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秦汉至魏晋时期的官员选拔与管理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54 道试题
1 . 汉承秦制,在中央设御史大夫一职,负监察全责。此外,又建立了司隶校尉和丞相司直等监察机制,形成了多层次、全方位的监察体系。这反映出汉代(     
A.监察制度具有多元制特征B.侧重于中央政府的反腐建设
C.君主专制中央集权的强化D.官僚制度引发腐败的严重性
2 . 我国古代监察制度从汉朝台谏(御史台与谏官)分置到唐代台谏相辅,到明清演变为台谏合一的体系,这一演变趋势强化了御史的纠弹职能,弱化了谏官的谏诤职能。这种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A.君主专制的加强B.避免造成机构的重叠
C.台谏分置的弊端D.加强监察制度的权威
2023-08-18更新 | 290次组卷 | 35卷引用:【市级联考】四川省泸州市2019届高三上学期第一次教学质量诊断性考试文科综合试题历史试题
3 . 有学者指出:封土赐民之制,是造成春秋以来割据局面的基础。谷禄官俸制度兴起后,“臣下无土地人民以为抗上之资,任之即官,去之即民。”这一转变(     
A.促进了小农经济的发展B.逐渐动摇了世卿世禄制
C.防止了地方势力的勾结D.巩固了西周的宗法制度
2023-06-01更新 | 249次组卷 | 40卷引用:辽宁省沈阳铁路实验中学2018-2019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4 . 司马光说:“才者,德之资也;德者,才之帅也。”朱元璋要求选拔官吏“以德行为本,而文艺次之”。康熙帝说:“朕观人必先心术,次才学。心术不善,纵有才学何用?”三者均认为古代选拔官员要(     
A.德才为主,门第次之B.德才兼备,以德为先
C.门第为主,德才为辅D.依据血缘,注重品行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21-22高二上·北京西城·期中
5 . 中国古代的监察制度经历了悠久的发展过程,形成了完备的制度体系。下列监察官职与职权对应错误的是
选项监察官职职权
A秦代御史大夫副丞相,协理国政,掌图籍、文书,监察百官
B汉代刺史代表皇帝巡行郡国,纠举豪强和郡国守、相的不法行为
C唐代御史大夫定期到各州、郡品评士人,分为九等,写出评语
D宋代御史、谏官台谏合一,御史拥有谏官的议事权,谏官拥有御史的监察权
A.AB.BC.CD.D
2021-12-25更新 | 793次组卷 | 8卷引用:黑龙江省双鸭山市第一中学2023届高三上学期开学考试历史试题
6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世官制是先秦时期在选官用人方面所实行的一项重要的政治制度。春秋以来,宗法世族的削弱,动摇了世官制的根基;同时士阶层的崛起与私学的产生为职官制的形成创立了条件;而战国新人才观的提出以及郡县制和谷禄制的推行又为职官制的形成提供了思想理论依据和制度保障,从而使职官制逐渐取代世官制成


有为选官用人的主流。

材料二   元光元年,汉武帝“初令郡国举孝廉各一人”。汉举贤良,自董仲舒以来,皆对策三道。…当时未有黜落法,对策者皆被选,但有高下尔。此后,郡国每岁荐举孝廉,由朝廷加以考核,任命为官,成为定制。

材料三   曹魏黄初元年,魏文帝采纳吏部尚书陈群的建议,“乃立九品官人之法:州郡皆置中正,以定其选择州郡之贤有识鉴者为之,区别人物,第其高下”。

材料四   随着门阀世族的衰落,九品中正制在开皇年间被隋文帝废除,改为主要通过察举选拔官员。唐人杨缩云:“近炀帝始置进士之科,当时优试策而已。”科举由应试人于一定时期,投牒自进,接科应试,共同竞争,试后有黜落,中试者举用之,然后为真正考试…秀才、明经等科是由察举转化而来,进士科为新设科目。


(1)根据材料一及所学知识,指出先秦时期“世官制度”下主要官员的产生方式并分析先秦时期“世官制”被取代的原因。
(2)指出材料二、三、四分别反映的选官制度;依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我国古代选官制度核心标准的演变。
(3)综合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科举制的影响。
7 . 我国古代历来都重视对县官政绩的考核。秦汉时期,通过上计制度考察县官一年来的任职情况,并以此作为对县官奖惩的依据;唐朝对县官的考绩制度日趋完善,包含 德、勤、能、绩四个方面;明朝制定更加严密的考绩制度,分为考满和考察,两者相辅 进行。这一变化实质上反映了我国古代(     
A.管理水平不断提高B.中央集权不断加强
C.监察制度不断完善D.君主专制日益强化
2022-11-25更新 | 1232次组卷 | 73卷引用:湖南省长沙市长郡中学2018届高三上学期第四次月考历史试题(A卷)
8 . 汉代官秩仅六百石的十三州刺史,可监督秩三千石的郡守,秩仅千石的御史中丞可察官秩万石之丞相;唐代官仅七品的察院长,可察尚书省。隋、唐时期监察御史也称巡按使主要掌分察州县,还“分察尚书六司,纠其过失,及知太府司农出纳”。可见古代中国(     
A.形成了相对独立的监察体系
B.监察官员位高权重
C.重视监察官员的素质和选任
D.形成了“以卑察尊,以小制大”的监察制度
2022-09-07更新 | 725次组卷 | 43卷引用:2016-2017学年黑龙江友谊县红兴隆局一高高一上期中历史试卷
9 . 汉代,朝廷仅允许三公和大将军设置官署并自行任命僚属处理公务。魏晋时期,经朝廷允许,都督和各州刺史皆可设置官署,出现了“虚立军.府,动有百数,五等诸侯,复坐置官属”的现象。这一现象
A.加强了中央对地方的控制B.加重了地方的财政负担
C.巩固了封建君主专制统治D.削弱了世家大族的势力
2021-12-02更新 | 607次组卷 | 23卷引用:【全国百强校】黑龙江省大庆实验中学2017-2018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10 . 察举制、九品中正制大体可归荐举之列。从理论上说,荐举制是一种合理的官僚选拔制度,但是,察举制-与九品中正制不约而同地走向了其初衷的反面,其中的原因是它们
A.对荐举者缺乏有效约束B.都将选官范固定为世家子弟
C.都把才德作为选官标准D.都始终把孝廉作为选官标准
2021-11-05更新 | 348次组卷 | 20卷引用:【市级联考】广东省清远市2018-2019学年高一第一学期期末教学质量检测历史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