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西方资本主义政治制度的产生与发展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449 道试题
1 . 英国工党1910年1月在议会选举中的选票刚刚超过50万,1918年还不到225万张,1922年上升到4236733张,1924年更升到5487620张。这从一个侧面反映出英国(     
A.社会主义运动的发展B.国家干预经济的成效
C.工人阶级觉悟的提升D.战后社会经济的凋敝
2024-05-14更新 | 257次组卷 | 3卷引用:(7大核心考点+78道高频选择题)专题13 两次世界大战、十月革命与国际秩序演变-【好题汇编】2024年高考历史二模试题分类汇编(新高考专用)
2 .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自古皆封建诸侯,各君其国,卿大夫亦世其官…其后积弊日甚,其势不得不变。于是先从在下者(平民)起…此已开后世布衣将相之例…秦皇尽灭六国以开一统之局…下虽无世禄之臣,而上犹是继体之主(最高统治者仍由王族世袭)也。汉祖以匹夫起事,角群雄而定一尊。其君既起自布衣,其臣亦自多亡命…天下之变局,至是始定。

——赵翼《廿二史札记》

材料二   (明朝)大学士叶向高,言:“我朝阁臣,只备论思顾问之职,原非宰相。中有一二权势稍重者,皆上窃君上之威灵,下侵六曹之执掌,终以取祸。臣备员六年,百凡皆奉圣断毫不敢欺负。部务尽听主者毫不敢与闻。”

——《明神宗实录》

材料三   光荣革命后的一段时间里,国王仍能独立行使行政权。…此时的君主立宪政体仍显粗糙。(汉诺威王朝)乔治一世和乔治二世来自德意志,不谙英国事务,很少出席内阁会议。时间一长,国王不出席内阁会议便也成了惯例。而且从1714年之后,…事实上放弃了对行政权的控制。这样内阁会议先就大事作出决定,然后提交国王认可。如此,一个对议会负责的内阁政府形成了。

——《历史教学研究与资源》

(1)分析材料一、说明“天下之变局”是指什么。结合所学知识,概括由西周至秦汉国家政治体制共发生哪些变化。
(2)据材料二、三、比较明朝内阁与英国内阁的不同之处。
2024-02-26更新 | 38次组卷 | 3卷引用:福建省福州第四十中学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历史试题
3 . 1832年,英国首相格雷组阁时,13名阁员中有12名是贵族出身。1837年,英国首相墨尔本组阁时,贵族阁员下降为5人。1845年,英国首相德比组阁时,内阁阁员中的“平民”比贵族多了一倍。能够解释此现象的是,英国(     
A.议会改革满足了平民参政B.两党政治扩大了民主的范围
C.宪章运动争取了普选权利D.工业革命推动民主政治完善
2024-02-24更新 | 306次组卷 | 5卷引用:2024年新教材高考预测卷(七)历史试题
4 . 19世纪初,英国议会下院有一半以上议员由大资产阶级和新贵族指派,有些“腐败选区”已渺无人烟,仍照样选派国会议员。据1821年调查,有三个“腐败选区”的人口才375人,却要选举议员60名。而人口集中的新兴工业城市如曼彻斯特、利兹等没有国会议员的名额。由此可知英国(     
A.议会权力中心转向下院B.工业资产阶级逐渐参政
C.议会下院改革势在必行D.政党分肥制度腐败严重
2024-02-24更新 | 125次组卷 | 3卷引用:2024年新教材高考预测卷(六)历史试题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卢梭认为,英国人民“只是在选举国会议员期间才是自由的,议员一旦选出,他们就是奴隶”。马克思也认为,资产阶级普选权“被当作统治阶级手中的玩物,只是让人民每隔几年行使一次,来选举议会制下的阶级统治的工具”。这表明,二者都(     
A.坚决反对代议制民主B.赞扬了无产阶级专政
C.具有相同阶级的立场D.揭露了西方民主弊端
2024-01-05更新 | 574次组卷 | 7卷引用:四川省遂宁市2024届高三上学期一模历史试题
6 . 整个法兰西第三共和国时期内阁总理维持着飘忽不定、时高时低的权势,但是总统的下坡路几乎是一以贯之的。议会喜欢选举一些有个性甚至有点问题的人当总统。而总理对此也无所谓,就坐视共和国总统的威望稳步向下。这一现象主要缘于,法兰西第三共和国时期(       
A.总统行使权力受议会制约B.总统要受内阁总理的监管
C.总理掌控国家的行政大权D.总统与总理矛盾无法调和
23-24高二上·宁夏石嘴山·期末
7 . 18世纪美国人的思维中,普遍抱有“权力和自由二元对立”的思想。一方面,权力是一种天生倾向于腐败的因素。另一方面,美国的建国者大多相信人性倾向于恶。基于这样的认识,美国(     
A.形成了两党交替执政的格局B.强化了联邦政府的立法行政权力
C.完善了国会的立法体系D.确立了三权分立与分权制衡的原则
2024-02-08更新 | 223次组卷 | 3卷引用:第9课 欧洲资产阶级革命与资本主义制度的确立 随堂检测
8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政党起初并非与议会相伴而生,而是伴随着中产阶级崛起、更好地与王权斗争演化而来的,此后政党团体进入议会。来自同一或不同政党且不会在选举中发生竞争冲突的议员所形成组织团体,使同一议会党团的党员在议会中的步调保持一致。为拉拢选票,党团改革设立了内部管理机构,如德国的监察委员会、仲裁委员会等。立法、监督、人事裁决、财政审议等,都属于政党团体的工作范畴,他们通过各种说服方法,甚至是金钱交换、政党忠诚参与到政治生活中。二战后,德国《基本法》《联邦议院议员法》等对议会政党团体的权利、薪酬规范等作出明确的规定,并制定了《德国联邦议院成员行为准则》以确保公众可以随时获取关于每个成员的活动信息。

材料二:人大党组是中国共产党在人大的领导机构——常委会中所建立的核心小组。1925年党的四大在《对于组织问题之议决案》中规定应组织党团;新中国建立后,1954年的第一届全国人大第一次全体会议决定全国人大常委会设立机关党组;1978年后,人大党组制度重新确立。常委会党组负责审议立法规划后报请中央批准、按照规则完成向中央的请示报告任务。人大党组有义务监督好本单位的政治、纪律,并且在本单位起带头引领作用,实现党对人大工作领导,更好地服务于民。

——以上材料均摘编自马颖《中国人大党组制度与英德议会党团制度比较研究》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西方议会党团制度的主要特征,并简析该制度形成和发展的原因。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相比于西方议会党团制度,中国人大党组制度的不同之处。综合上述材料,谈谈对当代中国人大党组制度建设的启示。
2024-01-14更新 | 62次组卷 | 3卷引用:河南省九师联盟2024届高三12月月考历史试题
9 . 【历史——选修1: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

材料   叶卡捷琳娜二世,俄罗斯帝国女皇(17621796年在位),是俄罗斯历史上唯一被称为大帝的女沙皇。叶卡捷琳娜接手时的俄罗斯危机四伏:“国库空虚,军中已三月无饷。商贸日益凋敝,多有囤积垄断之现象。国政松弛,军机各部亦有欠款之举,海政疲惫,几近崩溃。司法沦为铢两悉称,律令之行惟强者是瞻。”鉴于这种情况,叶卡捷琳娜二世依靠贵族、农奴主和新兴的工商资产阶级进行改革。设立全国二级(省、县)管理体制,全国设50个行省,省长及副省长由沙皇直接任命。在位期间,赐给贵族以大批土地和农奴;先后颁布地主有权放逐农民,农民必须服从地主的诏书,使农奴制度发展到顶点。她颁布法令,宣布工商业自由,取消对贸易的限制,鼓励向国外出口。她依照俄国国情逐步开始西化。她慷慨的资助俄国艺术的发展,反对愚昧和落后。1786年颁布《国民教育章程》,为俄国近代教育体制的形成奠定基础。在学校制度上学习西方先进的管理制度和课程设置,使启蒙思想家的教育思想和教育方法得以应用,从而为之后的俄罗斯近代化打开了局面。俄国涌现了大量的本民族的科学家、教育家和发明家,他们的活动对俄国的社会发展做出重要的贡献。叶卡捷琳娜二世在位34年,打开了通向黑海和波罗的海的出海口,击败了俄国的老牌敌人土耳其和瑞典,还和普鲁士和奥地利一起瓜分了波兰,从而得到波兰46%以上的土地。

——摘编自《论叶卡捷琳娜二世时期俄罗斯》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指出叶卡捷琳娜二世改革的背景。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说明叶卡捷琳娜二世改革的特点和影响。
10 . 温和式的调整和改革是近代英国国家治理的一大特色。阅读下表,据此可知(     
时间标校
1832年经过议会改革,重新分配议员名额并修改选民资格
1835年颁布法律,规定自治市的政府和议会都由当地选民选举产生
19世纪末40年代颁布《矿井法》、工厂法、《十二小时工作产生》
1848年通过《公共卫生法》、要求当局改变。
1870年颁布法令,规定多数重要文官职位必须通过公开竞争考试择优录取。

①调整和改革措施适应了工业社会发展的需要
②自治市成为英国历史上最早的地方自治制度
③这些调整和改革彻底化解了日益尖锐的矛盾
④随着相关法令的颁布英国文官制度最终确立
A.①③B.②③C.①④D.②④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