.①②④C.②③④D.①③④
2023-12-09更新 | 17次组卷 | 1卷引用:黑龙江省青冈县第一中学校2021-2022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考前测试历史试题
9 . 中央和地方的关系决定着国家的政治稳定和社会的协调发展。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夏、商、西周时期,统治者给予地方政府独立行使政权的权力。秦朝建立后,地方行使政权要得到中央首肯,并接受中央监督。魏晋南北朝时期,实行以豪族大土地占有为基础的方镇都督分权,由此出现大分裂。隋唐增强了中央政府处理地方事务的力度与效率。宋初,增强了中央宏观调控能力,导致“积贫积弱”。元朝,实行“行省制”,中央政府部分直接延伸向地方政府。明清进一步加强中央权力。

——摘编自孙萍、白路路《我国古代中央与地方政府的政治关系历史演变》

材料二   独立后的北美13州曾经历了11年短暂的邦联制时期:州几乎被赋予了绝对的权力,而邦联政府却软弱无力。……在联邦党人的鼓吹和推动下,美国于1787年制定了宪法,开始寻求改变。

——刘世洪《纵向制机:变化中的美国中央——地方关系》

材料三   20世纪80年代后,村民自治迅速发展,到1997年底,全国共有91万个村民委员会的村干部由村民直接选举产生,大部分农村有90%以上的选民参加了选举。1998年颁布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村民委员会组织法》,村民委员会是我国农村基层社会的群众自治组织。

——据郭德宏等主编《中华人民共和国专题史稿》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归纳中国古代中央与地方政府权力分配的两种模式,并分析两种模式的积极作用。
(2)根据材料二、归纳美国建立之初在国家治理方面发生的变化。结合所学知识,指出该变化的原因及其积极作用。
(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新时期我国实行村民自治的意义。
2023-11-24更新 | 32次组卷 | 1卷引用:贵州省贵阳市五校2023届高三上学期联合考试(四)历史试题
10 . 元代,中书省宰相议政及决策分为两个程序:一是中书议政,俗称“圆议”,诸宰相“列坐一堂……相互轩轻……然后为定”;二是入宫奏事,上报皇帝裁决。朝廷颁布的制诏、玺书、符节、驿传等,都必须通过中书省。材料所述做法(     
A.有利于缓和君相间的对立B.提高了地方行政效率
C.凸显了行政运行的民主化D.有助于减少决策失误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