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西方资本主义政治制度的产生与发展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88 道试题
1 . 18世纪,英国下院经常借助公众舆论的压力对政府的有关事务进行调查,而且议会对政府提出的质询事例越来越多,在议员进行听证时,还常常要求有关部门的大臣提供证人。这一状况(     
A.推动了文官制度的建立与发展B.有助于政府效率的提高
C.体现了资产阶级代议制的特征D.表明议会实际控制政府
2 . 1354年,在英国召开的议会上,下议员集体向国王发起公共请愿,愿大宪章在此次议会上得到宣读,并且在整个王国得到严格遵守。该请愿随后得到了国王的积极回应,大宪章进而得到确认并以王国法令的形式正式发布。材料现象反映出,当时的英国(     
A.君主立宪制基础奠定B.教权与王权矛盾消失
C.进入议会君主制时期D.国王已成为国家虚君
3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有人对西方和中国的政治制度进行了比较研究,提出了以下几个命题:

西方定期换人换党,中国定期换人但不换党。

西方政党只代表部分或者特定群体,中国共产党则代表全民。

从权力的合法性来源来看,西方模式强调程序和过程,中国则强调执政的成效。

西方的政治权力臣服于大众和资本,中国则保持了独立性和拍板权。

西方政党的命运和体制并没有直接的关系,中国则是两者合一。

——摘编自宋鲁郑《从东西方对比看西方的民主制度危机》

评析材料中的观点(任意一点或整体),得出结论。(要求:结论不能重复材料中观点,持论有据,论证充分,表述清晰。)
4 . 19世纪初,英国议会下院有一半以上议员由大资产阶级和新贵族指派,有些“腐败选区”已渺无人烟,仍照样选派国会议员。据1821年调查,有三个“腐败选区”的人口才375人,却要选举议员60名。而人口集中的新兴工业城市如曼彻斯特、利兹等没有国会议员的名额。由此可知英国(     
A.议会权力中心转向下院B.工业资产阶级逐渐参政
C.议会下院改革势在必行D.政党分肥制度腐败严重
2024-02-24更新 | 125次组卷 | 3卷引用:2024届江西省南昌市高三下学期二模历史试卷变式练习世界史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1869年美国太平洋铁路建成后30年间,涌现了一批铁路公司,它们在各州享有大量特权,如成立银行、炒作土地等,并据此垄断美国铁路行业。1887年,美国国会成立了州际商务委员会,该机构作为永久性监督机构,有权裁决跨州商业投诉,再由法院行使强制执行权。州际商务委员会的建立(     
A.强化了美国的中央集权B.有利于工业革命的深入
C.对三权分立造成了冲击D.是政府干预经济的表现
6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1640年,英国爆发了资产阶级革命。这次革命是封建生产关系和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矛盾激化、社会各阶级和阶层之间权力和利益冲突的结果,最终以资产阶级的妥协、君主立宪制的确立而告终。由于革命的不彻底性,英国资产阶级的法律制度不是在彻底推翻封建法律制度的基础上建立起来的,而是在继承和改造原有的封建法律制度的情况下发展起来的。

英国资产阶级法律一方面继承了封建法的形式和诉讼程序,保留了财产法、契约法、侵权行为法的结构体系;沿用封建法中的一些具体诉讼制度和司法原则,如陪审制度巡回审判制度、遵循先例制度等。另一方面对封建法律体系也进行了许多改造,大批法官和法学家在总结16世纪以前法律的基础上,对部分法律原理和原则重新作出解释,使之逐步适合资产阶级经济关系的发展,并撰写了大量普通法著作和案例汇编。

1689年的《权利法案》规定国王未经议会同意不得颁布法律或废止法律,不得在和平时期征集或维持常备军,不得对臣民使用酷刑,不得对臣民征收超额的捐税和罚款,不得设立宗教法院和特别法院,议员在议会中有自由发表意见的权利,臣民享有包括不受法律追究地向国王请愿、自由选举议员等一系列权利。1701年的《王位继承法》进一步规定,一切法律非经议会通过、国王批准均属无效。

——摘编自何勤华等主编《西方法律史》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英国资产阶级法律制度建立和发展的特点。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英国颁布《权利法案》《王位继承法》的意义。
2024-01-26更新 | 19次组卷 | 1卷引用:江西省吉安市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历史试题
7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下表219世纪20世纪初中外历史事件简表

中国外国
1840年,鸦片战争爆发
1895年,中日签订《马关条约》
1898年6月,光绪帝颁布“明定国是”诏书
1906年,清政府宣布预备立宪
1912年,《中华民国临时约法》颁布
1915年,袁世凯复辟
1918年,李大钊发表《庶民的胜利)和(布尔什维主义的胜利》
1832年,英国议会改革
1848年2月,《共产党宣言》发表
1861年,美国内战爆发
1871年,法国巴黎公社成立
1875年,《法兰西第三共和国宪法》颁布
1917年11月,彼得格勒武装起义取得胜利

——据《中外历史纲要(上)、(下)》整理

请从表中提取具有内在联系的两个或两个以上历史信息,从中提炼出一个论题,并结合所学知识予以阐述。(要求:论题明确,论述充分,史实准确。)
8 . 富兰克林在《论美国宪法的正式通过》中提到, “我同意这部宪法,连同它所有的瑕疵,如果它们确实是瑕疵的话。……我希望制宪会议中每位对宪法或许还有异议的代表和我一起,就此机会略为怀疑一下自己的一贯正确,宣布我们取得一致,在这个文件下签下自己的名字”。这主要体现了(     
A.宪法的通过消除了各方矛盾B.美国正式建立联邦制的国家
C.富兰克林是制宪会议的关键D.美国宪法是相互妥协的产物
9 . 下面是法国宪政之路进程示意图。据此可知,法国宪政道路的基本特征是(     
A.专制制度严重阻碍了宪政之路B.无成文宪法却有稳定的宪政制度
C.启蒙思想影响下宪政坚决彻底D.在各种政治力量角逐中曲折前进
10 . 在英国,18、19世纪的议会至上原则,随着行政权力的增强实际上已被抛弃了。20世纪以来,已经不是议会至上,而是内阁至上,是内阁控制议会,而不是议会控制内阁。因为议会的大多数动议由内阁提出,对于这些内阁的动议和提案,作为群体的议会,只能表示“是”或“否”。这一局面反映了英国(     
A.君主立宪制仍待完善B.权力制衡遭到破坏
C.宪政体系下权力重构D.政党政治受到阻碍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