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西方资本主义政治制度的产生与发展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37 道试题
1 . 1215年,英国国王约翰签署《大宪章》,共65个条文,保障英格兰人传统权利。经过几百年,社会发生巨大变化,《大宪章》的条文渐不再适用。十九世纪以来,国会立法废止过时条文。目前,仅少数条文仍在英国法律中。考虑英国社会的今昔,哪些条文最可能仍有法律效力(     
A.“寡妇若想保持单身,只须宣誓未经国王许可就不再婚,即不会被迫改嫁”(第8条)
B.“若无王国议会同意,不可课徵兵役代金,且筹款仅限为国王筹赎金”(第12条)
C.“任何市镇和个人都不可被强迫修建桥梁,但负有固有义务者除外”(第25条)
D.“人民不会被逮捕、监禁或剥夺财产,除非经由陪审团的合法审判”(第39条)
2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西欧王权演变趋势图

材料二   雅典是古希腊文化的中心。克里斯提尼改革后,民主逐渐成为雅典公民生活的准则。在伯里克利时期,形成了一整套成熟的政治制度和管理方式。古代雅典的民主政治为西方送去了政治文明的曙光。

——摘编自杜常生《民主的古今之辨——以雅典和美国为例》

(1)根据材料一、指出西欧王权演变的变化趋势,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17、18世纪王权变化的社会环境。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说明雅典古代民主对美国现代民主的影响。
2024-05-15更新 | 41次组卷 | 1卷引用:四川省成都市树德中学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3 . 1690年,英国议会通过财政法案,把政府给予国王的固定收入置于“仅够伙食钱”的境地。这表明当时英国(  )
A.国王权力被完全剥夺B.责任内阁制已经确立
C.权力制衡机制得以实现D.民主政治制度逐步强化
2024-04-06更新 | 27次组卷 | 1卷引用:四川成都外国语学校2023-2024学年高二3月月考历史试题
4 . 英国君主处理对外事务的权力,是一项高于法律且不受议会约束的特权。1701年以后,外交政策必须由内阁制定,外交决议还须交付议会核准。此变化(       
A.剥夺国王的外交权力B.确立议会主权原则
C.推动立宪君主制发展D.形成责任内阁制度
2024-02-26更新 | 26次组卷 | 1卷引用:四川省乐山市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期历史试题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1776年《独立宣言》宣称: “解除对于英王的一切隶属关系,成立自由独立的合众国。” ,然而在佐治亚和卡罗来纳代表们的坚持下,删去了杰斐逊对英王乔治三世允许在殖民地保持奴隶制和奴隶买卖的有力谴责。这反映出当时美国(       
A.分权制衡原则的确立B.已具有联邦制的特点
C.尚未实现彻底的人权D.政府无权干预奴隶制
6 . 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   从公元前3000多年到1819世纪,世界大部分地区都处于君主统治模型之下。君主统治模型有如下基本特征:君主权力至高无上、在法律上君主权力不受约束、君主实行家族继承制。在君主统治模型下,一个普通人被授予几乎无限的政治权力,但在君主统治模型下,皇帝其实是一个非常高风险的职业,从统计数字上看,君主的非正常死亡比例通常会达到四分之一到三分之一、在王朝衰落时,这个比例甚至会高达50%。君主始终面临着控制官僚系统和武力系统的难题,面临继承人危机和统治能力不足危机,这导致帝国不可避免的衰落。

——摘编自《抵达:一部政治演化史》

材料二   1215年《大宪章》到1688年“光荣革命”,英国产生了政治革命与立宪政体。立宪君主制,国王不能随意征税或任意剥夺财产,大部分社会剩余成为生产部门投资。其不断累积推动工业革命发生和经济持续增长,产生了巨大军事能力。1816-1913年,英国几乎赢得了每一场跟其他主要国家之间的战争,取得了巨大优势。立宪政体能够最终胜出,不是它更符合道德或伦理,而是它最终发展出了更强军事能力。立宪政体约束了专断权力,社会政治权力逐渐向大众倾斜,工业革命后大众的组织和动员能力的大幅度提高,这是现代民主兴起的根本逻辑。

——摘编自《抵达:一部政治演化史》

材料三   人类政治史就是一部战争史,国家间的冲突和战争是常态。随着一次次冲突和大战,人类逐渐发明了一整套不断完善的政治制度安排,特别是二战后,这些制度安排包括国际协调机制、联合国、安理会等,但国与国发生冲突和战争的逻辑仍然存在。今天,世界政治的一个基本趋势变得愈发明显,就是经济和技术的全球融合,跟政治和宗教的全球分裂和紧张关系,两者冲突是目前世界格局一个决定性力量。由少数国家牵头创立超越国家的政治体,迫使其他民族国家加入其中,虽经济与技术力量的驱动,全球化持续推进,但未来的前进路线却是一个未知数。

——摘编自《抵达:一部政治演化史》

(1)根据材料一指出君主制的危机,结合所学明朝历史说明其表现。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并简评英国近代政体。
(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述世界近代国际协调机制的发展历程,分析其产生的原因。
2024-01-23更新 | 18次组卷 | 1卷引用:四川省内江市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历史试题
7 . 1937年,罗斯福提出“填塞法院计划”,试图通过增加自由派大法官人数的方式来“填塞”联邦最高法院以便施政,该“计划”在宣布之初便遭到美国社会各界的猛烈抨击, 最终在五个月后被参议院否决而宣告失败。该“计划”破产是由于(     
A.滥用了总统职权B.加剧了经济危机
C.扩大了最高法院的权力D.违背了分权制衡的原则
2024-01-14更新 | 265次组卷 | 3卷引用:四川省绵阳市2024届高三上学期二模历史试题
8 . 卢梭认为,英国人民“只是在选举国会议员期间才是自由的,议员一旦选出,他们就是奴隶”。马克思也认为,资产阶级普选权“被当作统治阶级手中的玩物,只是让人民每隔几年行使一次,来选举议会制下的阶级统治的工具”。这表明,二者都(     
A.坚决反对代议制民主B.赞扬了无产阶级专政
C.具有相同阶级的立场D.揭露了西方民主弊端
2024-01-05更新 | 574次组卷 | 7卷引用:四川省遂宁市2024届高三上学期一模历史试题
9 . 整个法兰西第三共和国时期内阁总理维持着飘忽不定、时高时低的权势,但是总统的下坡路几乎是一以贯之的。议会喜欢选举一些有个性甚至有点问题的人当总统。而总理对此也无所谓,就坐视共和国总统的威望稳步向下。这一现象主要缘于,法兰西第三共和国时期(       
A.总统行使权力受议会制约B.总统要受内阁总理的监管
C.总理掌控国家的行政大权D.总统与总理矛盾无法调和
10 . 1660年,英国诗人弥尔顿在《失乐园》中歌颂魔王撒旦反抗上帝之不公的所谓正义和权威的行为;在《论国王与官吏的职权》中他又指出任何统治者尽管“是国王或皇帝”,“皆需悬于大殿上的达摩克利斯之剑”。据此可知,弥尔顿(     
A.强调完善英国君主立宪政体B.反映了资产阶级废除君主制的思想
C.主张在英国建立起有限政府D.明确了英国国王与官吏的契约关系
2024-02-09更新 | 6次组卷 | 1卷引用:四川省内江市第六中学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第2次月考历史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